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
开题论证报告
大丰区南阳中学主持人:吴洪宇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国智造”的关键是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发展到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的必然趋势,它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

面对现代社会的需求,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于2006年12月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我国教育部2014教基[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高中地理课程新标准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地图技能是地理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就高中学生地理图表阅读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发展学生地理图表素养与学习中图表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实践价值
基于核心素养的图表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了现实案例。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揭示当前高中学生图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图表阅读能力提供实践依据及具体的培养途径。

(3)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一是视角选取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二是培养模式思路选择以体现学生为本的自主、探究式模式。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基础地理教育蓬勃发展,各国纷纷推出了核心素养的理念。

钟启泉指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基于地理空间视角下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这六大方面。

”汤国荣也指出,从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地理核心素养应包含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

他把地图技能放在第一位进行了探讨。

中学地理课程中的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应是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

基于上述等等国内外研究,高中地理地理教学关注学生图表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发展了学生的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1)课题的界定
研究对象:2015年秋季入校高一新生和现有在校高二学生。

核心素养:2013年2月,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提出,核心素养在基
础教育阶段尤其重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综合学术年会上人教社韦志榕教授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

图表阅读能力:学生对地理图表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分析、运用的能力。

(2)研究的假设
高中学生对地理图表兴趣不浓、地理基础薄弱、思维能力的差距等,导致学生图表阅读能力的不足。

构建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图表阅读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提出图表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建立一个基于核心素养体系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高效的图表阅读能力培养模式。

(2)研究内容
(1)对目前高中生地理图表阅读能力的现状调查并进行分析。

(2)制定学生图表阅读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3)在教学中展开图表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
四、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研究中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的理论指导。

2、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读图、用图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个案法:通过学生读图的个案研究,形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

4、总结归纳法:根据教学实践提供的数据,分析研讨探索学生读图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
主要工作:收集有关信息,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选定了研究方法,进行了前测调查,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

(1)、选择和论证研究课题。

(2)组建课题组成员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新动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

(3)开展“南阳中学高中生地理图表阅读能力情况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4)、设计研究方案。

2、实施验证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0月)
主要工作:制定、修改完善课题方案,制定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
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对全过程进行记录、收集处理有关资料,形成了阶段报告和论文。

在实施验证阶段过程中,课题研究主要以地理课堂教学作为平台;以“专题研究、课堂研讨课、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教学设计、学生个案记录”等作为形式;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标尺。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全程记录,在反思中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中提炼成果。

3、总结结题阶段总结(2016年10月——2016年11月)
主要工作:材料整理归类,形成总结报告,撰写经验论文,进行结题验收。

主要表现为:
(1)、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综合性研究成果。

(2)、组织对研究成果的检测工作。

(3)、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4)、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预期成果呈现形式:课题研究调查报告、经验论文汇编、典型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

(二)预期成果
1. 理论成果:①探索学生读图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②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③让师生在互动中不断创新,达
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2.实践成果: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读图意识和能力得到增强。

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以教学带动研究,以研究来促进教学。

③提升了学校的层次,发展了学校。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的实践价值: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探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的图表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保障措施:
课题组部分成员参加过多个课题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参加课题组的老师均为学校地理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科研研究能力,并都长期奋斗在学校教育第一线上,并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进修,努力学习理论,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多篇论文发表。

使本课题的研究有了很好的理论基石。

课题研究过程中加强对本课题实验的管理,做到研究人员职责分明,分工合作,相互促进。

确保研究的规范化,及时进行小结,记录完备,资料完整。

加强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提高研究的质量。

不同阶段,用不同方式评价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通过综合、反馈、分析,形成图表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总结
八、课题组成员与分工
组长:吴洪宇副组长:卢燕
成员:刘海署杨卫明智通艺唐文娟
分工:
吴洪宇:组织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结题工作和课题推广工作,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卢燕:协助组织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结题工作和课题推广工作,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其他成员主要职责:设计、修正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按课题设计开展研究工作,记录研究过程和变量情况;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材料,并进行自我总结;按时参与有关的会议,及时上交有关实验总结文字材料。

时间保障:每月双周星期三下午安排为课题讨论会,形式多样,如:中心发言,每个教师都要针对一个问题发言一次;论文交流、案例交流等。

每月进行阶段总结,布置下一月具体研究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