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7.1 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 课件(北师大必修2)
1.7.1 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 课件(北师大必修2)
=π(10+20)× 20+π× 2+π× 2 10 20 =1 100π(cm2). 故圆台的表面积为 1 100π cm2.
[研一题] [例2] 五棱台的上、下底面均是正五边形,边长
分别是8 cm和18 cm,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侧棱长 是13 cm,求它的侧面积. [自主解答] 如图是五棱台的其中一个侧
侧棱长的乘积.
[研一题] [例1]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6π和4π的矩
形,则圆柱的表面积为
A.6π(4π+3) B.8π(3π+1) C.6π(4π+3)或8π(3π+1) D.6π(4π+1)或8π(3π+2)
(
)
(2)圆锥的中截面把圆锥侧面分成两部分,则这两部分侧
面积的比为
A.1∶1 C.1∶3 [自主解答] B.1∶2 D.1∶4
如图所示,圆柱 OO′的底面半径为 2 cm, 高为 4 cm,点 P 为母线 B′B 的中点, 2 ∠AOB= π,试求一蚂蚁从 A 点沿圆柱表面爬 3 到 P 点的最短路程.
[巧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将A、P两点转化到同一个
平面上解决.
[妙解] 将圆柱侧面沿母线 AA′剪开展平为平面 图,如图,则易知最短路径为平面图中线段 AP. 2 4 在 Rt△ABP 中,AB= π× 2= π(cm), 3 3 PB=2(cm), 2 ∴AP= AB +BP = 3
[悟一法] 解决组合体的表面积问题,要充分考虑组合体各部 分的量之间的关系,将其转化为简单多面体与旋转体的 表面积问题进行求解.
[通一类]
3.已知底面半径为 3 cm,母线长为 6 cm 的圆柱,挖去 一个以圆柱上底面圆心为顶点,下底面为底面的圆锥,求 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
解: 如图, 由题意易知圆锥的母线长为 3 cm. 则 S=S 底+S 柱侧+S 圆锥侧 =π×( 3)2+2π× 3× 6+π× 3× 3 =(3+6 2+3 3)π(cm2).
[悟一法] 要求锥体、柱体、台体的侧面积及表面积,需根据 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寻求锥体、柱体、台体的侧面积及表 面积公式所需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解答.
[通一类]
2.已知正三棱锥 V-ABC 的主视图,俯视图如图所 示,其中 VA=4,AC=2 3,求该三棱锥的表面积.
解:由主视图与俯视图可得正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 且 VA=VB=VC=4, AB=BC=AC=2 3, 取 BC 的中点 D,连接 VD,则 VD= VB2-BD2 = 42- 32 = 13,
(
)
(1)圆柱的侧面积S侧=6π×4π=24π2.①
以边长为6π的边为轴时,4π为圆柱底面周长,则2πr=4π, 即r=2,∴S底=4π,S全=S侧+2S底=24π2+8π=8π(3π+
1).②以边长为4π的边为轴时,6π为圆柱底面周长,则
2πr=6π,即r=3,∴S底=9π,∴S全=S侧+2S底=24π2+ 18π=6π(4π+3).
其内部有一个高为x的内接圆柱. (1)求圆柱的侧面积;
(2)x为何值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
[自主解答]
如图是圆锥及内接圆柱的轴截面图.
(1)设所求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r H-x R 则R= H ,∴ r=R-Hx, 2πR 2 ∴S 圆柱侧=2πrx=2πRx- H · . x (2)∵S 圆柱侧是关于 x 的二次函数, 2πR H ∴当 x=- = 时,S 圆柱侧有最大值, 2πR 2 2×- H 即当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一半时, 它的侧面积最大.
