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自考题-14_真题-无答案

社会学概论自考题-14_真题-无答案

社会学概论自考题-14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第一位学院派社会学家是______A.涂尔干 B.斯宾塞 C.萨姆纳 D.达伦多夫
2. 整合指的是系统必须通过社会控制保持内部成员的相互协调一致,使得系统保持为一个整体。

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______A.经济子系统承担 B.社会共同体子系统承担 C.政治子系统承担 D.文化子系统承担
3. 作为社会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社会学家是______A.许仕廉 B.吴文藻 C.费孝通 D.孙本文
4. 社会学回答社会“将会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______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5. 被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为“社会调查支柱”的是______A.问卷 B.实地研究 C.分析 D.询问
6. 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A.问卷访谈B.实地研究 C.定性分析 D.定量分析
7. 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的是______A.妥协忍让B.公平正义 C.文明礼貌D.和平共处
8. 将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的美国心理学家是______A.乔治·赫伯特·实德 B.伊恩·罗伯特 C.E·弗罗姆 D.E·埃里克森
9. 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可称文化元素的是______A.文化特质B.文化集丛C.文化细胞
D.文化个体
10. 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动是______A.竞争 B.交换 C.付出D.调适
11. 由于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属于较为稳妥和保守的方式,也是解决非抵抗性冲突的主要方式是______A.拳斗 B.容忍 C.权变 D.和解
12. 现代公民型的各类社会团体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各类行业协会、社区共同体等法理型社会资本属于______A.民间社会资本 B.**型社会资本 C.异质性社会资本 D.乡土型社会资本
13. 以______为单位来核算人们生活的收入和支出,是社会消费的一个基本特点。

A.个人 B.夫妻 C.子女 D.家庭
14. 传统的中国家庭中,______是家庭最主要的功能。

A.劳作 B.抚养子女 C.赡养老人D.生育
15. 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这是指______A.组织决策B.组织沟通 C.组织控制 D.组织冲突
16. 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就是______A.组织决策B.组织沟通 C.组织控制 D.组织监督
17.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斯奇提出的理论是______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超“X”理论
18. 既是科技创新和观念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的是______A.劳动 B.教育 C.实践 D.工作
19. 以下关于制度化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伊利奇关于制度化教育的观点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B.制度化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曾经作出了不容否认的贡献 C.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其固有的内在矛盾使它的积极作用日渐下降 D.导致出现手段与目标相背离的悖论
20.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发表的______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

A.《经济与社会》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 D.《中等市镇》
21. 在社区发展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最著名的事件是______A.乡村建设运动 B.社区建设运动 C.圈地运动 D.社区睦邻运动
22. 目前发展中国家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是______A.越南 B.巴西 C.泰国 D.智利
23. 1980年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城镇建设方针不包括______A.控制大城市规模 B.积极发展大城市 C.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D.积极发展小城镇
24. 社会分层的实质是______A.政治地位不同的人群的划分 B.经济地位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划分 C.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 D.体质形态不同的人群的划分
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所谓“超工业化”导致的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的转移,这样的社会流动称之为______A.自由流动 B.结构式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26. 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就是对______予以控制和协调。

A.社会成员心理 B.社会规范 C.社会成员间的社会关系 D.社会秩序
27. “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里强调的是______A.制度化控制 B.宏观控制 C.消极性控制 D.内在控制
28. 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对约束个人的行为失去效力,社会既不能提供给人们以预期的奖赏和回报,也不能对违规的行为以惩罚,称为______A.社会失范 B.社会失控 C.社会解组 D.社会建构
29. 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表现为势能转换成动能,其能量积累或转换少则几天、数月,多则几年,甚至百年、千年之久,通常不易为人们所直接察觉。

这体现的自然灾害的特征是______A.恶劣性 B.突发性 C.有限性 D.潜在性
30. 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是______A.生产机制B.工作机制 C.需要机制 D.利益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定量方法的是______A.实地研究 B.非介入性研究 C.问卷调查 D.实验方法 E.德尔菲法
2. 从情感的意义方面来讲,现代家庭的核心功能是______A.提供感情 B.养育子女 C.陪伴关系 D.彼此在经济上的扶持 E.赡养老人
3. 现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的特点有______A.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 B.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C.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D.人际互动趋向感性化 E.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4. 当代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有______A.戴维斯 B.莫尔 C.布劳 D.邓肯 E.达伦多夫
5.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______A.普遍性 B.特殊性 C.复杂性 D.群体性 E.多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
1. 简述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2. 简述家庭结构的类型。

3. 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失业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4. 简述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

5. 简述社会变迁的内容。

四、材料题
在中国,家庭养老既是一种悠久的传统,也是一个古老的制度。

“父母在,不远游”。

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是合二为一的。

据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全国城乡老年人口家庭类型均以三代户所占比例最大,大约占全部老年人口家庭的50%。

1987年的调查还表明,老年人与子女共居的比例高达80%。

而据90年代初中国年龄科研中心有关“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中国约有70%的老年人与子女及配偶或其他亲属同住。

1990年四普时城乡合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生活在单身户和一代户中所占比例为25.6%。

据1992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12个省市的一份调查,老人中一代户的比例,城市达到41%,农村达到43%。

另外,中国家庭结构正趋向核心化和小型化。

1982年到1990年两次普查之间,家庭户规模从4.3人/户降到3.97人/户,到199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平均家庭户规模降到3.9人/户。

1990年核心家庭占家庭总数的67.31%,其中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完全核心家庭占57.81%,比1982年增长4.92个百分点。

1982—1990年核心家庭的主要变化趋势就是向父母双亲核心家庭靠拢。

三代与三代以上的直系家庭占家庭总数的17%,是仅次于核心家庭的重要家庭类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的家庭还出现了以下两种现象;一是许多家庭有人口外流或外迁现象,子女不在身边,出现了空巢家庭;二是大多数家庭子女婚后不与父母同住。

对我国14省市的一项调查表明,2/3的农村青年婚后一二年都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

生育率下降使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

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家庭?
2. 家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3.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家庭的基本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五、论述题
1. 联系实际论述社会网络的涵义、特征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试述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