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课题(章节)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二)
教学目标
能正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选择恰当的三角函数模型刻画数据所蕴含的规律;
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利用模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通过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将某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对实际意义的数学解释
课的类型新授课时间45分钟
教学时数1课时教具几何画板课件,计算器
板书设计
(提纲)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二)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建模的基本思路:
例题:1.根据数据作散点图
2.根据图像进行函数拟合
3.选择恰当的函数模型
本题小结:4.利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问题:对于三角函数模型,我们都学习了哪几个方面的应用?
引入:利用三角函数模型我们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教学情景: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
例: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

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码头;在落潮时返回海洋。

下面是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关系表:
时刻水深/米时刻水深/米时刻水深/米
0:00 5.0 9:00 2.5 18:00 5.0
3:00 7.5 12:00 5.0 21:00 2.5
6:00 5.0 15:00 7.5 24:00 5.0
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实间的函数关系,给出整点时的水深的近似数值(精确到0.001);
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1.5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候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
分析:1.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所给数据中发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2.要求学生根据数据作出散点图,观察徒刑,你认为可以用怎样的函数模型来刻画其中的规律?(引导学生根据散点图的特点选择函数模型);
3.引导学生与“五点法”联系,求出函数模型的解析式;
4.根据所得的函数模型,求出整点时的水深;(利用计算器)
5.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利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求出第(2)问,并对答案进行合理地解释;(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6.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第(3)问,用函数模型刻画安全水深,并对答案做出合理地解释
解:(1)以时间为横坐标,水深为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散点图:
根据图像,可以考虑用函数
sin()
y A x h
ωϕ
=++刻画水深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出:
2.5,5,12,0
A h Tϕ
====,由
2
12
T
π
ω
==
,得6
π
ω=。

所以,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可用
2.5sin5
6
y x
π
=+
近似描述。

由上述关系式,易得港口在整点时水深的近似值:
时刻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水深5.000 6.250 7.165 7.500 7.165 6.250 5.000 3.754
时刻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水深2.835 2.500 2.835 3.754 5.000 6.250 7.165 7.500
时刻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水深7.165 6.250 5.000 3.754 2.835 2.500 2.835 3.754
(2)货船需要的安全水深为4+1.5=5.5(米),所以
5.5
y≥时就可以进港。


2.5sin
5 5.5
6
x π
+=,得
sin
0.2
6
x π
=,由计算器可得arcsin0.20.2014≈。

如下图,在区间[0,12]内,函数
2.5sin
5
6
y x π
=+的图象与直线 5.5y =有两个交点,A B ,因此
0.2014,
6
x π
≈或
0.2014
6
x π
π-
≈。

解得
0.3848, 5.6152
A B x x ≈≈,由函数的周期性易得
120.384812.3848
C x ≈+=,
12 5.615217.6152
D x ≈+=
因此,货船可以在0时30分左右进港,早晨5时30分左右出钢;或在中午12时30分左右进港,下午17时30分左右出港。

每次可以在港口停留5小时左右。

(3)设在时刻x 货船的安全水深为y ,那么 5.50.3(2)(2)y x x =--≥。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到在6~7时之间两个函数图象有一个交点(如下图)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在6时的水深约为5米,此时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4.3米;6.5时水深约为4.2米,此时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4.1米;7时的水深约为3.8米,而货船的安全水深约为4米。

因此为了安全,货船最好在6.5时之前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

思考:在船的安全水深正好等于港口水深时停止卸货行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建立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根据所给数据作出散点图;
利用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求出三角函数模型;
根据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练习:教材65页练习3 课后作业:
以下是同学们在互联网上得到的北京每月15日日出时间的数据: 日期 1月15日 2月15日 3月15日 4月15日 5月15日 6月15日 时刻 7:35 7:08 6:27 5:38 5:00 4:45 日期 7月15日 8月15日 9月15日 10月15日 11月15日 12月15日 时刻 4:58 5:26 5:55 6:24 6:58 7:29
(1)在同一坐标系中,以日期为横轴,画出散点图,并用曲线去拟合这些数据,同时找出函数模型; (2)如果你准备在国庆节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你最好在什么时间到达天安门广场?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