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_【课堂实录】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课堂实录】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无性生殖的概念及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基础上,为加强学生对植物无性生殖应用的认识,教材安排了“扦插材料的处理”的探究活动,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所在。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无性生殖的因素,从而初步认识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进化顺序,以契合整套教材的编排暗线---生物进化次序。

二、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经验,动手操作的能力相对较强,喜欢自己动手并获取知识。

初三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过渡阶段,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增强。

但同时不善于与他人交流,缺乏合作精神、勇于质疑和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影响扦插材料成活的因素2、认识探究实验设计的两个关键3、认识扦插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1、尝试植物的扦插,进一步发展提出问题、设计方案的能力2、通过扦插,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认同科学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等方式获得事实与资料。

2、渗透德育教育,利用扦插美化生活,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四、重难点:1、尝试植物的扦插,进一步发展提出问题、设计方案的能力2、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对扦插的材料进行处理以控制变量五、教学策略1、用《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扦插概念,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扦插的生活经验加强对扦插的感性认识2、播放视频,引导思考交流影响材料成活的因素,进行归纳小结为两方面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交流表达能力3、按照探究实验的步骤依次进行探究活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最后环节安排了走进生活环节,通过大量的图片播放,加强对扦插的应用的认识,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六、教法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法、小结归纳法、情景教学法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月季扦插视频、白板课件(当堂练习)、生物社团活动资料实验材料:富贵竹、月季、无花果、果木剪、解剖盘、线团、塑料薄膜、矿泉水瓶、纱布、标签纸学生准备:1、课后调查扦插在周围生活中的应用2、上网查询、书籍中有关扦插的资料3、准备塑料瓶用于扦插八、教学流程九、板书设计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提出问题:1、芽是否影响扦插材料的成活?影响因素:1、自身因素:枝条的长短、芽的有2、下切口形状?无、切口形状等3、上切口是否密封?2、环境因素:温度、生根剂、土壤等《探究扦插材料的的处理》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经验,动手操作的能力相对较强,喜欢自己动手并获取知识。

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探究来获取知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毕竟是初中生在实验能力和新思维的训练方面还有待于提高,初三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过渡阶段,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增强。

但同时不善于与他人交流,缺乏合作精神,勇于质疑和创新的能力。

教师在设计时,抓住学生的特点,注意启发引导,及时评价分析。

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学习他人的优点补充自己的短处,学习正确评价同学的发言,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架设平台。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效果分析本班共有42人,当堂练习全部正确的有30人,满分率约为71%,出错题目及人数统计如下:以下是某生物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的试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错原因:个别同学回答呼吸作用,其他的语言描述不完整(2)上述试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错原因:个别同学不懂题意,答非所问(3)若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菊花插条成活的影响”,选取哪两组______________。

出错原因:表格形式学生感觉乱,有的看错,还有的不会比较找变量若要探究“不同的插条对菊花成活的影响”,选取哪两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错原因:不同的插条是是实验中的变量,应选插条一栏,学生分析不出变量一组和四组能否形成对照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错原因:看题不仔细,一组和四组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4)请根据上表,设计验证“温度对菊花扦插成活率影响”的试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错原因:五组为本实验的对照组,个别学生分析不出来,语言叙述条理性不强,步骤不清总体来看:时间较为紧张导致个别学生思考不周全,马虎出错。

但多数掌握较好,尤其是对于探究实验的两个关键,理解较到位,但今后还应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四学制)鲁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与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一节的内容。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概念及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基础上,为加强学生对植物无性生殖应用的认识,教材安排了“扦插材料的处理”的探究活动,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所在。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无性生殖的因素,从而初步认识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进化顺序,以契合整套教材的编排暗线---生物进化次序。

倡导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的主要理念之一。

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则是作出假设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

我们应对探究性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引导。

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极引用和拓展,是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当堂检测以下是某生物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的试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1)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试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菊花插条成活的影响”,选取哪两组______________。

若要探究“不同的插条对菊花成活的影响”,选取哪两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组和四组能否形成对照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上表,设计验证“温度对菊花扦插成活率影响”的试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课后反思初三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经验,动手操作的能力相对较强,喜欢自己动手并获取知识。

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获取知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本节课的亮点:1、实验教学的导入。

通过学生熟知的诗句引发学生的兴趣,随后引出扦插的概念,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经验后,播放月季的扦插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内心的求知欲望,营造学习氛围。

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由视频分析影响的因素,提出探究的问题。

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步骤,为动手操作做准备,同时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操作环节从分发挥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对材料进行处理,接着预测实验结果,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

通过本实验,帮助学生感受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果→交流、表达→结论。

3、创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气氛、启发创新思维。

教学民主是创新教学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桥梁,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观点错误,也要肯定他们的勇敢精神,通过讨论加以指导。

4、课内外结合,拓展创新空间。

课堂的最后设计了走进生活的环节,通过大量图片的展示,使学生了解扦插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用学到的扦插方法美化自己的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