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行车规章制度

铁路行车规章制度

铁路行车规章制度【篇一:铁路行车规章制度】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铁路是国家重要的()设施,国民经济的()。

2、由国家专门立法机关为铁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3、国务院为铁路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保护条例。

”4、铁路行车规章是铁路运输企业()正点,()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约束经营行为的()和()。

5、铁路行车规章必须做到()制定,贯彻()、()管理落实到位。

6、“技规”是()的简称。

()简称调标。

7、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过程的()部分,也是行车组织工作的()。

8、调车工作是一项多工种()行动的()工作。

9、调车工作必须实行()领导和()指挥。

10、牵出线调车属于()调车在全总调幅车作业中占有()大的比重。

11、平面调车中,溜放调车法按其作业方法不同分为()溜放,()溜放,()溜放和()溜放调车法。

12、我国人力制动机有()闸和()式闸及()闸。

13、在调车作业中,人力制动机制动对选闸原则是选大不选(),选重不选(),选()不选低,选双不选()。

14、列车指编成的()并挂有机车及()的列车标志。

15、旅客列车由()组()快()速及()旅客列车组成。

16、列车运行原则上以开往()上行。

17、列车的重量是列车()与()重量的总和。

18、推进连挂车辆时要现示()距离信号。

19、拧闸的方法有()、()。

20、车辆的溜行动力,牵出线调车时主要依靠(),驼峰调车主要依靠() 二、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20分)1.一批作业(指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变更计划不超过( )钩时,可用口头方式布置(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除外),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a)二 (b)三 (c)四 (d)五2.调动乘坐旅客的车辆时,调车速度不得超过( )km/h。

(a)10 (b)15(c)20 (d)253。

调车作业要正确掌握速度,在空线上推进运行时,不准超过( )km/h。

(a)40 (b)50 (c) 20(d)304.在超过()坡度的线路上(驼峰、牵出线除外),禁止溜放调车。

(a)2‰ (b)2.5‰(c)3‰ (d)3.5‰5。

在调车作业中单机运行或牵引车辆运行时,前方进路的确认由()负责。

a 司机 b 调车长 c 扳道员 d 机车乘务人员 6.要道还道的程序是()a 要道由近而远,还道由远而近。

b 要道由远而近,还道由近而远。

a 要道由远而远,还道由近而近。

a 要道由近而近,还道由远而远。

7.牵出线调车设于调车场的()a 一端b 两端c 一端或两端d 不确定8.()铁路完成运输任务的主要形式。

a 车列 b 列车 c 机车 d 以上都不对 9.上行列车编号为( )第1页共4页a 单数b 双数c 以上都不对10.列车长度超过运行图规定的区段计长时称为() a 欠轴列车 b超重列车c 欠长列车 d 超长列车三、判断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1.中间站的行车工作主要是接发列车。

()4.越出站界调车是指;2.货物列车应按照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技规》的有关规定进行编组。

( 3.区段站和编组站统称为技术站。

(4.车组的大小对溜行速度有影响,通常大车组溜行快,小车组溜行慢。

() 5.驼峰调车属于平面调车。

() 6.空间间隔法也叫距离间隔法。

()7.单机是指未挂车辆而在线路上运行的机车。

()8.2.5‰坡度是指线路有效长的最大坡度。

() 9.牵出线调车提钩点是固定的。

() 10.行车规章制度属于技术管理的范畴。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关门车是指;2.单机挂车是指:3,接车作业是指:四、问答题(共20分)) 1、列车的运行方向是如何确定的?(3分)2.试简述参加调车作业的人员应做到:(8分)3.调车作业的“九固定”是指。

(9分)第2页共4页)【篇二:铁路行车规章制度】班级专业学号姓名成都机电工程学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课程名称:《铁路行车规章制度》a 考试时间: 90分钟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阅卷教师签字:张宏一、填空题(本题共计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铁路是国家重要的()设施,国民经济的()。

2、由国家专门立法机关为铁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3、国务院为铁路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保护条例。

” 4、铁路行车规章是铁路运输企业()正点,()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约束经营行为的)和()。

5、铁路行车规章必须做到()制定,贯彻()、()管理落实到位。

6、“技规”是()的简称。

()简称调标。

7、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过程的()部分,也是行车组织工作的()。

8、调车工作是一项多工种()行动的()工作。

9、调车工作必须实行()领导和()指挥。

10、牵出线调车属于()调车在全总调幅车作业中占有()大的比重。

11、平面调车中,溜放调车法按其作业方法不同分为()溜放,()溜放,()溜)溜放调车法。

12、我国人力制动机有()闸和()式闸及()闸。

13、在调车作业中,人力制动机制动对选闸原则是选大不选(),选重不选(),选())。

14、列车指编成的()并挂有机车及()的列车标志。

15、旅客列车由()组()快()速及()旅客列车组成。

16、列车运行原则上以开往()上行。

17、列车的重量是列车()与()重量的总和。

18、关门车是指关闭制动支管上的()本身失去()车辆。

19、列车到达时刻以列车进车站,停于到达线()内方有时刻为准。

、超限货物运输超限部位接近建筑物70-100mm时速不得超过()km/h,在超过100-150 之间时时速不得超过()km/h。

20个小题,每个小题1.5分,共30分)、列车通过时以列车机车通过()时刻为准。

a 车站值班室 b 警冲标内方 c 出站信号机外 2、使用自动站间闭塞法行车时,列车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为() a红色许可证 b路票 c出站信号机允许显示 3、开放进站信号机的最合理的时机是()a 办好闭塞后立即开放 b列运行列区间中部c预告信号机外方4、特快旅客列车通过时,到达施工地点前()分钟作业人应撤至轨头2米之外。

a 5b 10 c205、“站细”编制由()主持编制。

a 段长b副站长c 站长6、在编制站细时,超限轨道绝缘资料由()提供。

a工务 b 电务 c 车辆7、减速器技术资料由()提供给车站编制“站细”之用a电务 b 工务 c 车辆8、站细编制完应报()审批。

a车站 b 车务段c 铁路局9、车站的等级按按业务和作业量大小分为多个等级。

那个等级最在()。

a一等 b 二等 c 特等a1b 2 c 311、在允许接发超限货物列车的线路间距()米。

a 4b 5 c612、在车机联控中实现司机()行车。

a 指路 b问路 c 联系13、在引导接车时,列车应不超过()公里速度进站。

a 10 b20 c2514、“技规”规定需要发布调度命令的共()种情况。

a 25 b26 c2715、对时速在200-250km/h既有客货共线的区间直线间距不小于()米。

a 4.3b 4.4c 4.516、铁路车站按业务量可分为()等级。

a 4b 5 c617、列车按运行图编组时少于()吨为欠轴列车。

a70 b 81 c 9118、接发超限列车时,当邻线间距不足()米时,应停止调车。

a 4b 5c 619、在计算客车数的标准时,50t四轴棚车的长以()米计算。

a 14.3b 15c 15.320、在计算机车车辆,换算长度30t四轴棚车长度为()米。

a 10b 11c 12三、简答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何谓列车?2、什么是牵出线调车?四、问答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行车调度工作是铁路运输中不可缺少的核心组成部分?2、“站细”主要内容有哪些?【篇三:加强铁路行车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措施】加强铁路行车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措施摘要:通过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设备、制度、人员)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消除影响运输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奠定支撑运输安全坚实基础的要求措施。

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加强整体协调运转,明确结合部的分工和责任,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因素;设备;施工;影响1、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

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

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

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

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

(2)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

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

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①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②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③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3)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①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②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③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

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 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

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

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2、强化“三大因素”的协调管理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