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

— 1 —2012学年初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模拟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70分钟)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夏季为了节能,本市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得低于( ) A 19℃ B 24℃ C 26℃ D 37℃2. 《中国达人秀》是东方卫视制作的一款真人秀节目,被称为模仿达人的杨东煜在原创歌曲《不再遮遮掩掩》中模仿了14位明星的演唱,主要模仿了他们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C 响度D 频率3.如图1为同一密封的小包袋装食品的两张照片,(a )图摄于海拔200米的地方,(b )图摄于海拔3200米的地方。

小包袋装食品袋内气体不变的是( ) ①质量 ②惯性 ③密度 ④体积 A ①与② B ③与④ C ①与④ D .②与③4.在下列轻质的简单机械中,用10N 的拉力能将重15N 的物体竖直提起的可能是( )。

①一个定滑轮 ②一个动滑轮 ③杠杆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①②③。

5.如图2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皮划艇比赛利用“石机”攻击敌人用鱼竿钓鱼用指甲钳剪指甲A BC D 6.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B .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C .完成相同的功所用时间越长,功率越大D .功率越大,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 7.下列现象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B .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C .铁锅烧热后,铁锅的温度升高D .锯条锯木后,锯条的温度升高 8.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图2— 2 —B 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C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比热容也不会改变D 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无关,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比热容可能会改变 9.两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盐水,为区分它们,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 )A .看颜色B .称质量C .测体积D .测密度10.把质量相等初温也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C 铝 > C 铜)再把它们靠在一起则( )A 、铜块把热传给铝块B 、铝块把热传给铜块C 、铜块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9分)1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标,它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为0℃。

12.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其单位读作 ,它的意思是:质量为1千克的水, 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主要是利用水的 这一物理特性。

13.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定义公式可表示为m v=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铝的密度是2.7ⅹ103千克/米3,表示 。

14.在下面的三句话中,“热”字的含义各指的是什么?(填“温度”、“热量”或“内能”) (1)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2)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3)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15.某人在3 秒钟内将重为600 牛的物体举 高2 米后, 在空中停留了4 秒钟, 则此人一共做的功为 焦;前3秒内的功率为 瓦;后4 秒内的功率为 瓦。

16.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现有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升高的温度是铅块升高温度的 倍;如果它们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的温度升高了10℃,则铅的温度升高了 ℃17.请按要求将以下四项分类:(1)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两手互相摩擦能发热。

(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其他形式的能跟内能的相互转化;(4)水加热一段时间后会沸腾。

其中,________为物理现象,_______为物理规律。

(均填序号) 18.两杯体积相同的清水,同时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出现如图3(a )、(b )所示的情景,则图3(a)杯中液体的温度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3(b)杯中液体的温度。

从分子动理论方面分析可知,液体的温度越_______(选填“高”或“低”), 液体分子做_____________运动的程度就越剧烈。

— 3 —(a) (b)B图3图4图519.如图4所示的情景,小刚在操场上练习爬竿,当他从竿的顶端滑向地面对,握竿的手感到很烫,这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手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的,整个过程中小刚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如图5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重力均为50牛的物体,其中甲装置为________滑轮,它的优点是 ,若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分别用力F A 、F B 和F C 匀速提起重物时,F C =_________牛,且F A ________F B (选填“>”、“=”或“<”)。

21.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大小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密度表示了物质本身的一种________。

不同物质的密度往往_____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同一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它的密度往往 __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

除4℃以下的水等少量物质外,同一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密度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用铝制成大小不等的两个实心球,大球的质量为1000克,小球的质量为400克,则两球的重力之比为:__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 ,体积之比为 。

22.某同学在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时,他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重物A ;然后在带有均匀刻度的轻质杠杆上挂重物A ,他先后三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静止,研究过程如图6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6中(a )、(b)[或(a )、(c )或(a )、(d )],可知: 。

(2)比较图6中(b )、(c )、(d )可知: 。

图6(a ) (b ) (c ) (d)— 4 —三、作图题(共6分)23. 如图7中,轻质杠杆OA 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 2为力F 2的力臂。

在图中画出力F 1的力臂L 1和力F 2的示意图。

24.如图8所示,工人师傅要撬动地面上的一块大石头,作用点在A 点,为了使作用的力最小,请在图中画出支点位置O 和A 点处的最小力F 的示意图。

25.画出动滑轮的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

图7 图8四、计算题(每题4分,共16分)26.质量为2千克的铁块,放入100℃的沸水中,铁块温度升高了80℃。

求:铁块吸收的热量Q 吸。

[c 铁=0.45×103焦/(千克·℃)]27.某物体在20牛的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沿重垂线匀速向上运动10秒,上升的高度为4米。

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和功率P 。

28.一玻璃瓶的质量是0.2千克,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0.7千克,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为0.6千克。

求(1)该瓶的容积是多大?(2)某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A29.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可以测人体重心位置的装置,如图10所示,取一块与自己等长的木板,一端固定,另一端用轻质细绳通过一个滑轮悬挂起来(摩擦不计),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 如果该同学身高160厘米,质量40千克,平躺到木板上后在托盘中再加上重为137.2牛的物体,木板再次水平平衡.(1)该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什么?(2)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的重心位置.(3)在测人体重心之前,先“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五、实验题(共19分)图1213图,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发现杠杆左低、右高可以将两端的螺A C 图10— 6 —33.为了研究物体吸收热量跟物质种类的关系,如图15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A 和B 分别装入液体,两个杯子中分别插入相同的温度计,用同一酒精灯在均匀铝薄板下加热。

(1)A 、B 两杯中液体除初温相同外,加热前还应满足下列条件: ;(2)实验时酒精灯要放在两杯中间,其目的是为了 ,这样可以通过计时器记录加热时间来判断吸热多少。

(3)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要同时观察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4.某小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一些现象: A :一杯水和半杯水的质量不同;B :同样的眼镜架,铜合金和钛合金的质量不同;C :一块橡皮比半块橡皮的质量大;D :铁盆比塑料盆的质量大。

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些猜想:根据现象 ,可以提出猜想一:物体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以在下列材料中选择一组作为研究的材料 (选填序号)。

(a)10厘米3的铜块; (b)10厘米3的铝块; (c)10厘米3的铁块; (d)20厘米3的铝块; (e)30厘米3的铝块。

另一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分别选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甲液体乙液体丙液体①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 。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 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③对于第①问结论中的“同种物质”的依据,小王认为是三种不同液体都要符合①的规律;而小李认为只需一种液体符合①的规律即可。

请你判断, 是正确的。

(选填“小王”或“小李”)。

④为了使①的结论更科学,他们还应该用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