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餐饮食品安全自查记录表格模板

餐饮食品安全自查记录表格模板

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外露,不留长指甲,不留长头发、胡子,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3.操作时手部保持清洁(品处理区内吸烟、饮食或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6.从业人员的工作服定期进行更换,保持清洁()
餐饮食品安全自查记录表
一、采购索证及库房管理
二、粗加工间
三、烹饪间
四、面点间
1.按要求进行食品及相关产品台账登记()
2.采购时按要求索证()
3.对所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验收()
4.库房未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亚硝酸盐及个人生活用品()
5.食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摆放整齐,标识清楚、齐全()
6.散装食品,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1.分别设立洗涤池、消毒池、清洗池,水池有明显标识并正确使用()
2.消毒池中消毒液配比有效氯浓度为250mg/L以上()
3.使用的消毒剂在保质期限内,开封后密闭保存()
4.保证化学消毒时间,一般餐具、工具消毒应作用5分钟以上()
5.餐具、工具进行物理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洗碗机消毒水温控制在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9.地沟清洁,无残渣、无堵塞,地面无积水()
10.垃圾及时清除,垃圾桶有盖、内外清洁卫生()
1.灶台器具、容器清洁卫生()
2.无超过保质期限、无标签、标签不全的食品()
3.用于生品(包括配料)、半成品和成品所需的工具、用具和容器分开摆放并保持清洁,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并正确使用()
4.存放生品、半成品和成品的区域分开设置,存放台(或货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并正确使用()
6.各类调料容器保持清洁卫生,调料内无异物,用后加盖防尘,需冷藏的入冰箱。容器内外清洁,并在外侧用便签纸标注调料名称、生产日期或倒瓶的具体时间、保质期或使用时限、储存条件()
7.菜肴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熟透,抽查出锅食品内部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8.出锅时间记录填写完整,食品出锅到食用期间常温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记录人
3.人员操作前进行双手清洗消毒,保持手部清洁()
4.分餐/售饭人员口罩要罩住口鼻,帽子要完全罩住头发()
5.间内安装紫外线灯,距离地面2m以内,功率不小于1.5W/m3()
6.每餐操作前应进行空气消毒,在无人工作状态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
7.分餐/备餐(售饭)间只存放成品()
8.盛放食品的容器不直接放置于地面()
4.每次使用前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在无人工作时开启紫外线消毒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
5.凉菜间内使用专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用前消毒,用后洗净并保持清洁()
6.供配制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经清洗处理干净后进入凉菜间()
7.制作好的凉菜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存放于专用冰箱中冷藏或冷冻,食用前要加热的充分加热,加热前确认食品未变质。再加热的食品中心温度不低于70℃()
1.灶台器具、容器清洁卫生()
2.不加工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待加工食品()
3.无超过保质期限、无标签、标签不全的食品()
4.用于生品(包括配料)、半成品和成品所需的工具、用具和容器,分开摆放并保持清洁,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并正确使用()
5.存放生品、半成品和成品的区域分开设置,存放台(或货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并正确使用()
9.人员、成品出入口分开设置、不混用()
10.分餐(售饭)过程中成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温度不足的及时回锅加热()
1.加工前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进行加工()
2.凉菜间内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未擅自进入凉菜间()
3.凉菜间人员进入专间时,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操作中适时消毒。未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7.从业人员健康证在有效期内()
其他:
1.冰箱标有生品、半成品、成品标识,并正确使用。冰箱内散装食品使用容器盛放并加盖加膜。冰箱内不存放食品外包装箱()
2.清洁工具定位存放,并保持整洁()
3.个人杯具定位存放,在存放位置加贴标识()
备注:表格内涉及项目的检查结果直接用“√”或“×”符号表示,如果填写“×”符号,请在备注栏目写清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9.蒸箱底部加入的水,每餐之后进行清理,保持内部清洁,再次使用蒸箱时,重新放水()
10.地沟清洁,无残渣、无堵塞,地面无积水()
11.垃圾及时清除,垃圾桶有盖、内外清洁卫生()
五、分餐/备餐(售饭)间
六、凉菜间
七、消毒间
八、个人卫生、其他
1.成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2.人员进入分餐/备餐(售饭)间前,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工作服每日清洗更换()
5.食品添加剂专人保管、专柜存放、专人使用、专人登记()
6.按要求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并做好使用登记()
7.面案、和面机、压面机等设备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应苫盖。苫盖物有正反面标记并保持清洁()
8.各类调料容器保持清洁卫生,调料内无异物,用后加盖防尘,需冷藏的入冰箱。容器内外清洁,并在外侧用便签纸标注调料名称、生产日期或倒瓶的具体时间、保质期或使用时限、储存条件()
3.未加工使用有腐烂变质迹象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原料()
4.鸡蛋在使用前及时倒箱,对外壳进行清洗()
5.加工后的食品原料及时使用,待使用的原料及时冷冻或冷藏,粗加工间只存放原料()
6.工具、容器、设备保持清洁()
7.垃圾及时清除,垃圾桶有盖、内外清洁卫生()
8.地沟清洁,无残渣、无堵塞,地面无积水()
6.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感官检查清洁、光亮、干燥、气味正常()
7.不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餐具受到再次污染()
8.已消毒的餐饮具及时放入密闭餐具保洁柜内,分类摆放整齐()
9.个人用品、消毒用品(如84消毒液)等要有专柜存放,要有明显标识( )
个人卫生:
1.按要求进行岗前检查并作好记录()
7.贮存食品添加剂有专用柜,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
8.食品添加剂专人采购、专人领用、专人保管()
9.库房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
10.库房设置退货区()
11.库房无超过保质期限食品,无标识不全食品()
1.分别设立洗菜池、洗肉池、洗鱼池,有明显标识并正确使用()
2.加工菜类、肉类、水产类的刀、墩等工具及容器区分使用,做好标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