解:如图所示,设圆台的上底面周长为 c,因为 扇环的圆心角是 180° , 故 c=π·SA=2π×10, 所以 SA=20(cm), 同理可得 SB=40(cm), 所以 AB=SB-SA=20(cm), 所以 S 表面积=S 侧+S 上+S 下
2 =π(r1+r2)· AB+πr2+πr2 1
[读教材·填要点] 1.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及侧面积公式
几何体 圆柱 圆锥 侧面展开图的形状 矩形 扇形 扇环 侧面积公式 S圆柱侧=2πrl S圆锥侧= πrl
圆台
S圆台侧= π(r1+r2)l
其中r为底面半径,l为侧面母线长,r1,r2分别为圆 台的上,下底面半径.
2.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积 几何体 直棱柱 正棱锥 正棱台 S直棱柱侧= S正棱锥侧= 侧面积公式 c· h
2 2
4π2+9(cm). 4π2+9 cm.
2 故蚂蚁爬的最短路程为 3
面,它是一个上底、下底分别为8 cm和18
cm,腰长为13 cm的等腰梯形,由点A向BC
作垂线,设垂足为E,由点D向BC作垂线, 设垂足为F,易知BE=CF.
∵BE+EF+FC=2BF-AD=BC, BC+AD 18+8 ∴BF= = =13. 2 2 ∴BE=BF-AD=13-8=5. 又 AB=13,∴AE=12. 1 ∴S 四边形 ABCD= (AD+BC)· AE 2 1 = (18+8)× 12=156(cm2). 2 故其侧面积为 156× 5=780(cm2).
3.棱柱的侧面积一定等于底面周长与侧棱长的乘积吗?
提示:不一定.由棱柱的概念与性质可知棱柱的侧面
展开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此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为棱 柱的底面周长,另一边长为棱柱的侧棱长,但此平行 四边形若不是矩形,则它的面积并不等于这两边长的 乘积,所以棱柱的侧面积并不一定等于底面周长与侧
棱长的乘积,只有直棱柱的侧面积才等于底面周长与
[答案] (1)C
(2)C
[悟一法]
1.求柱、锥、台的表面积(或全面积)就是求它们的 侧面积和(上、下)底面积之和.
2.求几何体的表面积问题,通常将所给几何体分
成基本的柱、锥、台,再通过这些基本柱、锥、台的表 面积,进行求和或作差,从而获得几何体的表面积.
[通一类] 1.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10 cm和20 cm,它 的侧面展开图的扇环的圆心角是180°,那么圆台的 表面积是多少?
(2)如图所示,PB 为圆锥的母线,O1,O2 分别为截面 PO1 PA O1A 1 与底面的圆心.∵O1 为 PO2 的中点,∴ = = = , PO2 PB O2B 2 ∴PA=AB,O2B=2O1A. 1 ∵S 圆锥侧= × O1A· 2π· PA, 2 1 S 圆台侧= × (O1A+O2B)· 2π· AB, 2 S圆锥侧 O1A· PA 1 ∴ = = . S圆台侧 O1A+O2B· AB 3
2.柱体、锥体、台体之间有如下关系:
那么台体、锥体、柱体的侧面积公式有什么联系?
提示:根据以上关系,在台体的侧面积公式中,令c′=c,
可以得到柱体的侧面积公式,令c′=0,可得到锥体的侧 面积公式,其关系如下所示: c=c′ S 台侧=1(c+c′)h′――→S 锥侧=1ch′. c′=0 S 柱侧=ch′ 2 2
1 1 ∴S△VBC= × VD× BC= × 13× 3= 39, 2 2 2 1 3 2 S△ABC= × 3) × =3 3, (2 2 2 ∴三棱锥 V-ABC 的表面积为 3S△VBC+S△ABC=3 39+3 3=3( 39+ 3).
[研一题] [例3] 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在
1 c· h′ 2
1 S正棱台侧= 2(c+c′)·h′
其中c′,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h表示高,h′
表示斜高.
[小问题·大思维] 1.一个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一定相同吗?其表面积是 否确定? 提示:不同的展开方式,几何体的展开图不一定相
同.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和,几何体的侧面展开
方法可能不同,但其表面积唯一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