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筹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交通《运筹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级《运筹学》试卷(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设A 、B 产品的产量为x 1,x 2,用于销售的C 产品的产量为x 3,需处理的C 产品的产量为x 4. 1.
⎪⎪⎪⎩⎪⎪⎪⎨⎧≥≤=--≤+≤+-++=-0
13000217003211002..273max 413432212
14321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x z 2.
1234125126
234
3717max 37221100231700..201300
-=++-++
=⎧⎪
++=⎪⎪--=⎨⎪+=⎪⎪≥⎩z x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3.
12412
123
3431243min 10001700130023232721,,0,=+++≥⎧⎪
++≥⎪⎪
-+≥⎨
⎪-≥-⎪⎪≥⎩w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无约束
4.在2中引入人工变量x 8,则有
12348
12
512
623483718max 37221100231700..2013000
-=++--++=⎧⎪
++=⎪⎪
--+=⎨⎪+=⎪⎪≥⎩z x x x x M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于是得到初始基可行解为:0(0,0,0,0,1100,1700,1300,0)=X ,则初始单纯形表为: 二.(1)本运输
c j 3 7
2 -1 0 0 -M 0 x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8 x
7 C B X B b 0 x 4 1100 1 2 1 0 0 0 0 x 5 1700 2 3 0 1 0 0 -M x 7 0 2 -1 -1 0 0 1 0 0 x
8 1300
1 0 0 0 1
σj
3
2M +7
-M +2
-M-1
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为:
⎪⎪⎪
⎪⎪⎩⎪⎪
⎪⎪⎪⎨
⎧==≥=++=++=++=++=+++=+++=++++++++++++++=4,3,2,1;3,2,1,010
1414121515
20.16141712206781115410min 3424143323133222123121113433323124232221
14131211343332312423222114131211j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s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ij
(5分)
(2)用最小元素法确定初始调运方案,如下表 (5分)
(3)用位势法计算非基变量的检验数,结果如下表 (5分)
(4)因为非基变量x 14检验数小于0,所以当前解不是最优解。

(2分)
用闭回路法进行解的调整。

取非基变量x 14,其闭回路
x 14
x 11=6 x 14=6
x 11
及调整过程如右图, 得新的调运方案如下表 (3分)
三.1构造最大流模型,并设初始可行流0f 为0流。

如图1.(10分)
图1
2.用标号法求最大流 (10分)
(1)①对f 0进行标号,得一可增广链s-s 1-v 1-t 1-t 。

如图2
图2
②调整流量,得新的可行流f 1,如图3。

图3
(2) ①对f1进行标号,得一可增广链s-s1-t1-t。

见图3。

②调整流量,得新的可行流f2,如图4。

图4
(3) ①对f2进行标号得一可增广链s-s1-t2-t。

见图4。

②调整流量,得新的可行流f3,如图5。

1
图5
(4) ①对f3进行标号得一可增广链s-s1-v2-t2-t。

见图5。

②调整流量,得新的可行流f4,如图6。

2
图6
(5) ①对f4进行标号得一可增广链s-s2-v2-t2-t。

见图6。

②调整流量,得新的可行流f5,如图7。

图7
(6) ①对f5进行标号得一可增广链s-s2-t2-t。

见图7。

②调整流量,得新的可行流f6,如图8。

图8
(7) ①对f6进行标号得一可增广链s-s2-t2-t。

见图8。

②调整流量,得新的可行流f7,如图9。

图92
(8) ①对f 7进行标号, 当标到s 1时,标号不能继续进行,即不存在可增广链。

则f 7就是最大流。

其流量为:20)812(1010=+=+=W 。

四.由题意,本问题属于M/M/1/∞/∞/FCFS 的排队问题,已知8,6==μλ,所以
175.08
6
<==
ρ (2分) (1)空闲概率为:
25.010=-=ρP (2分)
(2)平均逗留时间:
小时)(5.06
81
1=-=-=
λμs W (2分) (3)修车铺内平均逗留车辆数,即平均队长为:
 (辆)375
.0175
.01=-=
-=
ρ
ρ
s L (2分)
(4)∑∑=∞
=-=2
03
2P 1P
P n n n n

>,而
1875.0)1(1=-=ρρP ,1406.0)1(22=-=ρρP ,所以
4219.0P 1P 2
02=-=∑=n n > (2分)
五.
六.证明:
必要性:由定理3,若),(*
*
y x 是G 的解,则必有
),(),(),(****j x E y x E y i E ≤≤,因此,在(1)(2)中,只需取),(*
*y x E v =即可。

充分性:设有v y x ,,*
*满足条件(1)(2),则有
∑∑∑=≥n
j
j n j
m i
i
ij
v v y x a
y j
***
(3)
∑∑∑=≤m
i
j m i
n j
i
ij
v v x y a
x j
***
(4)
(3)(4)表明,),(*
*
y x E v =,则(1)(2)中的第一式即为定理3的条件,则),(*
*
y x 为G 的解。

证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