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是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学会创作的一门课程。

音乐教育对发展人的素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音乐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灵动学生的思维。

要抓好对初中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发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性的开展音乐教学,努力做好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达到更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八年级教材“八音和鸣”讲解时,可以制作相关的课件,将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和中国传统的民族器乐作品等元素融入其中,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魅力,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对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及器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全面准确的了解音乐
作品。

音乐课堂中利用音像设备可以把音乐作品中的历史背景、景观景象、风土人情等清晰的展现出来。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随着音乐的发展,在声像并茂的情境中,准确的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

例如,在进行歌曲《雪绒花》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场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的片段,展示有关雪绒花的图片等,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更好的感受和了解音乐作品。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使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图画背景和文字介绍增加了教学内容理解的直观性、可视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结合音乐的基本思想内涵,选取能够体现其音乐段落主题的画面和适当的文字介绍,经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处理的音像资料,声像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基本内涵的理解,倍受学生欢迎。

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尤其是音乐欣赏课堂中的应用,更大可能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大地激发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教学的整合,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了接受音乐信息的通道,给予学生更大的音乐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视听联觉,有助于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提高。

音乐教学软件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增强了音乐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进而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用音乐奠定了基础。

教师应从实践角度出发,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参与,在趣味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愿音乐之花孕育学生心中,让音乐之声撒满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