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管制程的检验规定

圆管制程的检验规定

圆管制程检验规定

加工制程

控制重点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检验频率

下料加工

1:检验管的壁厚是否达到标准,是否有壁厚偏差严重的问题。

2:检验管的外径尺寸是否符合,下料的长度是否正确,表面有无材质问题。

3:将其检验的结果记录于尺寸检验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5pcs 1:首检10PCS

2:每1000pcs检验1次

弯管 1:与模型板测试是否能够通过模型板,(如果没有模型板,用1:1的图纸比对检验)其弧度是否正确,是否因为回火不够造成的管的应力弹性变形其弧度不对。同时要注意在管折弯的过程中不得有拉伤管的状况。

2:管在折弯的过程中有无波纹,变形,夹伤产生,特别注意在折弯处的地方是最容易发生波纹的地方,用手感有否凹凸的问题,必要时进行抛光后,再进行检验其外表,确认是否符合标准。(所有的表面的不良的判定以抛光能否克服为基准)

3:将其检验的结果记录于加工制程检验记录表及尺寸检验报告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进行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10pcs 1:首检10PCS

2:每1000pcs检验1次

扩孔

攻牙 1:M22*1的牙纹是否能通过螺纹检规的测试,在加工过程中,发现GO/GO或NOT GO/NOT GO,必须用组合的配件进行检测是否有组装的不良。

2:牙纹是否的歪斜,乱牙,破裂的状况。

3:管的加工光洁度必须要好,不可有深的加工刀痕,管内不得有残留的铜屑,在端口部位不能有毛刺的现象。

4:注意加工时扩孔和攻牙的同心度问题。圆管在折弯后不能做到正圆度很好,必须进行校圆的工序进行调整其正圆度。

5:将其所有的检验结果记录于加工制程检验记录表及尺寸检验报告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进行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10pcs 1:首检10PCS

2:每1000pcs检验1次

焊接

1:起泡器采取内焊的方法,是否有残留的焊液在起泡器的内部底面或起泡器的牙纹上,焊接是否有歪斜的现象。同时量测起泡器座的深度是否在尺寸公差范围内,用配合的起泡器进行组装测试,其标准是无牙纹外露和旋转顺畅。如果是外螺纹的异型管要注意螺牙的深度尺寸,保持四周的高度尺寸一致。

2:同时注意在起泡器加工端面时注意不可偏斜。

3:注意检测管的出水的中心距和出水的高度。

4:焊接完成必须对于管的出水垂直度进行检测,查看出水是否有歪斜。

5:工厂必须100%的对焊接管类进行试气的测试,在检验过程中必须注意试气的机台是否工作正常,堵头是否正确。

6:连接部位的牙纹内部不能有残留的焊液,连接部位的止水的内径尺寸及深度必须在尺寸公差范围内,端口要有合适的倒角且端面要平,不能有深的加工刀痕迹和偏斜的现象,在尺寸发生问题时必须用组合的配件进行检测。另外止水口部位很容易出现加工的刀痕迹。

7:在焊接端保持与管平行,不能出现台阶的现象。

8:其检验的结果记录于加工制程检验表中及尺寸检验报告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进行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10pcs 1:首检10PCS

2:每1000pcs检验1次

表面 1:有无抛光无法克服的碰伤或夹具的夹伤,及其他的变形,波纹等。特别注意折弯部位的波纹问题。

2:在管内部不得有残留的铜屑存在。

3:其相关的检验结果记录于加工制程检验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50pcs 每批待抛光品 试气测试 1:对于管进行焊接后的试气测试。

2:将相关的检验结果记录于加工制程检验记录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20PCS 每批待抛光品

组合测试 1:用客人提供的组合的配件进行组装检测,是否有组合的不良。

2:将相关的检验结果记录于加工制程检验记录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10PCS 每批待抛光品

抛光制程

控制重点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检验频率

尺寸 1:在抛光过程中注意螺纹部分不能有损伤的现象。

2:对于管的壁厚进行检测,是否因为抛光过度造成管壁太薄。

4:将检验的情况记录于尺寸检验记录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批进料

表面 1:目视管的关键部光抛光无任何的砂痕,波纹,针孔,麻点或刮擦,特别是管的焊接部位不能有残留的焊液没有清除干净。

2:管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必须十分平滑,无任何针孔或刮擦,波纹,变形。

3:管的下表面和后表面必须十分平滑,无任何刮擦,波纹,(底/后表面可以允许1个小针孔)。

4:边缘部位必须保持其棱线,不能有抛光过度的塌陷,但不能有手感的刮手感。

5:起泡器口部不能有抛光过度的塌陷,要成圆弧,检验时用组合的起泡器进行配合,检视配合有否台阶问题产生。端面不能有加工的刀痕迹或抛光的砂痕迹及大针孔。连接部位也同样不能有抛光过度的塌陷。

