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五首导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 第六课元曲五首【自学指导】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命窘()沾黏()钱囤()馄()饨()粼粼()醺醺()缕()带汉阙()计拙()蛩()匝匝()攘攘()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1)葫芦提倒稳()(2)透内阁香风阵阵()(3)则见双燕斗衔泥()(4)不销魂怎地不销魂()(5)急罚盏夜阑灯灭()(6)不辨龙蛇()(7)不争镜里添白雪()(8)人问我顽童记者()3.文学常识填空(1)元曲包括和杂剧。
散曲是兴盛于代的一种诗歌形式。
散曲又被称为“‘乐府”,它可分为两类:和。
小令是一首独立的单曲,不超过五十八字,有一个单独的曲牌名。
套数是由首以上同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求一韵到底,散曲受到宫调和曲牌的限制,是有严格格律的的诗歌形式。
(2)元代散曲创作的风格是多样的,一般认为,主要可以分豪放、两派。
前者以称首,后者则以为魁。
元曲四大家是指、、、。
(3)《小山乐府》的作者是,《梧桐雨》的作者是,《窦娥冤》的作者是,《西厢记》的作者是,《汉宫秋》的作者是。
4.名句填空(1)文章糊了盛钱囤,。
(2),白草红叶黄花。
(3),则见双燕斗衔泥。
(4)见杨柳飞绵滚滚,。
(5),断肠人忆断肠人。
(6)和露搞黄花,。
【合作探究】1.阅读《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思考这首曲子在炼字上有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你认为《正宫醉太平刺世》在修辞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对于表现“刺世”这一主题有什么作用? 3.比较阅读《正宫醉太平刺世》和《双调夜行船秋思》,思考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课堂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2)这首小令的后三旬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试从表现手法上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驻马听吹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1)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两项是()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题目,作者白朴与关汉卿等四位元曲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B.作者描绘了戍边将士吹箫抒怀的情景和自己听闻乐声时产生的丰富想象。
C.起句别致,先以比喻描绘其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构思奇特。
D.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比喻乐声的意境及其使闻者动情的魅力。
E.“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终而意韵不绝,实乃妙笔!(2)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落灯花棋未收”一句描写了什么情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2)本曲开头两个诗句的数量词叠用有什么妙处?请结合词曲内容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小令名为“潼关怀古”,作者只是在“怀古”吗?请简要分析说明。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
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作者怎样的心境?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秋怀张可久为谁忙?莫非命。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
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请对曲中“我”的形象进行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张可久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6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这两首元曲都着眼于对统治阶级的揭露,请分别对比加以评析。
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①,归雁横秋②,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③,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
乌纱泛指帽子。
②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③金杯错落:酒桌土觥筹交错。
(1)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2)“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几句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3)“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课外练习】测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羼(chàn)永枸杞(qǐ)道行(héng)馄(hǘn)饨汗流浃(jiā徊)背B.籼(xiān)米腈(qíng)纶酩酊(dǐng)精髓(suí)箪食(shí)壶浆C.棕榈(1ǘ)谮(jiàn)言晕(yùn)车佣(yòng)金千钧一发(fā)D.挫(cuò)折确凿(záo)匕(bǐ)首胴(tóng)体扪(méng)心自问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安装精萃挖墙脚悬梁刺股B.发轫凑合大姆指死皮赖脸C.追溯旋律醮墨水洁白无瑕D.宣泄坐阵气轮机毫无二致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社会生活好比一本大书,需要慢慢地去品读,才能读懂其中蕴涵的道理,才能从中获得人生真谛。
