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文献综述

创新文献综述

不具备商业化的部分或全部条件: 市场上还没有足够的需求; 一些关键的投入或互补因素还不到位,以
致产品的生产或销售难以实现… (许多发明需要其他互补的发明和创新才能
在创新阶段取得成功。)
*持续性
克莱恩和罗森博格(1986)的著名观点:
实际上,大部分重要的创新在其生命周期中都经历了剧 烈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而且经常是完全改变了它们的经 济意义。在发明第一次导入后,其后续的改进在经济上可 能会比这项原始发明最初的获得要重要得多。
互补因素 技术 基础设施 资金 技能 组织/制度变革 ……
的三个主要方面:
创新项目根本的内在的不确定性; 创新需要快速进行,以防后来者跟进; 企业家为了实现目标需要与社会各阶层“抵制新方法”的
强大惯性作斗争并苦苦奋斗。
“熊彼特Ⅰ型”
创新就是对特定问题持新思路的个体企 业家和社会惯性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持续 斗争的结果,而且社会惯性具有(一部分) 内生性。
因此,我们所认为的单个创新,往往是包 含了许多相互关联的创新的漫长过程的结 果。(系统观点)
2、创新的分类
按“类型”分: 新产品 新的生产方法(工艺) 新的供应源 开辟新市场 新的企业组织方式
by熊彼特
产品技术:如何创造或改进产品的知识; 生产技术:如何生产产品的知识。
by施莫克勒(1966) 产品创新:产生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和服务;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系列新的研究中 心和研究部门成立,他们开始关注创新在 经济和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其中许多研究 机构都具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
与此同时,许多相关的期刊和专业协会也 出现了。
二、什么是创新
1、发明与创新 首次提出一种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想法? 首次尝试将该想法付诸实施?
提出想法VS实施想法 发生地点/角色承担者 时间差 持续性
对新观点和新方案保持“开放”态度
(进化逻辑——给定系统中的各种因素越丰富,它们的组 合形式就越多,就越能创造出更复杂、更高级的创新。)
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强关联——网络(开放性VS“群体思维”) 弱关联(保持调整发展方向的能力)
四、创新的系统属性
“尽管是流行的说法,但创新的旅程确实 是一个集体成就,需要来自公共和私营部 门的众多‘企业家’发挥各自的重要作 用。”
流程创新:对产生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的 改进。
埃德奎斯特等(2001)建议将流程创新进 一步划分:
技术流程创新
组织流程创新
按新技术相对已有技术的差异程度分:
“增量性”或“渐进性”创新
“根本性”创新或“技术革命”
Also by熊彼特
异议:渐进性创新的累积影响至少与根本性创新的影响一 样(如果不是更大的话)。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实现 根本性创新带来的经济收益,需要进行一系列渐进性改进, 毋庸置疑,大部分经济收益来自渐进创新与改进。
劣势:系统的结构可能会使企业忽视有潜
在收益的探索路径(与网络中的“群体思维”有相
似之处),并导致系统结构的“锁定”甚至
最终的解散。
——保持系统的开放

4、反向突出/瓶颈
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普遍存在很强的 互补性。如果在一个动态系统中,缺乏一 个重要的补充要素,或不能改进和发展, 这会阻碍甚至延缓整个系统的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熊彼特Ⅱ型”
创新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团队和大型组织中;
强调有必要对大公司中的“合作型”企业家精神 进行系统研究,但未能进行详尽分析。
*创新项目的不确定性
潜在收益 最相关的资源?最优选择? 潜在问题(如“路径依赖”,“外来发明
综合症”)
如何防止潜在问题的发生?
企业: “多元领导力”—能够包容各种对立性的观点 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 创新项目:
创新:文献综述
一、引言
创新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可以说,它的历史和 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似 乎存在一种固有的驱动力,它驱使着人类去探寻 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好方法,并且努力去实现。
尽管创新很重要,但在学术研究上却一直未得到 足够的重视。当然目前这一局面正在改观,近年 来关于创新的研究迅速增长,而且越来越具有跨 学科特性。
*发生地点/角色承担者
发明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比如大学里) 创新虽然也可能发生在其他组织(比如公
立医院)里,但主要还是发生在企业里。 为了将发明转化为创新,创新者的角色需
要负责组合各种必要资源(生产知识、技 能和设施,市场营销,分销系统,财务资 源等);这与发明者的角色存在很大区别。
*时间差
创新研究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创新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 域开始出现。
这期间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事件发生在1965年,即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中心的成立。 (有关创新的研究都是在其他研究名目下进行的, 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趋势。而该中心的主要研究 成果,即发现科学不仅仅是决定创新成功的诸多 因素之一,促成了创新研究领域的诸多变化。)
“创新发展的社会系统”
1、如何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创新?
基于技术的、产业的或部门的特征去描述 创新系统,但在不同程度上融入其他相关 因素,例如制度(法律、规定、规则、习 惯等)、政治进程、公共研究基础设施 (大学、研究机构、公共资源的支持等)、 金融机构、技能(劳动力)等。
关注空间范畴,并且使用国家或地区边界 来区分不同的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
by伦德瓦尔
区域创新系统
by布拉齐克
……
2、创新系统的连接机制
通过现有的连接,交流和互动的潜力是否 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在创新系统中是否应该建立潜在的连接, 从而在经济上获益?
3、创新系统与创新网络
优势:更具有“结构性”以及持久特征, 大多数时候按照被认为是有益的方向来推 动其内部的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
3、创新与模仿
首次商业化 复制并将其引入另一个环境(“技术转
移”) 模仿也可能导致创新!
许多经济上有价值的创新,都发生在产品或工艺扩散 过程中。(大量调整可能形成渐进性创新,还有可能涉及 到组织变革等)
——克莱恩和罗森博格(1986)
三、创新的形成
无法解释的偶然现象(“上天的恩赐”) 熊彼特首次提出反对,并强调了创新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