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4社会学概论

2013.4社会学概论

单选题1. 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分工B.失衡C.合理性D.秩序2. 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A. 社会事实B. 社会行动C. 社会D. 社会关系3. 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代表人物是()A. 伽达默尔B. 瑞泽尔C. 狄尔泰和韦伯D. 涂尔干4. 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2012.7真题A. 文化元素B. 文化集丛C. 文化特质D. 文化模式5. 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这种角色是()A.开放性角色B.自致角色C.规定性角色D.表现性角色6. 社会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为了()A.培养社会合格成员B.人的现代化C.人的全球化D.人的国际化7. 暗示者通过说反话或过分夸大,对被暗示者造成相反结果反应称为()A. 直接暗示B. 间接暗示C. 反暗示D. 自我暗示8. 以个人进出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可以分为()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C.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D.过程形态和结果形态9. 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且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是()A. 扩大家庭B. 核心家庭C. 主干家庭D. 联合家庭10. 邻里群体的结成是以()为基础的。

A. 血缘B. 业缘C. 姻缘D. 地缘11、在组织控制中,对正在实际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这一过程被称为()2010.7真题A. 沟通控制B. 预先控制C. 反馈控制D. 现场控制12. 在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中,被称为“人本主义”和微观取向的理论是()A. 功能论B. 冲突论C. 互动论D. 结构论13.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这种劳动类型是()A. 具体劳动B. 抽象劳动C. 体力劳动D. 脑力劳动14. 炫耀性消费理论是由()提出的A. 鲍德里亚C. 凡勃伦D. 涂尔干15. 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经济生活功能B. 社会参与功能C. 社会保障功能D.社会控制功能16.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由于其被殖民的历史,常常在原城市中心区以外,还会出现外国商业区构成第二个城市中心,其周边则居住着外来殖民者以及本地的上层社会。

这反映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A. 同心圆理论B. 扇形理论C. 多核心理论D. 类型学理论17. 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类型学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2009.4真题A. 韦伯B. 滕尼斯C. 林德D. 伯杰斯18. 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被称为()A. 过度城镇化B. 滞后城镇化C. 逆城镇化D. 同步城镇化19. 关于城市群研究的区域整体发展理论是由()提出的。

A. 霍华德B. 芒福德C. 柯布西耶D. 戈特曼20. 费孝通早年在江村“调查时就感觉到了有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的存在,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

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具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他把这种社会实体称为()A. 小城镇C. 集镇D. 建制镇21. 一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是()2012.4真题A.代内流动B.自由流动C.垂直流动D.竞争式流动22. 美国社会学家K.戴维斯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A. 进化论B. 符号论C. 冲突论D. 功能论23.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个体手工业者、个体工商业者和资本家这三个阶级,也消灭了传统的雇佣工人阶级;而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相关制度安排,则重新造就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阶层和雇工阶层。

这种社会流动的机制属于()A. 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的社会流动B. 制度安排与先赋因素、自致因素混合导致的社会流动C. 制度安排抑制先赋因素或自致因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D. 制度安排中的某些漏洞或偏向,被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而导致的社会流动24. 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这种方式是()A. 形式主义B. 创新者C. 退缩主义D. 反叛25. 下列手段中属于制度化社会控制的是()。

A. 习俗控制B. 宗教控制C. 道德控制D. 社会舆论监督26. 社会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都是人的社会化的失败,个人的社会化结果违背了社会的道德期望,因此,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在于加强社会对个人的道德教育。

这种对社会问题的解释是()A.社会病理学B.社会解组理论C.价值冲突理论D.社会建构理论27. 缓解和解决我国当代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 发展科学技术B. 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8. 导致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A.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B. 历史因素C. 地区发展不平衡制约D. 制度政策影响29. 美国学者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中的研究属于( ) 2012.7真题A. 模式变项论B. 信息社会论C. 后工业社会论D. 风险社会论30. 全球化发展的萌芽阶段从()A.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B.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D.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现在多选题1. 下列关于文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文化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B.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或衍生出来的C.文化是群体共享的D.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和创新过程E.两种文化的接触通常是发生文化冲突,不会发生文化融合2. 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主要功能有()A. 规范性行为功能B. 经济生活功能C. 精神生活功能D. 教育功能E. 抚养、赡养功能3. 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有()A. 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B. 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C. 社会结构相对简单D. 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E. 城市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4. 刑法这一社会控制方式属于()A.制度化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积极控制E.消极控制5. 以下选项中属于偏差性社会问题的有()A. 酗酒问题B. 自杀问题C. 人口问题D. 抢劫问题E. 民族问题简答题1. 简述文献法的优缺点。