B.要把爱心转化成行动,我们需要看问题,找办法,察效果,虽然错综复杂的事态总在阻挠这三步的实施。
C.毛泽东诗词是独具风格的艺术品,更是中国现代史上吐纳风云、评说春秋、飞扬情志的文化现象。
D.李零在其新作中指出,孔子是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与虎谋皮、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
4.下列各句中设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清洁的氢燃料熊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人的全耐发展并不是个孤立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始终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入与人的关系网络中。
C.尽管西方节日对中国近代节日的多样化产生了影响,但中国近代节舀的民族特性并没有消失,其内容、样式基本保留。
D.尽管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努力过,付出过心血,自己对这样的经历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之孙周令飞说:“鲁迅一度因政治需要被空洞化,如今,又被物质利益商业化。
”为了保护“鲁迅”,他正在申请注册“鲁迅”商标。
B.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C.在我国的古书山海经中也有极光记载。
书中谈到北方有个神仙,形貌如~条红色的蛇,在夜空中闪闪发光,它的名字叫"“烛龙”。
D.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凑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阅读理解(28分)6.(4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闲题吴西逸楚云飞满长空,湘江不断流东,何事离多恨冗?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
这首小令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回答。
7.(6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几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飑,爱杀江南。
(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2)古典诗歌的意境,有“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之分。
你认为此曲属于何种意境?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三、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8分)萤火一万年迟子建①在张家界的一天夜里,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
我朝一片茂密的丛林走去,待我发现已经摆脱了背后的灯火和人语时,一片星月下的竹林接纳了我。
②我拔开没膝的蒿草坐在竹林里。
竹林里的空气好得让人觉得上帝也在此处与我共呼吸,山涧的溪水声幽幽传来。
在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如果你想真正颌略风景的神韵,是非常需要独自和自然进行交流的。
③那是个朗朗的月夜,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竹林里无处不在的月光。
我很惧怕阳光,在阳光下我老是有逃跑的欲望,而对月光却有着始终如一的衷情,因为它带给人安详和平静,能使紧张的心情得到舒缓与松弛。
④眼前忽然锐利地一亮。
一点光摇曳着从草丛中升起,从我眼前飞过。
正在我迷惑不已时,又一点光从草丛中摇曳升起,依然活泼地从我眼前飞过。
这便是萤火虫了。
如果在我的记忆中不储存关于这种昆虫的知识有多好,我会认定上帝开口与我说话了。
我也许会在冥想中破译这种暗夜里闪光的话语。
⑤然而我知道这是昼伏夜出的萤火虫。
它在腹部末端藏有发光的器官。
这种飞翔的光点使我看到旧时光在隐隐呈现。
宣那颤颤飞动的光束不知怎的使我联想到古代仕女灿烂的白牙:亮丽的丝绸、中世纪沉凝的流水、戏院里垮琮的器乐、画舫的白绸以及沙场土的刀光剑影。
一切单纯、古典、经久不衰的物质都纷至沓来,我的心随之飘摇沉浮。
⑥萤火虫的发光使它成为一种神奇的昆虫,它总是在黑夜到来时才出现,它同我一样不愿沉溺于阳光中。
阳光下的我在庸碌的人群和尘土飞扬的街市上疲于奔命,而萤火虫则伏在安闲的碧草中沉睡。
它是彻头彻尾的平静,而我只在它发光时才消除烦躁,获得真正的自由。
因为它本身是光明的,所以它能在光明下沉睡,只有在黑暗中它才如鱼得水,悠游自如。
而哪一个人能申明自己是完全拥有光明的呢?我们曾被一些阳光下的暴行吓怕了,所以我们无法像萤火虫一样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沉睡。
我们睡着,可我们睡得不安详;我们醒着,可我们却又糊涂着。
萤火虫则不然,它睡得沉迷,醒得透彻,因而它能心无旁骛地舞蹈,能够在滚滚而来的黑夜中毫不胆怯地歌唱。
⑦月光下萤火虫的光束毕竟是微不足道的,能够完全照亮竹林的还得是月光。
然而萤火虫却在飞翔时把与它擦身而过的一片竹叶映得无与伦比的翠绿,这是月光所不能为竹。
萤火虫也在飞过溪涧的一刻将岩石上的一滴水染得泛出珍珠一样的光泽,这也是月光所不能为的。
⑧萤火虫忽明忽灭地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我确信它体内蓄积着亿万年以前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