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本质探究历程

酶本质探究历程

酶本质探究历程
1、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去。

过一段时间他将小笼取出,发现肉块消失了。

于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

2、1810年,Jaseph Gaylussac发现酵母可将糖转化为酒精
3、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酒精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活动的结果,即离不开酵母活细胞;李比希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

4、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在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的提取液,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就冒出气泡,糖液居然变成了酒,为此Bucher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后来科学家就把它命名为“酶”,英文名称是Enzyme,意思是“在酵母中”,但是酶到底是什么?还是个谜
5、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钠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6、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7、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