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典住宅建筑赏析(一)吐根哈特别墅
经典住宅建筑赏析(一)吐根哈特别墅
二层平面图
►
►
一层的起居室中的“流动空间” 模式最早体现在1923年的乡村砖 宅方案。密斯既不封闭房间,也 不暗示房间体积,而是在空间中 展现动态。然而由于结构条件的 制约,在1925年到1928年的几幢 以砖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小住宅项 目中,密斯只是利用大房间的穿 套和转折十分艰难地制造着空间 流动。直到1929年的巴塞罗那德 国馆,由于采用了钢框架结构, 才真正实现了墙体的自由布置和 空间的自由流动。长长短短的自 由墙体,既表现了空间的流通性, 又暗示了方向的指引性,体现了 一种韵律感。 密斯在处理这两处的流动空间时 有许多相同手法,然而也有发展 变化。乡村砖宅和巴塞罗那馆在 建筑边界的处理上,时而将墙体 延伸至室外,时而采取在建筑外 围制造围合庭院作为边界的手法, 这种形式给人的感觉是流动空间 的边界难以确立。
但是“流动空间”概念本身是与功能有着某种 矛盾的,因为当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边界开始消解 后,在一个典型的流动空间平面里,已经难有 “房间”存在了,降低了房子的使用功能。因此 密斯面临着一个很大的矛盾——在流动空间中如 何进行功能组织?
► 最终密斯的解决办法是在住宅的公共部分使用开
放、流动的空间模式,在私密部分仍然保持封闭 的传统空间模式。从而吐根哈特别墅的一层主要 是规则完整的开放空间形式,很好的表达了“流 动空间”的思想;而二层则更注重于功能上的使 用。
►
密斯将大部分私 密性空间——卧室等均 放在二楼,给人以强烈 的分散组团印象。他用 长条形的房间单元代替 墙体从而分隔空间。虽 然最终的外观显得不那 么“流动”,但密斯将 铺地的延伸到了室外平 台,半室外的开口以及 室内的门厅,过厅三个 部分,将它们处理成与 室外场地一样的石材铺 面,暗示了空间属性上 的关联,使“流动空间” 的表达与功能分区的矛 盾得到很好的调和。
► 什么是“流动空间”? ►
流动空间地主旨是不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 地存在,而是把它看做一种生动的力量。在空间 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地进行体量组合,而是追 求连续的运动空间。为了增强流动感,往往借助 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从而 创造一种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整体空间 效果。
►
►
密斯· 德· 凡· 罗
2.建筑概况
►
►
பைடு நூலகம்
►
吐根哈特别墅是密斯于1928—— 1930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城 为一个银行家所建造的私人别墅, 密斯继续把他的新建筑概念成功 地应用在这里。 吐根哈特别墅的设计意图是要创 造第一个玻璃的住宅,第一个有 一种空透的结构,让大树和草坪 形成室内的边界。 由于其是继巴塞罗那展览馆之后 建造的,吐根哈特别墅传承了并 继续发展了流动空间的概念。它 与巴塞罗那馆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使它看起来更像是巴塞罗那馆的 简化版。但它也同样具有自己的 特色。它的特点主要是在起居部 分的空间处理和室内材料的应用 上,所以它也是一个经典的现代 内部设计。
3.场地分析
►
街道
别墅位于捷克第二大 城市布尔诺,坐落在一 块倾斜的土地上,南面 面向公用绿地。由于地 处斜坡,落位有一点困 难,因此将主入口以及 车库均放在临街的二楼, 入口隐藏于墙壁和奶白 色的半弧形的主楼梯玻 璃围栏之间。通过楼梯 下到一楼,一楼则因地 形营造了一个通透的空 间,平台和踏步可以直 接通向花园,使室外与 室内相互流通。
车库入口
街道
主入口
二层流线分析图
►
二层功能分析图
►
二层为绝对的私 密空间,平面上 分隔出3个住宿 空间,其余部分 为宽敞的看台, 这样的设计,不 仅使住宿的环境 中多了很大的活 动空间,还使私 密视角减少了很 多,很大程度的 保障了作为银行 家吐根哈特一家 的隐私。这是其 富有理性的体现 之一。
5.竖向分析
►
吐特哈根别墅对地形的处理 也同样精彩。它的上层,有 着直通公路的出入口,沿公 路方向看它像是“底层”, 它的下层,高居于半地下室 的基座上,有着一个比上层 入口更为庄重气派的大台阶 降向山坡,造成一种“在上 层”的错觉。从而让人们感 到“上实下虚”,于是密斯 使用厚重的半地下室空间构 成“台基”使建筑嵌入山坡, 加强了整个建筑在视觉上的 稳定性,也同时具有住宅功 能所需要的辅助和设备空间, 而台基也成为了调节建筑与 坡地关系的重要过渡。
南立面
西立面
东立面
6.模型制作(1)
►
一层平面
► 二层平面
模型制作(2)
谢谢!
经典住宅建筑赏析(一)
吐根哈特别墅 (Tugendhat)
1.生平简介
路德维希· 密斯· 德· 凡· 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于 1886年3月27日出生在德国的亚深古城。 ► 密斯· 德· 凡· 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 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 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透明的外观,灵活多 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 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 志。 ►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 是上帝”,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 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密斯也 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单 元里面。 ►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 现在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 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 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 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 更好!”在芝加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之际,由他设计的湖 滨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 科技时代的建筑天才。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一直孤身呆 在芝加哥公寓里从事设计工作。
公用绿地 总平面图
主入口照片
层的 建 车进 筑 库口 主 门在 体 。地 共 处有 公两 路层 旁, 的主 二要
地处公路旁,开车出行回家,打开 车库便是。人们进出或穿越住宅是 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层次感,这是地 形造成的,密斯也正是利用了这点 让建筑空间不只停留在平面上。
4.平面分析
►
吐根哈特别墅是继巴塞罗那展览馆之后建造的, 它传承了并继续发展了密斯“流动空间”的思想。
一层流线分析图
一层功能分析图
►
然而在吐根哈特别墅中,密斯明确将起居室的流动空间以清晰 完整的玻璃体量呈现,吐根哈特住宅在其一侧设立了条形庭院,然 而它是透明的,在外观上被整合到统一的玻璃体量中,不再是利用 封闭的石材墙面来作为建筑外观,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室内外空间的 边界弱化甚至消除。
一层平面的流 动空间,对人 的空间心理的 限定和释放, 运用一些出挑 的墙壁和弧形 的隔墙,又给 人一种空间导 向。错觉后拥 有一种无限的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