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上货物运输船舶局部强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海上货物运输船舶局部强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船舶局部强度》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集装箱载荷条件下的允许负荷量以()表示。

( )A.每一箱位四个底座上允许承载该堆集装箱的最大重量B.特定面积上允许承受的最大重量C.单位面积上允许承受的最大重量D.每一车轮上的货物重量2、某轮装运自重100t 的圆柱形重件一件,重件上有8个2.5×1m2的木墩,拟将此重件装在上甲板(单位面积允许负荷量为2.0t/m<sup>2</sup>),则要使上甲板强度满足要求,至少应再加相同的木墩()个。

( ) A.12 B.16 C.20 D.223、对于重结构的普通船舶来说,其上甲板横梁间的允许负荷为()×9.81kPa 。

( )A.0.72/S.FB.1.2/S.FC.1.5/S.FD.7.06/S.F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4、某轮上甲板装载锅炉一只55t,锅炉上原有木支墩3只,每只为3.6×1.0m2,重为2.0t,已知甲板单位面积允许负荷量pd=9.81×2.34kPa。

装载后甲板局部强度()。

()A.满足要求B.不满足要求C.条件不足,无法计算D.装载后甲板局部强度减小5、某轮某舱的底舱高度为6.70m,其舱底板允许的单位面积负荷量为()t/m<sup>2</sup>。

()A.2.69B.3.85C.4.82D.5.726、在无全船积载因数S.F资料的情况下,对于轻结构的船舶来说,其上甲板允许均布负荷不得超过()kPa。

()A.24.53B.10.6C.8.48D.9.817、某轮某甲板间舱高度为7.0m,则中间甲板允许单位面积负荷量为()kPa。

()A.41B.47C.49D.558、船舶二层甲板的允许负荷量是根据()与设计装运货物的单位体积的重量来确定的。

()A.底舱舱高B.二层舱内货物的堆装高度C.二层舱舱高D.底舱内货物的堆装高度9、船舶中间甲板的允许负荷量是根据甲板间舱的高度与()来确定的。

()A.底舱高度B.甲板间舱内货物的高度C.实际装载货物的积载因数D.船舶设计时使用的舱容系数10、某轮某二层舱舱高3.20m,下层装五金,堆高1.20m,S.F=0.88m<sup>3</sup>/t。

上层装日用品,堆高1.80m,S.F=2.80m<sup>3</sup>/t。

该二层舱单位面积实际负荷量()kPa。

()A.2.0B.2.3C.19.7D.22.611、船舶的局部强度是指船体结构抵抗()的能力。

()A.船体局部变形或损坏B.干舷甲板发生扭曲变形C.船体沿船宽方向发生扭曲变形D.船体沿船长方向发生扭曲变形12、在无全船积载因数S.F资料的情况下,对于重结构的船舶来说,其上甲板允许均布负荷不得超过()kPa。

()A.24.53B.10.6C.8.48D.9.8113、<p> 下列()是保证船舶局部强度不受损伤的措施。

<br /> ①货物在舱内应均匀分布;<br /> ②按船舶的腐蚀程度确定甲板允许负荷量;<br /> ③重大件货合理配装和衬垫;<br /> ④货物平舱。

</p>()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4、散装货物平舱不是为了()。

()A.便于货物检量B.防止货物移动C.防止船舶倾斜D.保证甲板或舱底板的局部强度15、下列()不是保证船舶局部强度不受损伤的措施。

()A.货物在舱内应均匀分布B.装载重大件货物时应加适当衬垫C.按舱容比分配各舱货物重量D.按船舶的腐蚀程度确定甲板允许负荷16、重货装载时限制其落底速度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货物系固B.防止货物移动C.防止船舶倾斜D.避免甲板或舱底板的局部受力过大17、<p> 重货尽可能不扎位装载有利于()。

<br /> ①重量在舱内均匀分布;<br /> ②货物在目的港顺利卸出;<br /> ③方便系固和衬垫;<br /> ④不同到发港的轻重货物合理搭配。

</p>()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某船某舱高5.15m,舱容2578m<sup>3</sup>,拟垂直堆垛S.F=1.08m<sup>3</sup>/t的杂货,则最大能装货()t。

()A.1582B.1917C.1753D.185619、对于轻结构的普通船舶来说,其上甲板横梁间的允许负荷为()9.81kPa。

()A.0.72/S.FB.1.2/S.FC.1.5/S.FD.7.06/S.F20、对营运船舶来说,主要应考虑()等载货部位的局部强度。

①甲板;②舱底板;③平台;④舱口盖;⑤横梁及纵桁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1、作用在载荷部位上的货物重力均匀分布在某一较大面积上,此种载荷称为()。

