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导体物理第2章

半导体物理第2章


mn*q 4
8
r2
2 0
h
2
mn* m0
E0
2 r
受主杂质电离能
E A
m*p q 4
8
r2
2 0
h
2
m*p m0
E0
2 r
估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有相同数量级
Ge: Si:
△ED ~ 0.0064 eV △ED ~ 0.025 eV
2.1.5杂质的补偿作用
假如半导体中,同时存在着施主和受主杂质, 半导体是n型还是p型呢?
受主杂质的电离能小,在常温下基本上电离。
杂质半导体的简化表示法
浅能级杂质
电离能小的杂质称为浅能级杂质。 所谓浅能级,是指施主能级靠近导带底,受主能级靠近价带
顶。 室温下,掺杂浓度不很高的情况下,浅能级杂质几乎可以全
部电离。 五价元素磷(P)、锑在硅、锗中是浅施主杂质 三价元素硼(B)、铝、镓、铟在硅、锗中为浅受主杂质。
•电离后:
施主失去电子带正电,受主得到电子带负电
2)杂质能级的电子占据
•未电离: •电离后:
施主能级满,受主能级空
施主能级空,受主能级满
3)对载流子数的影响
•掺入施主后: •掺入受主后:
电子数大于空穴数 电子数小于空穴数
2.1.4 浅能级杂质电离能简单计算
类氢模型
氢原子中电子能量
En
m0q4
第2章 半导体中杂质和缺陷能级
要求
掌握锗、硅晶体中的杂质能级, Ⅲ-Ⅴ族化合 物半导体的杂质能级。
理解点缺陷。
杂质 (impurity):在半导体晶体中引入的 新的原子或离子
缺陷 (defect):晶体按周期性排列的结构 受到破坏
实际晶体与理想晶体的区别
理想半导体晶体
实际半导体晶体
晶格结构完整无缺
当ND≈NA时
杂质的高度补偿
有效杂质浓度
补偿后半导体中的净杂质浓度。
杂质的补偿作用的应用
利用杂质的补偿作用,根据扩散或离子注入的方 法来改变半导体某一区域的导电类型,制成各种 器件。
在一块 n 型半导体基片的一侧掺入较高浓度的受 主杂质,由于杂质的补偿作用,该区就成为p型 半导体。
2.1.6深能级杂质
施主杂质
V族元素在硅、锗中电离时能够释放电子而产生导电电子并 形成正电中心,称此类杂质为施主杂质或n型杂质。
施主电离
施主杂质释放电子的过程。
施主能级
被施主杂质束缚的电子的能量状态,记为ED,施主电离能量 为ΔED。
n型半导体
依靠导带电子导电的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结构示意图
本征半导体:纯净的、不含其它杂质的半导体。
8
2 0
h
2
n
2
n=1,2,3……,为主量子数,当n=1和无穷时
E1
m0q 4
8
2 0
h
2
, E
0
氢原子基态电子的电离能
E0
E
E1
m0q4
8 02 h2
13.6eV
考虑到
1、正、负电荷处于介电常数ε=ε0εr的介质中
2、电子不在空间运动,而是处于晶格周期性势场中运动
施主杂质电离能
ED
这要看哪一种杂质浓度大,因为施主和受主杂 质之间有互相抵消的作用
通常称为杂质的补偿作用
杂质的补偿作用
杂质的补偿作用
当ND>NA时
ND-NA 为有效施主浓度
当ND<NA时
NA-ND为有效受主浓度
当ND>>NA时
n= ND-NA ≈ ND,半导体是n型的
当ND<<NA时
p= NA-ND ≈ NA,半导体是p型的
浅能级杂质电离能比禁带宽度小得多,杂质种类 对半导体的导电性影响很大。
在N型半导体中,电子浓度大于空穴浓度,电子称 为多数载流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
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大于电子浓度,空穴称 为多数载流子,电子称为少数载流子。
施主杂质与受主杂质比较
1)杂质的带电性
•未电离 : 均为电中性
硅晶体中:5x1022cm-3个原子 请估算杂质原子与Si原子的比例。
为什么极微量的杂质和缺陷,能够对半导体材料的物 理、化学性质产生决定性影响?
杂质和缺陷的存在,会使周期性势场受到破坏, 有可能在禁带中引入允许电子具有的能量状态 (即能级),从而对半导体的性质产生决定性 影响。
杂质、缺陷能级位于禁带之中
在单晶生长过程中掺入杂质 在高温下通过杂质扩散的工艺掺入杂质 离子注入杂质 在薄膜外延工艺过程中掺入杂质 用合金工艺将杂质掺入半导体中
杂质浓度:单位体积中杂质原子数
Diffusion Process
Ion Implantation
掺杂浓度
(施主杂质ND,受主杂质NA)
掺杂浓度:单位体积中掺入杂质的数目。 1014~1020cm-3
非III、V族元素在硅、锗的禁带中产生的施主能级距离导 带底和价带顶较远,形成深能级,称为深能级杂质。
特点 不容易电离,对载流子浓度影响不大 深能级杂质能够产生多次电离,每次电离均对应一个能 级。 能起到复合中心作用,使少数载流子寿命降低
存在着各种缺陷
原子静止在格点位置上
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纯净的
含有杂质
杂质主要来源:
1. 无意掺入:制备半导体的原材料纯度不够, 加工工艺
2. 有意掺入:为了控制半导体的某些性质,人 为掺入某种原子。
Si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对其杂质实现可控操作,导体的性质,人为掺入杂质的工艺过程
Ec 杂质、缺陷能级
Ev
2.1 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能级
2.1.1替位式杂质、间隙式杂质
替位式杂质:取代晶格原子
杂质原子的大小与晶体原子相似 III、V族元素在硅、锗中均为替位式杂质
间隙式杂质:位于晶格原子间隙位置
杂质原子小于晶体原子
杂质浓度:单位体积内的杂质原子数
元素周期表
2.1.2施主杂质、施主能级
受主电离
受主杂质释放空穴的过程。
受主能级
被受主杂质束缚的空穴的能量状态,记为EA。受主电离能量 为ΔEA
p型半导体
依靠价带空穴导电的半导体。
P型半导体
Si、Ge中Ⅲ族杂质的电离能△EA(eV)
晶体 杂

B Al Ga In
Si 0.045 0.057 0.065 0.16
Ge 0.01 0.01 0.011 0.011
N型半导体
Si、Ge中Ⅴ族杂质的电离能△ED(eV)
晶体
Si Ge
杂 P 0.044 0.0126
As 0.049 0.0127
质 Sb 0.039 0.0096
施主杂质的电离能小,在常温下基本上电离。
2.1.3受主杂质、受主能级
受主杂质
III族元素在硅、锗中电离时能够接受电子而产生导电空穴并 形成负电中心,称此类杂质为受主杂质或p型杂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