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
3、湿毒下注证 • 证候:脚湿气足部密集部红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 方药:萆薢渗湿汤合五神汤加减。若足部 红肿湿烂严重,加蒲公英、紫花地丁。
八、外治疗法
1、头癣用拔发疗法。 • 方法:剃去病发,以0.5%明矾水或肥皂水 洗头,然后在病灶处厚敷癣药膏如5%~ 10%硫黄软膏、雄黄软膏等,用薄膜盖上, 包扎或戴帽固定。 • 每日1次,连用1周后,用镊子拔除病灶处 病发,继续涂癣药膏治疗,连续2~3周。
5、花斑癣
• 密陀僧散外用,干扑患处或醋调搽患处。 • 2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酊外擦,每日2~3 次,皮损消退后继续用药1~2周,以防止 复发
九、预防和调护
1、注意个人、家庭及集体卫生。对幼儿园、 学校、理发室、浴室、旅店等公共场所要 加强卫生管理。
2、对已有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治疗, 巩固疗效。对患癣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以消除传染源。
3、要针对不同癣病传染途径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 白秃疮、肥疮患者要注意理发工具及患者梳、帽、 枕巾等的灭菌; • 脚湿气患者要注意保持足部干燥,勿与他人共用 洗脚盆、浴巾、鞋袜等,鞋袜宜干爽透风,并经 常洗涤、曝晒; • 圆癣、阴癣、紫白癜风患者的内衣、裤、床单等 要常洗换、曝晒,并宜煮沸消毒。
三、临床表现—手足癣
1、损害好发于手掌足柘以及趾间,亦可波及手、足 背及腕、踝部。 2、急性期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和水疱。慢性损害表 现为鳞屑、角化,皮肤粗糙增厚,易发生皲裂。 发生在足趾间,特别是4-5趾间,常表现为浸渍、 糜烂。
3、皮损中心向愈,边缘活动,逐渐向四周扩展。
4、糜烂型足癣常因抓破而继发感染。表现为 趾间皮肤糜烂,大量渗液,甚至化脓、渗 血,足趾红肿。 • 自觉瘙痒、灼痛,足部有特殊臭味。 • 可致足背、小腿丹毒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谢谢!
四、诊断要点
1、白秃疮:头皮圆形灰白色鳞屑斑,有断发 根、菌鞘,真菌检查阳性。
2、肥疮:头部黄癣痂,鼠尿臭味,永久性秃 发,真菌检查阳性。 3、鹅掌风:一侧手部皮肤脱屑、干燥,真菌 检查阳性。
4、脚湿气:足部小水疱、脱屑、趾间糜烂, 瘙痒,真菌检查阳性。
5、油灰指甲:甲板增厚、破损、变色,真菌 检查阳性。 6、圆癣、阴癣:环形皮损,边界清楚,真菌 镜检阳性。 7、紫白癜风:多汗部位,淡褐色或淡白色小 斑片,真菌检查阳性。
二、病因病机
1、中医认为:本病由生活、起居不慎,感染虫毒, 复因风、湿、熱邪外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 致。 2、西医认为本病由真菌感染引起。体、股、甲癣由 表皮癣菌引起,该菌有嗜角质,喜温热,喜潮湿 的特性。首先侵犯足部,其次手部、股部,再次 侵犯躯干、四肢。 • 头癣由毛癣菌所致; • 花斑癣由马拉色菌所致。
• 4、体股癣 • 圆癣可选用1号癣药水、2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 酊外搽,每日2次。
• 阴癣发生部位皮肤薄嫩,不宜用刺激性过强的外 用药,可用稀释的癣药水外搽,每日2次。 • 皮损糜烂,有渗出者,治宜清热解毒、燥湿收敛。 常用苦参、黄柏、百部、地肤子、土槿皮、白矾 等煎汤,待凉后湿敷外洗,每日2次。
2、手足癣 • 糜烂型:中药煎汤浸泡外洗。常用药:苦 参、白鲜皮、黄柏、大黄、土槿皮、半边 莲、枯矾等;次以枯矾粉外撒,每日2次。 • 水疱型:癣药水外涂,每日2次。可选用1 号癣药水、2号癣药水、复方土槿皮酊等。
• 角化脱屑型:用鹅掌风浸泡方浸泡患处; 或用雄黄膏外搽,每日2次。
