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

等的管理活动
产品生命周期法
LCA
1、原材料清单,对原材料分析(是否环保是否可 以替代)
2、生产工艺的同行业对比,分析工艺的改进 3、产品包装是否环保及改进 4、产品交付方式的环保分析 5、产品使用中的环保分析 6、产品废弃的回收利用 7、最终的废物及处置方式
物料衡算法
原材料
噪音
气体排放(有组织、无组 织)
2
向水体的 排放
3
对土地的 污染
4
固体废气 物的产生
5
对周围社区的 影响(噪音、 核辐射、电磁 辐射等)
6
原材料和自 然资源的消 耗
7
其它地方性 的环境问题
环境识别之七个方面
• 1) 向大气的排放;如:油烟、废气体排放;车辆厂区内行驶尾气排放;空调/冰箱 使用氟里昂泄漏等;
• 2) 向水体的排放;如:产品生产、检验作业中废水产生(本公司暂无);设备设施 和汽车清洗作业含油废水的排放;生活用水排放等;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
2017/10/25
目录
环境因素识别
与评价
01
03
02
环境因素
危险源
危险源识别 与评价
04
01
第一部分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一些概念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重要环境因素: 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分类: 根据重要性及产生影响分:一般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 根据控制方法分: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组织通过内部的行政、财力、人事、技术等手段可以加以解决的环境因素为“可控制的环 境因素” 组织对供应商、和约方在给组织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无法实施控制,只能 通过提出要求施加影响的方法控制,称之为“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评价之多因子评价法
内容 A.发生频次
持续(每日或每周1次) 间断(每月或每半年1次)
偶然(1年以上) C.环境影响范围 省市国家或国际严重破坏 厂区附近或镇区受到破坏
厂内影响 E.可恢复性 不可恢复或1年以上恢复 1月或半年恢复 一周内恢复
得分
3 2 1
3 2 1
3 2 1
内容 B.控制管理程度
不受控 受控但不彻底
环境因素与环境体系的关系
方针 目标、方案 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最高目标 短期目标 重点控制对象
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对象、 主体和核心 。
环境方针、目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 定,组织结构、职责、权限有确立, 资源的配置,人员能力和环境意识的 培训,运行控制,监测和测量控制, 对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措施等都是 围绕环境因素来展开的,最终的目 的是为了达到制定的环境方针和目标, 实现组织环境表现的持续改进。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
产品生命 周期法
物料衡 算法
问卷调 查法
现场观 察法
文件评 审法
专家咨 询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如何展开
a. 各类和生产有关的 活动
材料的进库一直 到产品的储存
c. 各项生产的辅助活 动
比如:设备维护、 保养,运输等活动
展开
b. 各项生产有关的管 理活动
如:生产计划、 销售、工艺等
. 各项生活的管理活动 比如:食堂、宿舍
01 02 03 紧急状态
环境识别之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组织的产品、活动或服务处于正常情 况下的环境因素
异常状态:一般是指生产车间中设备的安装、 试运行、开机、关机、停机检修等状态下的环境 因素
紧急状态:紧急状态主要是指发生爆炸、火灾、 洪水、地震、台风、泥石流等特殊情况
环境识别之七个方面
1
向大气的 排放
环境因素的表述
环境因素表述采用名词+的+动词结构,动词表述如下: a) 输入:资源、能源消耗使用“消耗”(如电的消耗、水的消耗),设备、
设施、使用寿命长的资源、能源,可选用“耗用”或“使用”(如电脑的 使用、剪刀的耗用),由其他工序流转至本工序的产品、半成品可选用 “投入”(如布带的投入); b) 输出:污水、废气、粉尘、噪声使用“排放”,废弃物用“废弃”,产品、 半成品、不合格品或其他本工序的目标产物用“产生”; c) 异常情况用“泄漏”; d) 紧急情况,化学品、污水等大泄漏用“大泄漏”,其他用“发生”(如天 那水大泄漏,火灾的发生); e) 其他可选动词“储存”、“搬运”、“选择”、“采购”、“设计”、 “开发”;
催化剂


水/空气

动力 (电、汽、煤
(一)
油)
循环利

废物回收利

中间产 品
副产品
工 序 (二)
废水(有组织、无 组废织 液) (去 向废) 渣(去 向)
1.是非判断法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2.多因子评价法
评价的目的:找出其中的重要环境因素,然后对其实施 重点控制和管理。
评价之是非判断法
1)违反法律法规要求; 2)法规标准要求的终端排放未遵照执行; 3)国家规定的危险废弃物未经处置排放; 4)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指法律规定的); 5)原材料、能源消耗超工艺定额30%或高出行业水平 20%; 6)产品中的环境指标不符合标准或规定要求; 7)过去发生过以及在异常或紧急状态时可能产生重要 环境影响(即潜在的); 8)各类环保装置无法正常使用或发生过事故的
受控 D.公众关注程度 国家或国际关注 厂区或地区关注
基本不关注
得分
3 2 1
3 2 1
多因子评价法:通过 对每一种环境因素的 多个因子分别评价并 打分,然后将三个值 相乘,获得该环境因 素的影响值(X),并 对影响值进行评定的 方法。
计算公式: 当A*B*C*D*E≥18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BCDE有一项为3分 的为重要环境因素。
• 3) 向土地的排放。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如:报废产品;砂屑;废铁;废纸;油棉 纱;废电池、废油漆桶等固废的处理;
• 4)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如:钢材、水、工业气体、纸张的消耗等; • 5) 能源使用; • 6) 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 7) 废物和副产品; • 8)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基础(控制对象)
02
第二部分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环境识别之三种时态
1 现在 2 过去 3 将来
组织的产品、活动或服务过程中现有的、现存的环境因 素,一般是组织关注的重点;
组织或组织所在地在以前的产品、活动或服务过程中遗 留下来的环境问题
生产的产品在使用、废弃及处置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 响;将来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及其更改; 将来的环境规划、总量控制计划,组织计划中的产品、 活动或服务将会带来的环境问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