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好朋友
总结
与
反思
导 学案总第3课时
课题
2、金色的草地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掌握13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评价
方法
课堂提问、观察、交流等
教与学
重点
学习字词
教与学
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教法与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词语卡片
知识链接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法
指
导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课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评价
方法
课堂提问、观察、交流等
教与学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课前准备
挂图
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法
指
导
一 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 自读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3、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评价
方法
课堂提问、观察、交流等
教与学
重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与学
难点
理解课文大意。
教法与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二、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 “耍”
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4.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1 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知识链接
天都峰: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东南。黄山主峰之一,海拔1829米。属金字塔形角峰,奇险陡峻,为黄山诸峰之冠。沿磴道有童子拜观音、天上玉屏、仙人飘海、天桥诸景,以鲫鱼背最为险峻。峰顶平坦,石壁有“登峰造极” 大字石刻。极目云天,风光无限
教法与
学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预习任务:
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挂图或照片。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给生字注音:
耍 装 劲 绒 假 朝 些 钓 察 瓣 拢 掌 趣
(2)熟读下列词语,理解词意。
目标达成情况
课堂
小结
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作业
与练习
辩字组词
徒( ) 优( ) 以( ) 辩( )
陡( ) 犹( ) 似( ) 辫( )
B、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板
书
设
计
早上:绿色
金色的草地白天:金色
晚上:绿色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想一想,填一填
( )的老师 ( ) 的小鸟 ( ) 的服装
( )的粉墙 ( )的国旗 ( )的枝干
目标达成情况
课堂
小结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作业
与练习
板
书
设
计
我们的民祖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与练习
1、我会填空:
( )的花瓣 ( )的草地 ( )蒲公英
( )的天空 ( )的绒毛 ( )的朋友
2、我会辨字组词
拢( ) 耍( ) 劲( ) 掌( )
扰( ) 要( ) 经( ) 趣( )
板书
设计
金色的草地
钓 拢 耍 绒 瓣
总结与
反思
导 学案总第4课时
课题
1、金色的草地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2课时
学习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总
结
与
反
思
导 学案总第5课时
课题
3、爬天都峰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我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我会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3、我能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评价
方法
教与学
重点
学习生字词。
。
教与学
难点
预习任务:
1、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注音
坪 坝 戴 招 蝴 蝶 孔 雀 舞 铜 粗 尾
一.导入.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补充资料
目标检
测题
坪坝(bà)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凤尾竹
阿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信小乘教。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
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等地。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族支。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擅长种茶。多信小乘教。
山狸:野生动物名,即豹猫。
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法
指
导
摇晃(huàng)
目标达成情况
课堂
小结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与练习
坪坝(bà)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凤尾竹
摇晃(huàng)
板
书
设
计
我们的民族学校
景色优美
团结友爱 令人难忘、向往
欢乐祥和
总
结
与
反
思
导 学案总第2课时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教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