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试卷
说明:本次考试120 分钟,27 道小题,共计 5 页,总分100 分
B
考试科目采矿学(二)
考试类型考试
学年学期
适用专业
年级
教研室主任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4分)
1、采煤工艺
(装订线内不准做答)
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
2、放煤步距
在采煤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上,两次放顶煤之间的推进距离。
3、进刀方式
采煤机运行与推移输送机的配合关系。
4、煤炭采出率
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
5、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
采煤工作面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安全地完成采、装、运、支、处这样一个采煤全过程。
6、充填采矿法
在采场回采过程中用充填处理空区的采矿法
7、落矿
回采工作中将矿石从矿体分离下来并破碎成一定块度的过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总计16分)
8、金属矿地下开采中在矿石损失与贫化计算中用到的矿石量平衡式和金属量平衡式
分别为( T=Q-Q
+R )和(Tα’=(Q-Q
)α+Rα”)。
9、柱式体系采煤法包括(房式)和(房柱式)采煤法。
10、普采面支架布置按悬臂顶梁与支柱的关系,可分为(正悬臂)与(倒悬臂)两种形式。
11、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分为(割三角煤)和(留三角煤)两种方式。
12、沿空掘巷时采煤工作面接替有两种(区段跳采接替)和(区段依次接替)两种方式。
13、带区准备有(相邻分带的带区准备)和(多分带的带区准备)两种基本形式。
14、厚及特厚煤层的采区煤炭采出率不得低于(75%)。
15、机采工作面中,推移输送机滞后采煤机的距离为(10~15)m。
16、倾斜长壁采煤法主要适用于倾角在(120)以下的煤层。
17、缓倾斜中厚及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长度的合理范围为(150~240)m。
(装订线内不准做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8、空场采矿法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哪些?
⑴将矿块划分为矿房矿柱两步骤回采,在回采矿房时用矿柱和矿岩本身的强度
进行地压管理。
(1分)
⑵矿房回采后,有的不回采矿柱处理空去,有的在回采矿柱同时处理采空区。
(1分)
⑶回采矿房效率高,经济技术指标也好;(1分)
⑷回采矿柱条件差,作业困难,矿石损失及贫化大。
必须进行采空区处理。
(1分)
19、采煤工作面作业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⑴“两采一准”或“边采边准”。
(1分)
⑵“两班半采煤、半班准备”。
(1分)
⑶“三班采煤、一班准备”。
(1分)
⑷“四班交叉”作业。
(1分)
20、综采工作面移架方式和端头支护形式有哪些?
移架方式有三种:
⑴单架依次顺序式。
⑵分组间隔交错式。
⑶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
(2分)
端头支护方式主要有三种:
⑴单体支柱加长梁组成的迈步抬棚。
⑵自移式端头支架。
⑶工作面液压支架。
(2分)
21、急倾斜煤层开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⑴采煤工作面采下的煤块能自动下滑,从而简化了工作面的装运工作,但下滑的煤块和矸石容易冲倒支架,砸伤人员,给生产带来不安全因素。
(1分)
⑵急斜煤层顶板压力垂直作用于支架或煤柱上的分力比缓斜煤层要小,而沿倾斜作用分力要大,煤层顶底板都有可能沿倾向滑动,支架稳定性差,因而增加了回采和支护工作的复杂性。
(1分)
⑶采煤工作面的行人、运料、落煤、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各项工序的操作都比较困难,增加了机械化采煤的难度。
⑷采区中布置一组上山眼,以溜煤眼代替缓斜煤层中的运输上山,以运料眼代替轨道上山,为了安全,分段设行人眼;出矸时还需另设溜矸眼。
(1分)
⑸一般说来,急斜煤层都经历过强烈的地质变动,地质构造较复杂,围岩条件较差,再加上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慢,采出率较低。
因而,采区走向长度比缓斜煤层要小。
(1分)
22、综采放顶煤的放煤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⑴多轮、分段、顺序、等量放煤。
(1分)
线
订
装
(装订线内不准做答)
⑵ 单轮、多口、顺序、不等量放煤。
(1分) ⑶ 多轮、间隔、顺序、等量放煤。
(1分) ⑷ 单轮、间隔、多口放煤。
(1分)
四、绘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20分) 23、请绘出短壁式崩落法的结构示意图。
24、绘图说明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区段分层平巷的布置形式及特点。
⑴ 倾斜式布置(4分)
这种布置方式中各分层平巷是按250~350角呈斜坡式布置,倾斜式布置又有内错式与外错式之分。
内错式布置就是将下分层平巷置于上分层平巷内侧,即处于上分层采空区下方,形成正梯形的区段煤柱,如图(a )所示。
外错式布置就是将下分层平巷置于上分层平巷的外侧,处于上分层煤柱的下面,形成倒梯形的区段煤柱,如图(b )所示。
⑵ 水平式布置(3分)
各分层平巷布置在同一水平标高上,区段煤柱呈平行四边形,如图(c )所示。
⑶ 垂直式布置(3分)
各分层平巷沿铅垂方向呈重叠式布置,区段煤柱呈近似矩形,如图(d )所示。
线
订
装
(装订线内不准做答)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30分)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如下图所示。
采区走向长度为1200m ,开采一层煤,为薄或中厚煤层,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瓦斯涌出量小。
采区沿倾斜划分为三个区段,采用普通机械化采煤。
25、标注图中各巷道名称。
(10分)
(装订线内不准做答)
26、说明采区巷道的掘进顺序。
(10分)
在采区运输石门1接近煤层处,开掘采区下部车场3。
由下部车场向上,沿煤层分别开掘轨道上山4和运输上山5,两条上山相距20 m,至采区上部边界后,以采区上部车场6与采区回风石门2联通,形成通风系统。
此后,为了准备出第一区段的采煤工作面,在上山附近第一区段下部掘中部车场7,并用双巷掘进的方法掘进两翼的第二区段回风巷8和第一区段的运输巷9,其倾斜间距一般8~15m(即为区段煤柱段)。
回风巷8超前运输巷9约100~150 m掘进,沿走向每隔80~100 m掘联络巷11沟通两巷,8和9掘到采区边界后再掘出开切眼。
与此同时,在采区上部边界,从上部车场6向两翼开掘第一区段的回风巷10。
在掘进上述各巷道的过程中,还要开掘采区煤仓12、变电所13和绞车房14。
随着第一区段的回采,应及时开掘第二区段的中部车场7’、回风巷8’、运输巷9’和开切眼,准备出第二区段的采煤工作面,以保证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接替。
同理,在第二区段回采时,准备出第三区段的有关巷道。
27、说明采区的运煤、运料和通风系统。
(10分)
⑴运煤系统:工作面运出的煤炭,经运输巷、运输上山到采区煤仓上口,通过采区煤仓在采区运输石门装车外运。
(3分)
⑵运料系统:物料自下部车场3,经轨道上山到上部车场6,然后经回风巷10送至采煤工作面。
区段回风巷8,8’和运输巷9,9'所需的物料,自轨道上山4经中部车场7,7'送入。
(3分)
⑶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所需的新鲜风流,从采区运输石门进人,经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中部车场7,分成两翼经平巷8、联络眼11、运输巷9到达工作面。
从工作面出来的污风,经回风巷10。
右翼直接进人采区回风石门,左翼侧需经车场绕道6进人采区回风石门。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