6:管所有的表面不能有残留的抛光蜡。

7:将相关的情况记录于抛光制程检验记录表及表面检验报告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批进料

电镀,包装制程

控制重点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检验频率

包装 1:依照检验卡片仔细核对包装的贴纸印刷的字体是否正确,特别注意客人的料号是否有错误。

2:产品的包装是否依照检验卡片进行,查核实际的包装与检验卡片是否

一致,包装是否有松动,纸箱有无破裂,产品的包装是否依照正确的包装的方式进行,注意起泡器口朝向塑料袋的开口端方向。

3:检查包装的方式在运输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生碰撞,损坏产品,不能很好的保护产品。

4:当与检验卡片的包装不相符合时,必须将相关的情况反映到总部作确认。

5:相关的检验情况记录于电镀制程检验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抽样1箱。 1:首检1箱

2:每1000pcs检验1箱

表面 1:依照检验卡片的表面检验的要求,逐项进行S1,S2,S3,S4,S5的检验。

2:注意管的内部是否有残留的黄色电镀药水或残留水。

3:产品的表面是否有擦拭干净后进行包装。

4:检查工厂在下挂的时候有否将产品刮坏,特别是起泡器口和连接部位的牙纹有没有损伤。

5:注意产品发霉,气泡,白点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在一段时间才能够发现的,是一个非常隐患,重大的问题。

6:注意产品边缘棱角部位有否电镀的烧焦问题。

7:注意工厂工人在包装过程中的碰划伤问题。

8:将相关的结果记录于电镀表面记录表和电镀制程检验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20PCS 每1000pcs检验1次 尺寸 1:依照检验卡片的尺寸检验项目进行检验。重点是起泡器部位和连接部位的螺纹尺寸,并将相关的检验结果记录于尺寸检验报告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

10PCS 每2000pcs检验1次

试气测试 1:工厂对于焊接类的管必须进行100%的试气的测试,在起泡器口和铜环的焊接部位不能有漏气的现象。在试气时的水必须要干净,试气必须用堵头的方式进行,同时试气的参数气压,时间在我们规定的范围内。我们要不定时的用漏气的管进行检测试气机是否是正常的工作。

2:所有的检验情况记录与于电镀制程检验记录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5PCS 每1000pcs检验1次

组装测试 1:用配合的起泡器组装是否有牙纹的外露或组装不良,旋转不进的现象。

2:对于连接部位用客人提供的配件进行组装测试。

3:检测管的出水垂直度,不可以有歪斜的现象。

4:所有的检验情况记录与于电镀制程检验记录表中,必要时针对不良问题点拍照说明。 每次检验10PCS 每1000pcs检验1次

电镀膜厚/盐雾测试 1:用膜厚测试仪检验管的Ni,Cr的电镀膜厚是否符合。(Ni:12+/-2µm,Cr:0.3+/-0.05µm,)并将相关的结果记录于电镀膜厚检验报告单中。

2:用盐雾测试仪检验是否通过盐雾测试。并将相关的检验结果记录于盐雾测试记录表中。 2PCS 每批电镀品

说明:

1:在开始进行机加时必须确认好产品的尺寸后,方可通知工厂继续生产。

2: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品质问题,应针对问题点进行加大比例检检,并将相关的品质异常情况开立改善通知单,通知工厂改善,同时将相关的情况汇报总部及湖南办事处,对于重大的品质问题必须先报告湖南办事处作分析处理。(内容包括品质异常问题,工厂的改善方案)

3:对于不确定的表面不良问题,应先进行试电后进行判定其表面品质后再作出处理。

4:在工厂进行制程生产的过程中,要严格的监控工厂是否按照我们的检验卡片执行。

5:每批产品必须进行电镀膜厚和盐雾的测试检验。

6:焊接类的产品必须进行100%的试气测试。

7:相关的检验记录必须完整全面,真实的反映工厂制程产品的品质状况。

8: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检验卡片的不足要及时的提出作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