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练习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城镇登山步行道规划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7分)(1)在图上绘出M点地表坡面径流的流向。
(3分)(2)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6分)(3)分析甲聚落规模大于乙聚落的自然原因。
(4分)(4)比较L1、L2两条登山步行道方案的差异。
(4分)答案: (1)略⑵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起伏大。
⑶甲地较乙地:地势较平坦开阔;河流汇聚、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便于农耕;海拔较低、气温更适宜。
(4) L1线路较L2:线路长;坡度陡;造价大;沿途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较好;接近城区主要水源地,易造成水源污染。
2.(共19分)材料一: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及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广布。
材料二:湖南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湖南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
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三:2013年省会城市高温前三位排行榜(更新截至8月10日2时)城市天数今年以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长连续高温日数(出现时间)长沙50天39.7℃(8月9日)41天(0630-0809)(1)①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南部、西部、东部为山地丘陵,北部为平原;③地势西、南和东部偏高,中部和北部较低。
(每小点1分,共3分)(2)①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②湖南省水能资源丰富,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动力;③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④株洲处于铁路枢纽处,交通便利;⑤湖南省东部地区工业基础好;⑥技术先进。
(每小点1分,共6分))(3))①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技术导向型工业和轻工业;②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要向精加工和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④加大技术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⑤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达标排放;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每小点1分,共4分。
任答4点得全分)(4) ①夏季,长沙正午太阳高度高,昼长长,接受的太阳辐射多;②7、8月份,长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伏旱天气时间长;③副高势力强,长沙长时间降水少,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温度高;④长沙位于夏季风的背风侧,焚风效应明显;⑤工业发达,人口众多,排放的二氧化碳比较多,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明显。
(每小点2分,共6分。
任答3点得全分。
)3.(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10分)(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10分)(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34.(30分)⑴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⑵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
(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⑶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4.(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同时引发多种次生灾害。
材料二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请分析A、B两处等温线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10分)(2)简答日本地震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并从自然地理角度简析本次日本核危机对中国影响程度的大小。
(10分)(3)试评价日本发展核能、建核电站的区位条件,并说明对我国核电站选址的启示。
(10分)(1)A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B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4分)原因:①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此时是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A处气温较同纬度两侧地区高,B处较同纬度两侧地区低;②A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③B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6分)。
(2)海啸、核泄漏、山体滑坡、火灾等其中任选二例即可(4分)。
核泄漏产生的微粒主要是随大气环流和海水运动扩散,中国位于亚欧东部,太平洋西岸,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且流经该地区的日本暖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6分)。
(3)有利条件:日本常规能源短缺,且能源需求量巨大;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国家政策的支持。
不利条件:板块交界处,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质灾害多发,存在安全隐患;(回答3点即可得6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宜布局在常规能源缺乏、能源缺口大的地区;宜选址在地质稳定、安全隐患小的地区(4分)5.(14分)读材料完成。
材料一青海互助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的湟水谷地,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以长白葱、荷兰豆、娃娃菜、西兰花、花椰菜、西葫芦、紫皮大蒜及紫生菜等喜凉的特色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6万亩。
产品大量销往东部地区,并远销到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材料二湟水谷地位置示意图湟水谷地材料三:互助县和合肥气候资料(1990-2010年,单位:气温℃降水mm)(表二)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互助气温-7.4 -3.9 1.8 8.0 12.4 15.3 17.2 16.6 12.2 6.5 -0.2 -5.7 降水 1.2 2.2 7.0 19.0 43.0 59.2 88.2 74.0 54.4 20.5 3.9 1.2 合肥气温 2.6 4.5 9.1 15.9 21.3 24.9 28.0 27.6 22.9 17.2 10.7 5.0 降水35.9 50.4 77.7 78.9 94.9 155.2 161.8 119.6 74.6 69.2 52.9 24.1(1)根据材料简述互助和合肥的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互助的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均低于合肥。
温度:海拔、纬度、天气降水: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纬度(2)说出互助县反季节蔬菜生长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蔬菜生产的自然优势。
(8分)夏季,地处高原谷地光照—地处高原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水,夏季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黄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土壤肥沃;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地处高原,夏季气候温凉,适合喜凉作物生长;病虫害少,有利于发展特殊农业和生态农业一、读材料完成下题。
6.(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一场特大暴雨,这场暴雨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报道,7月21日至22日黎明,北京市平均降水量为170毫米,其中西南部最大降水量达460毫米。
材料二北京时间7月21日14时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1)分析此次北京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
(4分)(2)预防暴雨灾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7.材料一:图15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二:B 湖最高水位演变过程线(水位指水面的海拔,实线为最高水位,虚线为平均最高水位)(1)简述此日前后A 河和C 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及原因。
(4分) A 河水量大、流速快、含沙量大 C 河水量小、流速慢、含沙量小原因:A 河位于冷锋锋后,阴雨天气,且地势落差大,流速快,因此流水侵蚀强烈,含沙量大。
C 河反之。
(2)说出由A 到D 河段主要外力作用的变化及原因。
(4分) 由流水侵蚀变为流水堆积。
A 河段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明显。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到D 河段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
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变弱,携带的泥沙沉积。
(3)说出B 湖最高水位演变过程线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8分) 波动上升B 河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因此最高水位波动明显。
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含蓄水源能力变差,因此夏季洪峰变高。
由于湖区维护造田以及泥沙淤积,湖泊萎缩,因此夏季水位上升。
8.(30分)2013年5月,我国又一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中緬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
读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左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5等压线 河流 湖泊等高线 20050020010002001000500AB5005001002001005.01007.5 1010.0(1)甲河源头的补给类型是________,说明该补给类型补给水量变化的特点。
(8分)(2)根据乙地区某日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描述图中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0 分)。
(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对我国能源发展的意义,并列举管道建设对沿线地区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12分)9.材料一: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调水进京,重点解决华北地区的北京、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为城市供水的输水方式,一般有明渠和管道两种方式.多年实践证明,明渠输水方式在水质、损耗、管理以及冬季是否能顺利供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难以解决的缺陷。
(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原因(6分〕(2)指出受水城市为解决水资源不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4分)(3)简述京津地区明渠输水存在的缺陷。
(4分)(1)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1分)且降水集中于7、8两个月份(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的变化率大);(1分)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多、晴天多(或春秋季节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或降水量小于蒸发量);(1分)河流径流量较小,(1分)且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可以有效利用的水资源不足。
(1分)(从降水、蒸发和河流径流三个方面给分,共5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2)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1分)适当提高水价(实行阶梯水价);(1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1分)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耗水产业(关闭高耗水产业);(1分)加强污水处理能力(污水的再资源化)(1分)(从生活生产用水方面组织答案,共5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3)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明渠输水易受污染;(1分)纬度较高,冬季气候严寒,明渠输水存在冬季结冰冰冻问题,输水量可能无法保证;(1分)春季气候蒸发量大,明渠输水蒸发损耗较大;(1分)明渠输水管理难度大。
(1分)(从水质、水量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管理四个方面给分,共4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10.(1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