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药理学考点大纲(整理)1

临床药理学考点大纲(整理)1

1.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P31)药效学研究2)药动学研究3)毒理学研究4)临床试验5)药物相互作用研究2.请简要叙述药物在体内的四个过程P9-14吸收:给药部位——>血液循环;分布:血液循环——>各组织器官;代谢(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被排出体外的过程;消除=代谢+排泄3.首过效应的含义P10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4.药物血浆蛋白结合是对药理活性有何影响P11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不透膜;游离型药物:有药理活性,透膜。

5.药物肾脏排泄的主要方式P14共三种: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6.肝肠循环的含义P15胆汁---十二指肠---(再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

7.药物消除速率过程分为哪几种P17线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速率过程非线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速率过程、米氏动力学速率过程。

8.药物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 e )之间的换算t1/2 =0.693/K e9.药物三种消除速率过程的特点P18.19一级动力学速率过程:单位时间转运的百分比不变,等比转运。

零级动力学速率过程:转运速度与剂量或浓度无关,等量转运。

米-曼氏动力学速率过程:高浓度时,零级动力学速率过程;低浓度时,一级动力学速率过程。

10.稳态血药浓度P22按半衰期给药,经过相当于5个半衰期的时间后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稳态血药浓度是“篱笆”形的药-时曲线,峰值(稳态时最大血药浓度)谷值(稳态时最小血药浓度)11.负荷剂量P23首次给予负荷剂量,可加快达Css的时间。

一级动力学消除的一室模型药物,当T 等于消除半衰期时,负荷剂量=2倍维持剂量。

(首剂加倍)12.治疗窗的含义P33治疗窗=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指最小有效浓度(MEC)与最小中毒浓度(MTC)之间的范围。

13.治疗指数的含义P41治疗指数(TI) 即LD50/ED50之比值,用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TI越大,药物越安全14.从时效曲线图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P42起效时间,疗效维持时间,作用残留时间,最大效应时间15.受体激动药的含义P43受体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药物16.竞争性拮抗药对受体激动药量效曲线变化的影响(P43)最大效应是不变的。

具体可以看看书17.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三方面P47药物方面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其他方面的因素18.药物临床试验中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是什么P53知情同意书的内容,伦理委员会的组成及职责19.新药临床试验分几期,各期主要内容是什么P56,58,63分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Ⅰ期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Ⅱ期临床试验是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确定适应证,推荐临床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每日给药次数等,评价其不良反应,并提供防治方法。

Ⅲ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

Ⅳ期临床试验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察,是新药临床试验的继续,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罕见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并根据进一步了解的疗效、适应证与不良反应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0.二期临床试验设计的“四R原则”是什么P59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和合理性21.二期临床试验常用的对照实验设计主要有哪两种P59平行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22.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指标P64AUC、C max、T max ; 药物的吸收程度或吸收量可以通过测定给药后的血浆药物AUC来估算,药物的吸收速率通常可由测定服药后所能达到的C max及达到T max来评价。

23.新药临床试验申报资料包括哪些P72综述资料、药学研究资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临床试验用参考资料24.我国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P77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25.妊娠期的含义:指卵子与精子结合分娩约40周期间,亦称胎儿期。

(P80)26.胎盘屏障的含义:指由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5层血管合体膜。

(P83)27.胎盘对药物的转运方式包括:被动转运、载体转运。

(P83)28.美国FDA按药物的致畸作用,将药物分为哪五类:(P85)A类:在有对照的研究中,妊娠初3个月用药,经临床观察未发现药物对胎儿有损害,亦未发现在随后的妊娠期间对胎儿有损害,可能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如:甲状腺素B类:动物生殖实验未显示对胎仔有危害,但尚缺乏临床对照研究资料,或者动物生殖毒性实验中观察到对胎仔有损害,但尚未在妊娠早期临床对照实验中得到证实。

如:青霉素类C类:动物实验中观察到胎仔畸形和其他胚胎发育异常,但是缺乏对照试验资料;或者缺乏动物实验和临床对照试验资料。

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了对孕妇好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能使用。

如:万古霉素D类:临床资料显示药物对胎儿有损害,但孕妇严重的疾病又非常需要用药,且无其他替代的药物,此时,可权衡其危害性和临床适应症的大小,已决定取舍。

如:四环素X类: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资料显示,本类药物对胎儿危险性大,且超过治疗应用的有益性,禁用于妊娠或准备妊娠的妇女。