• 3、甲癣 • 每日以小刀刮除病甲变脆部位,然后用棉 球蘸2号癣药水或30%冰醋酸浸渍,每次半 小时。注意保护周围皮肤。 • 若同时患鹅掌风,用鹅掌风浸泡方浸泡患 手,每次浸泡1~2小时左右,每日1~2次, 连续7天。 • 白凤仙花加明矾捣烂敷病甲上,封包,每 日换药1次,直至新甲长出。
体、股癣
三、临床表现—甲癣、花斑癣
1、甲癣表现为甲板增厚变脆,甲下碎屑堆积, 可出现甲分离,甲板破坏。 2、花斑癣好发于前胸、上背、腋窝、颈部等 多汗部位,为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圆形 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片,棕褐色或白色, 附有少量糠皮样细屑。
三、临床表现—体股癣
• 体癣好发于面颈、躯干及四肢近端;股癣 发于股内侧及臀部。 • 表现为环形红斑,表面有鳞屑,边缘有丘 疹、丘疱疹,逐渐扩展,中心有自愈倾向。
癣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 段行武
一、概述
• 癣是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 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
• 根据发生部位和皮损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白秃疮、肥疮;鹅掌风;脚湿气;紫白癜风;圆 癣;阴癣;甲癣等。
• 具有传染性,易感性因人而异,亦与以下因素有 关:⑴皮肤受损伤;⑵衣服、鞋袜不透气,吸水 性差;⑶肥胖或糖尿病患者;⑷免疫缺陷;⑸长 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抗生素。
五、实验室检查
• 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
• 白秃疮滤过紫外线灯下见亮绿色荧光。 • 肥疮滤过紫外线灯下见暗绿色荧光。 • 紫白癜风滤过紫外线灯下见黄色荧光。
六、鉴别诊断
1、白屑风(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青年。头部白色 糠秕样鳞屑,伴头顶头发细软稀疏脱落,无断发, 无传染性,真菌检查阴性。
2、白疕(银屑病):皮肤浸润性红斑,表面覆盖较 厚的银白色鳞屑,皮损处的头发呈束状,无断发。 3、油风(斑秃):头部圆形脱发,患处头皮光亮无 鳞屑,无断发。
七、辨证论治
1、风毒血燥证 • 证候:白秃疮头部白色鳞屑斑,蔓延浸淫, 毛发干枯易折断脱落,断发参差,瘙痒剧 烈,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 治法:祛风杀虫,润燥止痒。 • 方药:消风散加减。瘙痒甚加白鲜皮、地 肤子。
2、湿毒上壅证 • 证候:肥疮黄痂黏着,头皮潮红,糜烂溢 脓,瘙痒不堪,头发斑剥脱落;伴口渴咽 干,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化湿,祛风解毒。 • 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瘙痒甚者,加苦 参、白鲜皮;黄痂臭秽明显者,加黄柏、 茵陈、蒲公英。
4、手足部湿疮(手足部湿疹):常对称发生, 有丘疹、糜烂、流滋、结痂、脱屑、角化 肥厚等多形性损害,瘙痒,无传染性。其 中对称性发病、及真菌镜检阴性是主要鉴 别点。
• 5、掌跖角化病:多自幼年即发病,手掌有 对称的角化和皲裂,无水疱等炎性反应, 真菌检查阴性。
6、风热疮(玫瑰糠疹):初起的母斑应与圆 癣相鉴别,好发于躯干或四肢近端,为一 个淡红色或玫瑰红色的圆形斑片,上覆糠 秕样鳞屑,真菌检查阴性。 7、白癜风(白驳风):发无定处,为纯白的 色素脱失斑,其间毛发亦可变白、无季节 变化。
三、临床表现—头癣
1、白癣多发于学龄儿童,圆形或类圆形覆盖 灰白鳞屑斑片,呈卫星状分布,皮损部头 发在距头皮3-4mm处折断,病发根部包绕 白色鳞屑形成的菌鞘。
2、黄癣好发于儿童,蝶形黄痂,中心有毛发 贯穿,发无光泽,痂下糜烂面,有鼠尿臭。 病变部位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片黄痂。久 之可破坏毛囊形成永久性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