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ppt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ppt
最终失败
天王府模型
南京秦淮河
太平天国 玉 玺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突围北上 颁布纲领 攻占武昌
最终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
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 饱暖也。 凡当收成……除足…… 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 库,凡麦、豆、宁麻、布帛、 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 《天朝田亩制度》 主。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突围北上 颁布纲领 攻占武昌 北伐西征
最终失败
北 伐 形 势 图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美国人华尔 和他的洋枪 队
曾国藩
在靖港战役中被 太平军打败的曾 国藩欲投水自尽
“中宵念此,魂梦屡惊”
李鸿章组织的淮军
李鸿章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达到鼎盛 最终失败 突围北上 颁布纲领 攻占武昌 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达到鼎盛 最终失败 突围北上 颁布纲领 天京事变 攻占武昌 北伐西征
资政新篇
国 发 展中 资国 本人 主最 义早 的提 方出 案的 在 中
洪仁玕 手书墨迹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达到鼎盛 最终失败 突围北上 颁布纲领 天京事变 攻占武昌 北伐西征 资政新篇
安康。
二、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永安封王诏பைடு நூலகம்
永安诸王铜像,左起:翼 王、南王、东王、西王、 北王。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突围北上 永安建制
进 军 天 京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突围北上 攻占武昌
最终失败
太平军 由武昌顺江 东下,向南 京挺进。
太 平 军 战 士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突围北上 攻占武昌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席卷 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 响。它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动摇 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也打破了西方 殖民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 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提出的《资政新 篇》,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 的智慧结晶。
课堂思考
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有实施的可能吗? 没有。因为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 现的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 给自足的生活。这种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 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可以满足他们要求土 地的愿望,但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的分配办法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农民阶级的救赎
太平天国运动
导 言
一个落魄书生,担起了救民于水火的重 任,一马当先反大清,一副肝胆掀孔圣;一 意孤行拜上帝,硬要把太平盛世天国福祉建 到人间。 一群人,身披长发,手握刀枪,胸怀理 想,铁流滚滚荡南国,风风火火忙新政。 一杆旗,飘过陈朽的大地,呼啦啦招展 14年,男女妖邪心胆寒,鬼子吓得团团转。 春花秋月,怎堪赤胆,碧血半个天;英 魂不死,后人那评说。
课堂思考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原因都有哪些?
①白银外流严重
②阶级矛盾激化
赔款加重负担
统治更加腐败
原因
③经济侵略加强 ④水旱蝗灾不断
一、金田起义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宣传天国思想。 ( 冯云山首创,洪秀全使之 壮大并制定教规。)
2、金田起义爆发 1851.1.11
洪秀全38岁生日
感受太平天国
• 太平天国是什么? • 政权--• 救国救民的方案(中国农 民心中的理想世界)----
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形势图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达到鼎盛 最终失败 突围北上 颁布纲领 天京事变 攻占武昌 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
天王府的西花园 —煦园景色
天王府花园
石达开
石达开西征图
课堂思考
你能分析出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 走的原因吗?
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对权力的争夺 而导致的。因为太平天国是一场没有 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他们不代 表先进的生产力, 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 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4年7月 19日,太平天国 都城天京(今南 京)陷落。天京 的陷落标志历时
14年之久、遍及18个 省的中国近代最大规 模的农民起义——太 平天国起义失败。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达到鼎盛 最终失败 突围北上 颁布纲领 天京事变 意义特点 攻占武昌 北伐西征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 富有宗教色彩---成也拜上帝败也拜上帝 • 有明确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 《资政新篇》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 本主义的方案。 • 不仅反清朝而且反封建反侵略。被中外 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 革命思想包括儒家“大同”思想、基督 教平等思想和农民的平均思想。
洪秀全的理想国
1843年,洪秀全建立拜上帝会,提出建 立“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 道不拾遗”的“大同”社会。 “天下多男子,皆为兄弟之辈。天下多 女子,皆为姐妹之行。岂可存此疆彼界之 私,起尔吞我并之念。”--《原道醒世训 1845》 请思考:这里包含了洪秀全哪些革命理 想? ----平等,公有,互助,平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