2. 简述科层制组织存在的问题。

3. 简述社会网络的特征。

4. 简述社会控制的特点。

5. 简述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材料题1.上海市的一位陶姓女工被闸北区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

据报道,这位女工前一段时间假冒企业名义在社会上集资,以到期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为诱饵,骗得一些市民共计两万余元的钱款。

根据报纸上的介绍,这位女工之所以进行金钱诈骗,既不是为了自己挥霍,也不是用于自己的正常消费,而是为了给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提供赞助。

其目的是为了儿子在学校中可以得到老师的热心照料和重点辅导。

——上海《生活周刊》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社会角色的相关理论,分析陶姓女工诈骗这一事件。

答案:(1)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任何社会角色总是与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相联系的,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2)社会角色的扮演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必须经过人和某种规范的认可才能扮演。

也就是说,要进行角色确定,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进而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该角色。

(3)陶姓女工在确定自己是孩子的母亲这一角色上不存在问题。

但是在非法集资这一问题上,陶姓女工没有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即出现了角色确定不当,从而出现了违法事件。

(4)陶姓女工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出现了角色失调现象,犯了角色不清的错误。

即陶姓女工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从而导致了角色失败。

知识点:第4章论述题1. 联系实际论述当代中国家庭功能的变化2. 论述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答案:1、答案:C知识点:第1章难度:32、答案:B知识点:第2章难度:23、答案:C知识点:第2章难度:44、答案:B知识点:第3章难度:35、答案:C知识点:第4章难度:46、答案:A知识点:第4章难度:37、答案:C知识点:第5章难度:38、答案:C知识点:第5章9、答案:B知识点:第6章难度:310、答案:D知识点:第7章难度:311、答案:D知识点:第7章难度:412、答案:C知识点:第8章难度:313、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414、答案:C知识点:第8章难度:315、答案:A知识点:第9章难度:316、答案:C知识点:第9章难度:317、答案:B知识点:第9章难度:318、答案:A知识点:第10章难度:319、答案:B知识点:第10章难度:420、答案:A知识点:第10章21、答案:A知识点:第11章难度:322、答案:D知识点:第11章难度:523、答案:A知识点:第11章难度:424、答案:C知识点:第12章难度:425、答案:B知识点:第12章难度:326、答案:A知识点:第13章难度:327、答案:C知识点:第13章难度:328、答案:A知识点:第13章难度:429、答案:B知识点:第14章难度:430、答案:A知识点:第14章难度:3二、多选题1、答案:ABCD 知识点:第3章难度:32、答案:ABCDE知识点:第6章难度:33、答案:ABDE知识点:第9章难度:34、答案:ACE知识点:第12章难度:55、答案:ABD知识点:第13章难度:4三、简答题1、答案:文献法的优点:(1)文献法的资料信息恒存不变;(2)文献法的费用较低;(3)文献法可以研究其他方法不可及的历史现象;(4)文献法适于作纵贯分析。

文献法的缺点:(1)许多文献资料的客观真实性难以考证;(2)受隐私和保密等限制,相关资料不易获取;(3)部分文献缺乏标准化的资料,难于编录和比较分析。

知识点:第2章2、答案:(1)形式主义。

科层制强调组织成员应严格照章办事,然而过度的照章办事也会产生形式主义的弊端,即组织成员将把照章办事本身视为首要的甚至唯一的行动准则,而真正的组织目标反而不被人重视。

(2)繁文缛节。

科层制强调组织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各种交涉应具有正式性,通常要求以公文的形式或特定的仪式来进行,由此会产生繁文缛节的弊端。

(3)用人困境。

科层制虽然强调依才能录用职员,但同时按规章给予晋升的机会,这就会产生源于“彼得原则”的用人困境问题。

(4)人情味欠缺。

科层制要求组织成员在办事过程中应去除个人的思想情感对组织事务的干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