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抽屉原理》教案

六年级《抽屉原理》教案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授课人:姚宝华时间:20XX年4月2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第70-7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从具体问题情境入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事实中感知现象,把握规律,逐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抽屉原理,掌握至少数的方法,会用抽屉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表达和推理的能力,渗透平均分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模型思想。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抽屉原理,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至少”,构建模型。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游戏:抽扑克牌。

理解至少有2张是同一花色。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做了扑克牌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蕴含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原理——抽屉原理。

看到抽屉原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提出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抽屉原理。

二、解决问题,建构模型、
(一)教学例1,研究苹果数比抽屉多1的情况。

1.4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
师:顾名思义,抽屉原理和什么有关?
出示“把4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里,任意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你打算如何研究?
如果把抽屉和苹果拿来,多不方便啊。

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模型代替,请大家用长方形代替抽屉,用圆代替苹果画一画,看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学生画草图。





(1)观察每一种方法,抽屉里最多放几个苹果?
(2)最多的这几个抽屉最少放了几个?
(3)最少两个,还有的超过2个,我们还可以怎么说?(至少两个)
(4)用自己的话说说,把4个苹果放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会存在什么现象?
教师小结:把4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2个苹果。

2.5个苹果放4个抽屉
师:那把5个苹果放进4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几个苹果?你能根据刚才的经验猜一猜吗?
学生猜想、小组验证。

交流小组验证情况。







(1)用列举法进行验证的小组先进行汇报交流。

(2)用假设法进行验证的小组再进行汇报交流。

将这种方法与列举法进行比较,使学生意识到任何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师:为什么这种方法就能说明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课件演示:假设先把这5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抽屉里,每个抽屉放一个,还余一个,再把这一个任意放进一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

教师小结: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假设法,它蕴含了平均分的思想,用这种方法能使我们很快找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的苹果数。

(如果没有出现假设法,教师要从列举法中进行引导,使学生感受到假设法的一般性。


3.概括规律
(1)师:那把6个苹果放进5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几个苹果
呢?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分法。

谁来说?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看来,用这种平均分的思想来考虑问题确实比较简便。

(2)那把7个苹果放6个抽屉,至少放几个?为什么?
(3)来个更大的,100个苹果放99个抽屉里呢?
师:怎么说的那么快?是不是发现什么规律了?
那如果用n来表示抽屉数,苹果数怎么表示?那这个规律可以总结成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出:把n+1个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二)教学例2,构建公式模型求解“至少数”,抽象出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苹果数比抽屉数多1的情况,如果多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个苹果?
(1)把5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里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看看每个抽屉里至少放几个苹果。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分一分。

全班交流
师:你能试着用算式表示出想的过程吗?算式中每一个数表示什么?
5÷2=2……1 2+1=3
(2)把5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里
如果学生形成两种意见,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把余数再分开放,才能保证至少有几个,也就是抽屉里的苹果个数要比平均分得的个数多1。

5÷3=1……2 1+1=2
(3)构建模型
学生列式计算:把7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把7个苹果放进4个抽屉、把9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的苹果数。

提出问题:观察算式,你发现怎么求至少数?——商加1
师:用m来表示苹果数,用n表示抽屉数,如果m÷n=k……c(c不等于0),那么总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多少物体?
为什么c不等于0?
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把m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里,如果m÷n=k……c(c≠0),那么总有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有k+1个物体。

三、运用模型,解释应用
师:抽屉原理由19世纪的数学家狄利克雷最早提出。

抽屉原理看似简单,但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在解决时关键是要看清把什么看作抽屉,把什么看作物体。

1.鸽舍原理:出示题目,先提出问题:把什么看作抽屉,把什么看作物体?然后引导分析。

(鸽巢原理)
2.扑克牌问题:还记得我们课前玩过的扑克牌游戏吗?从52张扑克牌种任意抽出5张牌,为什么老师说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呢?把什么看作抽屉,把什么看作物体?
3.学生出生月份:在我们班中,至少有几人的出生月份相同?把什么看作抽屉,把什么看作物体?
学生求出至少数后全班交流。

4.拓展阅读:关于抽屉原理的古代记载。

(宋代《梁溪漫志》)
5.小结:为什么要研究抽屉原理呢?
四、揭示本质,余味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然后利用抽屉原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个抽屉原理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一种模型,就像数学家说的那样:解决数学问题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构建模型。

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我们研究的脚步却不能停止,如果把无限个物体放进有限个抽屉里,抽屉原理又该如何描述呢?它有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