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广州大学333教育综合2010--2016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广州大学333教育综合2010--2016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讨论继续进行着,几乎每个学生都发了言。有些学生站在张亮的立场上看问题。冬冬说:“如果有人那样 取笑我,我会很生气,很难过。”丽丽提出了“公平”问题:“那不公平—— 就像我们做游戏时那样,故意跑得那么快而张亮没办法跑快,我们是在作弊。”
这是一场充满感情的讨论,但华老师没有作任何总结就结束了。第二天,张亮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校,有好几个学生主 动上前帮他拉夹克拉链。课间休息时,张亮和大家玩游戏,竟然赢了三回。日子一天天过去,取笑的现象 再没有发生。 问题: 、1、 上述案例中华老师主要运用了哪几种教育方法?(14分) 、2、 上述案例中体现了怎样的师生关系?(14分) 29.请从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0分:只能选一题,多答不给分): Ⅰ试述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 Ⅱ试述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和方法? Ⅲ试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
4
)
9.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立足于克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 ) A.综合课程 B.核心课程 C.活动课程 D.选修课程 10.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环境影响 B.教育作用 C.遗传因素 D.实践活动 11.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 ) A.教学跟随发展 B.教学与发展并行 C.教学促进发展 D.教学等同于发展 12.对于先秦儒家学者所概括的五种人伦关系,董仲舒最为强调的三种是( ) A.君臣、父子、兄弟 B.君臣、父子、夫妇 C.君臣、父子、朋友 D.君臣、兄弟、夫妇 13.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优孰劣问题上,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优越的西方教育家是( ) A.洛克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4.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 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 ) A.检查与评价学生品行、学业、身体的权利 B.对学校进行管理与领导的权利 C.选择教材教法开展教学工作的权利 D.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16.我国第一位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17.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 A.管理能力 B.组织能力 C.教育能力 D.教学效能感 18.“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9.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有一天,张亮没来上学。班主任华老师抓住这个机会要求全班学生讨论一下班级里存在的这个严重问题 。学生们听到老师说是一个“问题”时,都感到十分惊讶,但他们还是围在一起展开了讨论。
6
华老师解释说:“有的人得过某些病后,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我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不了 一些事情,还被其他小朋友取笑,你们会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一片安静。华老师说话的语气不温不火,充满了关爱。 有个女孩开始说话了:“小明和小刚取笑张亮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过。” 小明马上应道:“我不是想伤害他呀。”
5
20.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得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 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 判析题:21~24题,每题8分共32分。要求判断正误并简要阐明理由 21.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 22.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23.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 轨学制。其“双轨”是指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 24.动机激起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 简答题:25~27题,每题10分,共30分 25.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26.简述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 27.简述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主要因素。
、、 分析论述题:28~29题,共48分 28.请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8分):
某班有个名叫张亮的9岁小男孩,患有轻度小儿麻痹症,是全班捉弄的对象。他松不开夹克衫拉链,课间 休息在操场上做游戏动作不协调,诸如此类的事情常使他遭到同学的取笑。每当张亮遭到嘲笑和捉弄, 就会非常伤心,甚至上课时也会哭泣。
1
2
3
广州大学
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招生领域:教育硕士 科目名称:教育综合 科目代码:333 、、 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梁漱溟 C.黄炎培 D.陈鹤琴 2.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3.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教会教育 4.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 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5.小明亲眼目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到大家的喜 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 ) A.亲历学习 B.迁移学习 C.观察学习 D.试误学习 6.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关键期 B.可逆性 C.模仿期 D.顺序性 7.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乌申斯基 D.福禄培尔 8.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勤奋感 B.亲密感 C.自我完善感 D.自我同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