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变力做功的四种方法
10:07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
(2015· 西安八校高一联考)某人利用如图所 示的装置,用 100 N 的恒力 F 作用于不计质量的 细绳的一端,将物体从水平面上的 A 点移到 B 点 .已知α1=30°,α2=37°,h=1.5 m,不计 滑轮质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绳的拉力对 物体所做的功.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 解析] (1)将圆弧 AB 分成很多小段 l1 、l2、…、 ln,拉力在每 小段上做的功为 W1、 W2、…、 Wn,因拉力 F 大小不变,方向 始终与物体所在位置的切线方向成 37° 角,所以: W1 = Fl1 cos 37° , W2 = Fl2 cos 37° ,…, Wn= Flncos 37° , 所以 WF= W1 + W2+…+ Wn = Fcos 37° ( l1+ l2+…+ ln) π = Fcos 37° ·R= 20π J= 62.8 J. 3 (2)重力 mg 做的功 WG=-mgR(1- cos 60° )=- 50 J. (3)物体受的支持力 FN 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所以 WFN = 0.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 • • •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方向上的位移. 2.功的表达式:W=Flcos α,α为力F与位移l的 夹角. • (1)α<90°时,W>0. • (2)α>90°时,W<0. • (3)α=90°时,W=0.
10:07
只能用于 F 与位移 l 成线性关系的情况,不能用于 F 与时间 t 成线性关系的情况.
10:07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图象法求变力做功
• 变力做的功W可用F-l图线与l轴所围成的面积 表示.l轴上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的多 少,l轴下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的多少 .
10:07
10:07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法二:平均力法 拉力 F= ks′, 力与位移成正比, 力 F 为线性力, 则平均力为 F 0+ ks 1 = = ks. 2 2 1 W= F s= ks2 . 2 1 2 [答案] ks 2
10:07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微元法求变力做功
10:07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10:07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0 kg的物体从半径为R =5.0 m的圆弧的A端,在拉力F作用下沿圆弧缓慢运 动到B端(圆弧AB在竖直平面内).拉力F大小不变始 终为15 N,方向始终与物体所在位置的切线成37° 角.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 • BO边为竖直方向,g取10 m/s2.求这一过程中: • (1)拉力F做的功; • (2)重力mg做的功; • (3)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N做的功. 栏目
• [答案] (1)62.8 J (2)-50 J
(3)0
栏目 导引
10:07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转换法求变力做功
• 1.分段转换法:力在全程是变力,但在每一个 阶段是恒力,这样就可以先计算每个阶段的功 ,再利用求和的方法计算整个过程中变力做的 功. • 2.等效替换法: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 功相等,则可以用求得的恒力的功来作为变力 的功.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与竖直墙壁连接 ,另一端与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 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 水平力F缓慢拉动木块,使木块向右移动s,求这一过 程中拉力对木块做的功.
10:07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平均值法求变力做功
当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按线性规律变化时,可先求出力 F1 + F2 对位移的平均值 F = ,再由 W= F lcos 2 α 计算功.
10:07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用铁锤把小铁钉钉入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进 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已知铁锤第一次将钉子钉进 d,如果铁锤 第二次敲钉子时对钉子做的功与第一次相同,那么,第二次钉 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是( B A. ( 3- 1)d B. ( 2- 1) d 5- 1 d C. 2 2 D. d 2 )
• [答案] 50 J • [ 易错提醒 ] F 做功的位移等于左边绳的变短的部分,而 不等于物体的位移. 10:07
栏目 导引
10:07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 解析 ] 在将钉子钉入木板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阻力 成正比地增加,这属于变力做功问题,由于力与深度成正比, 可将变力等效为恒力来处理. 根据题意可得 kd 第一次做功: W= F1 d= d. 2 d′ 第二次做功: W= F2 d′= kd+ d′ . 2 联立解得 d′= ( 2- 1) d. F1 + F2 [ 归纳提升 ] 当力为变力,应用平均值法求功时, F = 2
栏目 导引
10:07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 解析 ] 绳对物体的拉力虽然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所 以不能直接根据 W= Flcos α 求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由于不计绳与滑轮的质量及摩擦,所以恒力 F 做的功和绳对物 体的拉力做的功相等.本题可以通过求恒力 F 所做的功求出绳 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由于恒力 F 作用在绳的端点,故需先 求出绳的端点的位移 l,再求恒力 F 的功. 由几何关系知,绳的端点的位移为 h h 1 l= - = h= 0.5 m sin 30° sin 37° 3 在物体从 A 移到 B 的过程中,恒力 F 做的功为 W= Fl= 100× 0.5 J= 50 J. 故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50 J.
• 当力的大小不变,力的方向时刻与速度同向(或 反向)时,把物体的运动过程分为很多小段,这 样每一小段可以看成直线,先求力在每一小段 上的功,再求和即可.
10:07
栏目 导引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10:07
• 例如:如图所示,物体在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沿着圆 周的切线方向的一个力F的作用下绕圆周运动了一圈 ,又回到出发点.已知圆周的半径为R,求力F做的功 时,可把整个圆周分成很短的间隔Δs1、Δs2、Δs3…在 每一段上,可近似认为F和位移Δs在同一直线上并且 同向,故 • W=F(Δs1+Δs2+Δs3+…)=2πRF. • 因此功等于力F与物体实际路径长度的乘积.即 • W=Fs. • 对于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方向总是与v反向,故 • W=-Ff· s.
[解析 ] 缓慢拉动木块,可以认为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故拉力 等于弹力的大小 F= ks′,是变力. 法一:图象法 力 F 随位移 s′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力 F 所做的功在数值 上等于图线 OA 与所对应的横轴所包围的面积,即等于△ OAs 的面积.则:
1 1 W= s· ks= ks2 .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