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栓弹力图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临床意义
一、TEG能监测“凝血启动-血凝块生成-血凝块降解”3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具体参数
1.样本低凝时上述参数可能的表现:与参考区间相比,R、K延长,Angle、MA、
G、CI减低,LY30增大(如发生纤溶亢进)
2.样本高凝时上述参数可能的表现:与参考区间相比,R、K缩短,Angle、MA、
G、CI增高
二、目前TEG实验种类和主要用途
三、TEG的典型图形能帮助医生更准确、更直观的判断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四、TEG血栓弹力图试验的适应症
1.术前术后各种凝血异常的筛查。

2.术前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出血风险。

3.各种出血原因的鉴别诊断、指导成分输血。

4.输血前原因判断,输血后效果评估。

5.诊断手术期凝血功能紊乱,指导输血和用药。

6.鉴别诊断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和继发性纤维蛋白原溶解亢进。

7.监测各种促凝、抗纤或抗凝等药物的疗效,如华法令、比伐卢定、诺其、戊糖、止血环酸等,指导正确使用。

8.高凝状态诊断,预测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风险。

9.使用各类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疗效判断,鉴别出血、再缺血原因,术前出血风险评估。

10.各种使用肝素的手术或治疗中,如CPB(体外循环)、器官移植、肾透、血透、各类介入、PCI等,药物效果、凝血状况及鱼精蛋白中和效果的评估。

11.使用低分子肝素抗栓治疗的疗效判断。

12.各类手术尤其是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介入、骨科、妇科、器官移植、CABG(冠脉搭桥术)、ECMO(体外膜肺氧合)、血管外科等术后的血栓发生的评估。

13.监测凝血因子不足。

14.血小板功能检测。

15.血友病的治疗。

16.急性创伤、烧伤、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评估。

17.各种溶栓治疗如尿激酶、链激酶、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监测。

18.高血栓风险患者的体检。

五、TEG指导成分输血-输血方案
六、血栓弹力图试验(TEG)检测项目的意义
七、血栓弹力图采集标本要求
1.采血方式:静脉取血。

避免从留置针及输液侧肢体取血,防止肝素及输入液体等因素干扰。

采血后轻轻摇匀,避免反复剧烈震荡。

第一管血不能用于此项检测(可作为配血标本使用)。

采血后严禁冷藏或冷冻保存。

2.采血管:普通TEG、快速TEG和肝素酶对比检测,均为1管血(蓝帽枸橼酸抗凝);血小板图检测为2管血(蓝帽枸橼酸抗凝+绿帽肝素抗凝),推荐使用BD 公司1:9采血管。

采血量应严格按照采血管刻度进行采集。

3.采血时间:不受饮食影响。

4.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确保2小时内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