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70101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数学教育方向的毕业生能在初、中等学校和科技、教育管理部门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金融数学方向的毕业生,能在金融、保险、证券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建模、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数学软件应用能力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数学应用等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教学、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不断更新知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2.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好的职业素养。
3.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训练,较好地掌握数学学科的思想方法。
4.学好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
5.能较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和使用多媒体技术。
6.了解数学学科的历史、现状及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7.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中外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前沿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8.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9.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10.金融数学方向学生还要求掌握金融学、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四、修业年限、学分及所授学位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3~6年。
毕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要求,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75学分方能毕业。
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河西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表(附表1-2)
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计划表(附表3-5)
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辅修教学计划表(附表6)
八、主干课程及其介绍
课程名称:数学分析
先修课程:基础课
课程简介:数学分析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核心课程。
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于学习后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极限论、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级数论、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场论等。
使用教材:华东师大数学系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刘玉莲等编,《数学分析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旦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纪修,《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良森,《数学分析学习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高等代数
先修课程:基础课
课程简介:高等代数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中学代数的继续和提高,它不仅是代数学的基础,也是其它数学学科的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既可使学生能有效地指导中学数学中有关内容的教学,又可为学生将来从事数学教育和数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多项式理论,线性代数基础和群环域简介等。
使用教材: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张禾瑞、郝炳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丘维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子婿,《高等代数题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复变函数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
课程简介:复变函数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数学分析的后继课程,
它的许多概念与数学分析中的概念相平行,但又有所拓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分析学的概念、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解析函数,复变函数的积分,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法,解析函数的罗朗展式与孤立奇点,残数理论及其应用,保形变换,解析开拓等。
使用教材:钟玉泉,《复变函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钟玉泉,《复变函数学习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余家荣,《复变函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拉夫连季耶夫,《复变函数论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邓冠铁编.《复变函数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名称:常微分方程
先修课程: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解析几何
课程简介:常微分方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一阶微分方程,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组,非性型微分方程及其稳定性等。
使用教材:王高雄、周之铭,《常微分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东北师大数学系编,《常微分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楼红卫、林伟编,《常微分方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丁同仁、李承治编,《常微分方程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近世代数
先修课程:高等代数、解析几何
课程简介:近世代数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现代数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主要研究各类代数系统,其理论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群,环,域等。
使用教材:朱平天,《近世代数》,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张禾瑞,《近世代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石生明,《近世代数初步》,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绍学,《近世代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子婿,《近世代数题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品三,《近世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先修课程: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解析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