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管理规程
1 目的
分析各产品的质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生产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技术组织措施。
对重大生产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
2 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各产品生产的技术分析。
3 职责
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
4 内容
4.1 三级技术分析活动的任务
4.1.1 厂级技术分析:
4.1.1.1 分析全厂各产品的质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4.1.1.2 根据生产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技术组织措施。
4.1.1.3 对重大生产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
4.1.2 车间技术分析:
4.1.2.1 分析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升降趋势、原因。
4.1.2.2 分析岗位操作法的贯彻执行情况。
4.1.2.3 对生产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提出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
4.1.3 班组技术分析:
4.1.3.1 应以工序分析为主,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广先进操作经验,提高本班组技术水平。
4.1.3.2 分析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2 三级技术分析的时间要求
4.2.1 厂级技术分析会,每月召开一次,月份开始的一周内举行。
4.2.2 车间技术分析会,每月召开一次,具体时间自行安排,遇较大技术问题时,可随时召开。
4.2.3 班组技术分析会,每半月召开一次,具体时间自行安排。
4.3 三级技术分析的组织分工:分别由同级领导主持。
4.4 级技术分析的参加人员:有关人员。
5 三级技术分析的基本内容
5.1 列表说明各车间最终产品的总成品率、等级品率、各产品的成品率、与升降情况对比(与计划比)及累计完成情况。
5.2 成品率分析:
5.2.1 各产品成品率升降原因分析
5.2.2 总成品率升降原因分析
5.2.3 提高产品成品率的措施和效果
5.3 产品质量分析:
5.3.1 重点产品优级品率升降原因分析
5.3.2 总优级品率升降原因分析
5.3.3 生产过程中出现主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5.3.4 不合格品的品名、批号、数量、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及去向。
5.3.5 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和效果。
5.4 工艺改进、生产考查、技措效果分析。
5.5 工艺管理、工序管理及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的分析
6 技术分析会议资料的整理保存:分别由同级领导负责。
7 有关工作的监督考核:分别由上一级领导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