如:奎宁29.药物M / P值的含义:指药物在乳汁中与母体血浆中浓度的比值,可反映药物向乳汁中转运的量。

(P88)30.儿童期的年龄分段:(P92)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内婴儿期(乳儿期):出生后1个月~一周岁幼儿期:1~3周岁31.什么药物会引起灰婴综合征?氯霉素(P94)32.新生儿惊厥什么情况下选择地西泮新生儿惊厥什么情况下选择地西泮?(P95)对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的惊厥33.老人消化系统出现什么情况容易出现吞咽困难?老年性食管(P104)34.老年人肾脏药物排泄的特点:(P105)药物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而易发生不良反应,因老人骨骼肌萎缩,内源性肌酐生成减少,因此,即使肌酐清除率已下降而血清肌酐仍在正常范围。

35.药物氧化代谢酶CYP2D6的含量及催化药物数量,CYP3A不同表型的风险差异。

(P116)CTP2D6仅占肝脏中CYP总量的1%-2%,但已知经其催化代谢的药物却多达80余种。

CYP3A酶活性高的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于低酶活性的个体。

CYP3A4野生型比突变型的个体对于化疗药物(如鬼臼毒素等)所致的白血病有更高的发生率,认为野生型增加导致DNA 损伤的反应中间物的产生有关。

36.遗传药理学在新药研制和开发中的应用意义。

(P128、129)开发针对性强、对特定疾病和特定人群更安全、更有效的新药;发现药物新作用靶点,开辟新药设计新途径;改善药物开发和新药临床试验过程;提高新药研制的成功率;降低新药开发成本和医疗费用;减少参试人群数量。

37.时辰药理学的概念。

(P131)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的内源性周期节律变化关系的科学。

38.如何用时辰药理学理论指导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P134)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无论对正常人或糖尿病病人都有昼夜节律,即上午(峰值时为10:00)的作用较下午强,尽管如此,糖尿病患者早晨需要胰岛素的量还要更多一些。

39.如何使用时辰药理学指导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

(P135)硝酸甘油在凌晨06:00时给药可有效地预防患者的运动性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异常;但15:00给药效果却很差,表现运动性冠脉供血不足与运动时间有关。

40.A型、B型不良反应分别包括哪些,与剂量的关系P139A型通常与剂量相关。

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征等。

B型与使用剂量无关。

包括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

41.药物引起的特殊毒性有哪些致癌作用、致畸作用和致突变作用。

42.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方法有哪些自愿报告制度。

处方事件监测。

医院集中监测系统。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计算机监测43.药物不良反应关系评定方法中微观评价方法的五级标准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44.联合用药的意义提高药物的疗效。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可缩短疗程,从而提高药物疗效45.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药动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46.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中,离子的作用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时,不宜与铁制剂或含钙、镁、铝离子的抗酸药如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凝胶等同服。

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47.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中,酸碱性对肾小管重吸收的影响当滤液为酸性时,酸性药物大部分不解离而成脂溶性状态,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碱性药物则与上述情况相反。

48.药物依赖性的含义(P165)答:药物依赖性是指精神活性药物的一种特殊毒性,指在这类药物滥用的条件下,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49.药物依赖性的分类及精神依赖性的定义(166)答: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的定义:又称心理依赖性,是由滥用致赖性药物对脑内奖赏系统产生反复的非生理性刺激所致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

50.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的分类(P167)麻醉药品: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

精神药品: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中枢兴奋药,致幻药。

51.滥用药物停用一段时间后,导致中毒死亡的原因(167)答:人类的药物耐受性具有可逆性,即在停止使用该药后,人体对该药的耐受性可逐渐消失,对药物的反应性可恢复到用药初期的程度。

故药物滥用者经相对长时间停用药物后,若再度滥用,并施用停药前相同的大剂量,可由此产生滥用药物的急性中毒。

52.美沙酮替代治疗的原理(171)答: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生理依赖性时,停用该药所引发的戒断综合征可能为另一性质相似的药物所抑制,并维持愿已形成的依赖状态。

美沙酮系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其作用维持时间长,成瘾潜力小,且口服吸收好,是目前用作阿片类药物如海洛因依赖患者替代递减治疗的药物。

53.药物依赖治疗的最终目的(172)答:药物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成功恢复药物依赖患者的职业功能,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

54.药物经济学成本的分类(174)答: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

55.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有哪些?(174)答:有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

56.效用值的常用测量方法有哪几种?(177)答等级评分法,是度量生命质量效用值的常用方法。

量值估计法,此法让受测试者比较两种健康状态的理想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