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学习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比美国稍晚,在欧洲大陆上,又诞生了一个新的民主国家,而这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比美国的更激烈,更轰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共和制在法国的首次确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1.背景
①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A.原因——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18世纪,法国仍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之下,等级森严。
一、二等级包括教士和贵族,是统治阶级。
第三等级主要由农民、城市平民和工商业者组成,深受压迫,是被统治阶级。
B.爆发: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
②资产阶级民主建设的进行
A.制宪会议的建立和职能: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正在开会的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成为法国最高权力机关。
B.《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
C.废除贵族世袭制:制宪会议明确宣布废除贵族头衔,人们均以公民互相称谓。
D.1791年宪法的颁布:1791年9月,制宪议会颁布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它以《人权宣言》为前言,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③国民大会通过废除君主制的决议
A.背景——王权的颠覆:1792年8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王权。
B.国民大会召开:1792年9月21日,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废除君主立宪制的决议。
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1792年9月22日,国民大会正式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考点/易错点2:法国政体的多次反复
1.从共和制到君主制——法兰西第一帝国(第一次反复)
①存在时间: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到1815年,帝国覆灭。
②内外措施
A.对内
a.复辟旧制:拿破仑努力仿效封建君主,逐步恢复一些旧制度,尤其是等级制。
b.颁布法典:拿破仑制定了《拿破仑法典》
B.对外:拿破仑多次挫败外国干涉。
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宣传重商主义。
③政权性质:资产阶级君主制政权。
2.从君主制到共和制——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第二次反复):1848年2月,法国再次爆发革命,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从海外流亡归来的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总统。
3.从共和制到君主制——法兰西第二帝国(第三次反复)
①建立:1852年,路易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国再次实现了稳定,经济得到发展。
②覆灭: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溃败,拿破仑二世被普军俘虏,“拿破仑神话”就此破灭。
4.从君主制到共和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四次反复)
①建立: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后,国民议会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②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A.时间: 1875年1月。
B.依据: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 1875年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
这部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暑,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这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
③维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案的平反是民主力量的重大胜利,捍卫了法律和人权的尊严。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法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
A. 共和制
B. 君主立宪制
C. 君主专制
D. 联邦制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
结合所学可知1875年通过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选A项
【题干】下列发生在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启蒙运动兴起②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③攻占巴士底狱④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启蒙运动兴起在先,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792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04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正确选项为C。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以“皇帝”名义推行《民法典》,自誉为“永垂不朽”的事情,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
A.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的南北战争
C. 日本武装倒幕运动
D. 德意志第三帝国
【答案】A
【解析】抓住历史现象的突出特征,加以判断。
既称“皇帝”,又颁布《民法典》,非拿破仑莫属。
分析至此,再判断属于哪个历史时期就比较容易了。
2.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B. 都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
C. 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D. 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解析】《人权宣言》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
1.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对材料中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 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
B. “不流血”一定程度上与落后势力妥协
C. 至此国王已经是虚位国家象征
D. 这次事件总体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了光荣革命的意义。
1688年“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而是议会了。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分析各选项,A、B、D三项正确。
C项说法错误,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才趋于完善,国王“统而不治”,仅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拿破仑帝国灭亡后,路易十八在反法联军的护送下重返法国王宫,波旁王朝复辟。
路易十八颁布宪法,承认《拿破仑法典》继续有效。
这表明复辟后的波旁王朝
A. 恢复了革命前的封建政体
B.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
C. 实行了君主立宪制
D. 继承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政策
【解析】本题考点是法兰西共和制。
实际上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的理解
1.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
”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
因为在那天
A. 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
B. 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C. 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 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答案】C
【解析】路易十六是法国大革命中被推翻的国王,“14日”改写了法国历史,应该是指法国大革命中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因为这一事件标志了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2.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
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 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 在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C. 没有发生大规模流泻冲突
D. 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B
【解析】英国的光荣革命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的进步,由此可以推断法国的“光荣三日”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课程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法国的等级制度、《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和内外措施、法国政体的反复演变和结局;通过对英美法政体的比较,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发展特定性的认识;通过对法国整体反复性的学习,培养了综合分析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提纲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按照历史概念的要素组成来分析整合教材,形成依托教材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列问题的思考分析,学会从整体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同类问题的比较,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对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的学习,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艰难性的认识,提高了抗挫折的能力,认识到了民主建设的艰难性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