()A.集中载荷B.均布载荷C.车辆载荷D.集装箱载荷22、作用在载荷部位上的货物重力集中分布在某一较小特定面积上,此种载荷称为()。

()A.集中载荷B.均匀载荷C.车辆载荷D.集装箱载荷23、集装箱载荷是指()。

()A.单位面积上的集装箱重量B.集装箱内单位体积的货物重量C.作用于集装箱底座上的重量D.每一排集装箱的重量24、均匀载荷条件下的甲板允许负荷量以()表示。

()A.单位面积上的集装箱重量B.特定面积上允许承受的最大重量C.单位面积上允许承受的最大重量D.每一车轮上的货物重量25、集中载荷条件下的甲板允许负荷量以()表示。

()A.单位面积上的集装箱重量B.特定面积上允许承受的最大重量C.单位面积上允许承受的最大重量D.每一车轮上的货物重量26、某船中部某舱高5.36m,舱容2378m,甲板允许负荷量为37.86kPa,拟均匀装载S.F=1.09m<sup>3</sup>/t的散货,则应留()m的空档。

()A.1.03B.1.16C.1.25D.1.3627、某轮上甲板装载锅炉一只55t,锅炉上原有木支墩3只,每只为3.6×1.0m2,重为2.0t,已知甲板单位面积允许负荷量Pd=9.81×2.34kPa。

若装载后局部强度不满足要求,则至少应再加()只与原来相同的木支墩才能保证局部强度满足要求。

()A.3B.4C.5D.628、某舱内分三层装载积载因数为0.73m<sup>3</sup>/t、1.11m<sup>3</sup>/t和1.24m<sup>3</sup>/t的三票货物,它们的高度依次为1.2m、1.5m和1.8m,则作用于舱底的局部强度为()×9.81kPa。

()A.4.31B.4.45C.4.52D.4.6629、某船No.3舱底舱容积为2110m<sup>3</sup>,舱高5.38m,计划配装两种货物:下层A货624t(S.F=0.86m<sup>3</sup>/t),为保证船舶局部强度,可在上层装S.F=1.31m<sup>3</sup>/t的B货()t。

()A.523 B.723 C.895 D.91530、某轮No.2舱二层舱高为3.65m,某船底舱高6.03m,舱容为1671m<sup>3</sup>,前后扎位装载S.F=1.6m<sup>3</sup>/t的A货601t和S.F=0.9m<sup>3</sup>/t的B货736t,则船舶局部强度()。

()A.符合要求B.不符合要求C.无法计算D.部分符合要求31、某船底舱高6.14m,现拟垂直堆垛S.F=0.97m<sup>3</sup>/t的杂货,则最大能装()m高。

()A.4.43B.5.16C.4.29D.5.3232、某船底舱高5.35m,舱容3232m<sup>3</sup>,当垂直堆垛S.F=0.96m<sup>3</sup>/t均质货时至少应留()m空档。

()A.0.64B.1.65C.0.85D.无法计算33、某船某底舱高4.81m,舱容2614m<sup>3</sup>,拟垂直堆垛平均S.F=1.43m<sup>3</sup>/t的杂货4.8m,则该底舱最大能装()m高。

()A.3.46B.4.02C.4.53D.4.8134、下列()不是货物在舱内应均匀分布的配载方案。

()A.扎位装载B.两侧装载C.上下分层装载D.A和B35、某船底舱舱容为3254m<sup>3</sup>,舱高5.38m,计划配装两种货物:下层装A货947t(S.F=0.82m<sup>3</sup>/t),为保证船舶局部强度,当在其上均匀装载S.F=1.36m<sup>3</sup>/t的B货时,则应留()m高的空档。

()A.0.34B.0.78C.0.96D.1.1636、某轮某舱二层舱舱高3.0m,现装载S.F=1.2m<sup>3</sup>/t的杂货,高为2.40m,则二层甲板的局部强度()。

()A.不满足强度要求B.满足强度要求C.不确定D.视货物密度而定37、某轮No.2舱二层舱高为3.65m,底舱高7.32m,现拟在二层舱装载钢板(S.F=0.4m<sup>3</sup>/t)2.2m高;底舱下层装钢管(S.F=1.6m<sup>3</sup>/t)4.0m,上层装水泥(S.F=0.9m<sup>3</sup>/t)2.3m,试校核二层甲板和底舱底板的局部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A.二者强度均满足要求B.二者强度均不满足要求C.二层甲板强度满足要求;底舱底板强度不满足要求D.二层甲板强度不满足要求;底舱底板强度满足要求38、某轮装载一件50t的长方形重货于甲板上,甲板允许负荷量为24.53kPa,则甲板上的衬垫面积最少为(1)m<sup>2</su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