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M物料:AOT物料;
料带上没有任何压痕,并且粘带与卷带的粘结部分
均匀平整。
问题物料
问题物料上存在大量的压痕。
压痕在各料槽中间,没有压在元件上
压痕在元件表面位置从以上两个厂家的物料来看,封装方式完全相同,但是从照片来看,不同的地方是问题的物料上面,有这些压痕应该是在卷带过程中,由于卷带太紧造成料带背面的圆孔所压而成(或有其他原因存在,需要ROHM和AOT的物料就没有这种现象。
抛料的产生过程:
这是上好物料的料架
粘带与卷带的剥离位置
这个位置是物料的吸取位置
在物料进给过程中,当物料进到剥离位置时,如果压痕位置在元件表面时,粘带就会对元件有一定的粘使在剥离过程中引起元件侧立,这时由于卷带上有压盖的原因,使物料被粘带粘起,当元件供给到吸着置时,由于表面没有压盖的限制,造成元件离开压盖的瞬间,由于元件表面压力的突然丧失,再加上卷带塑料材质,存在一定的弹性,从而导致元件跳出料槽,这时,吸着位置就没有物料可以吸附,从而造成的损失。
另外卷带也存在一定原因,问题的物料卷带与ROHM和AOT厂家的卷带也有所不同,如下图所示:ROHM物料卷带
问题物料卷带
抛料原因总结:
原因一:编带粘带表面有压痕存在
从以上过程分析,造成元件抛料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压痕。
如果在元件卷带时,不要将卷带卷的就可以避免元件跳件现象,从而减少物料损耗。
原因二:卷带表面有凹槽
卷带表面的凹槽,会影响到料架压盖不能将元件平稳的压在料槽中,在压盖压在料带上时,元件与压盖就容易在物料进给过程中,由于粘带剥离位置料架压盖上有一道很小的间隙,在这个间隙的位置,料槽造成立件。
带与卷带的粘结部分
这些位置的压痕,压在了元件表面,
元件料损主要发生在这些位置上。
压痕在元件表面位置的元件,被吸附在塑带表面。
是问题的物料上面,有很多红色圈内的压痕。
有其他原因存在,需要问题相关部门帮助分析。
)
元件立件后,会高出卷带表面,
就会对元件有一定的粘力,
起,当元件供给到吸着位
突然丧失,再加上卷带是
料可以吸附,从而造成物料
如下图所示:
红色平行线内存与外侧为一个平面。
红色平行线内侧低于外侧,形成一条凹槽。
带时,不要将卷带卷的太紧,避免压痕的出现,
料带上时,元件与压盖面仍存在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这个间隙的位置,料槽中的元件在粘带的粘力下,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