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高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杨志
来源:《学生之友·创新教育》2019年第01期
摘要:本文立足高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从化静为动,激发学生读图兴趣;图表结合,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结合实践,锻炼学生画图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教学策略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区域认知素养在高中的教学中越发重要,而地图作为一种认识区域的有效方法也随之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往往发现学生的读图能力相对不足,这既有中考科目不同,初中教学不一定重视区域地理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策略不当的原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关键点,也成为所有一线地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化静为动,激发学生读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图的教学也是一样。
与文字相比,图片本身就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更加易于接受。
但地图的阅读需要一定的门槛,并非简单的图片,而小学和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相对缺失也为高中地图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以地图本身为吸引力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以更加有趣的形式展现地图。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提供了丰富的地理数据,当然也提供了多种地图形式,而利用动态地图,教师不仅能锻炼学生多时间角度看待区域能力,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提供先决条件。
例如在“气压带与风带”这一节,教师即可以向学生展示动态的“三圈环流”,以动态的地图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兴趣,然后再以动态的三圈环流移动讲述全球气压带和分带的季节变化规律。
在讲述了基础知识后,教师便可以引入例子:北欧本身工业并不发达,但其酸雨问题却非常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以此考查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也能很快地猜测到这是风导致的,并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其来源为北美。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以Windy实时风力动态地图向学生讲解問题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这样,通过
动态地图的运用,教师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读图能力的培养中踏出坚定的第一步。
二、图表结合,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在地理的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一点是锻炼学生从地图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更加习惯接受文字信息,对地图信息的提取并不擅长,即使强行提取,也缺乏一定的结构,条理散乱,且关键信息缺失严重,无法正确合理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