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退行性疾病PPT课件
15
病因病理
本病的形成病机不外是“邪实正虚”之变,邪实是外 力所伤,淤血内滞或外邪侵袭,经脉痹阻;正虚是肾 元亏虚,肝血不足等,往往交杂兼病为患,难以截然
分开。病因主要有:
1.肾元亏虚,肝血不足 2.外力损伤 3.外感风寒湿邪
16
临床表现与诊断
1.肾元亏虚,肝血不足:腰膝酸软,腰体渐痿,头晕目 眩,舌质淡,脉细弦。
第九章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
定义 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称骨关节病,又称
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 节炎。是由于关节退化,引起关节软骨破 坏的慢性关节炎。
1
病因病理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无明显原因逐渐发生的退行性变。 继发性:已知某种原因造成关节软骨破坏或 关节结构改变,日后因关节面磨擦和承受力的 不平衡造成的退行性变。
2.外力损伤:痛有定处,活动障碍,舌见紫色瘀斑,脉 来弦涩。
3.外感风寒湿邪: 风邪:痛无定处,恶风,颈项强,头痛,关节酸胀。 寒邪:痛剧,腰体拘急,屈伸活动不利,得寒加剧,得
热稍缓。 湿邪:疼痛绵绵,日久不瘥,头重如裹,身体困乏,四
肢酸楚,颈项强痛,肌肤麻木,关节以酸为主。
17
现代医学对脊柱退行性变的认识
使软骨营养交换程序破坏发生骨关节病。
6
病理过程
早期最先发生于关节软骨,软骨表面干燥,失去 光泽,呈黄色弹性降低,表面呈纤维状,进而破 裂,出现垂直裂隙。以后软骨表面磨损、变薄, 出现水平裂隙,以致表面软骨成为小碎块,脱落 于关节腔内。
在摩损和应力大的部位软骨钙化层甚至软骨下骨 质裸露,骨面下软骨或纤维组织增生,不断产生 新骨增生。
腰段脊柱退变为基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14
中医学认识
属于中医学的痹症,颈肩痛,腰腿痛的范畴。 根据中医的脏腑理论及气血学说,认为与肾和肝
的关系最为密切。 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生长、发育。《素问·上
古天真论》指出了肾气的盛衰对机体的生长衰老 起着主导作用。 肝肾同源,肾主骨,肝主筋,筋骨相连,肝血的 充足与否对筋骨的生长及荣衰有者极其重要的作 用。
蛋白聚糖(占软骨 干重的15-40%)
水(占湿重的80%)
4
纤维层
软骨细胞
5
病因
年龄、关节内创伤、异常代谢产物的沉积、反复 出血后大量铁质沉积、反复注射类固醇导致关节 软骨和基质直接遭到破坏,或破坏软骨的营养而 使之退化,逐渐被磨损,产生骨关节病。
内分泌异常,如糖尿病,可使软骨细胞异常。 关节结构异常,对线不良,使关节压力不均匀,
气压降低时加重,与天气变化有关,有时可有急 性疼痛发作。 关节僵硬 此为重要体征,早期偶尔出现, 以 后则经常发作且逐渐恶化。 畸形 跛行 因疼痛及畸形所致。 肿胀 肿胀只在表浅关节可以见到如膝关节、 肘关节等。
9
实验室检查:血沉,血象一般无异常,抽 取的关节液清晰,微黄,粘稠度高,白细 胞计数在1000以内,主要为单核细胞。粘 蛋白凝块坚实。
30
椎间孔 缩小
纤维环的纤维软骨细胞变性减少,纤维不规整, 出现玻璃样变,肉芽组织侵入,易破裂发生椎间 盘突出。
23
解剖
病理状态
24
解剖
横断面
25
(二)骨刺的发生
椎间盘退变使附着于椎体边缘的韧带断裂和耗 损,反应性地形成骨刺或骨质增生。
也有人认为椎间盘退变萎缩后,椎体间的异常 活动挤压前、后纵韧带,两侧骨膜掀起,骨膜 下形成新骨。
休息 因关节软骨破坏与关节负重和活动有直接关系, 但也要有适度的活动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
西药的治疗主要是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酚酸、 塞来昔布等NSAIDs类药的消炎止痛。
中药的内服外敷有很好的疗效。 理疗及支具保护对控制症状有很好的帮助。
13
第二节 脊柱骨关节病
定义:包括脊柱的肥大性关节炎,以及由颈胸
2
关节பைடு நூலகம்营养
成人关节软骨内无血管神经,营养物质首 先由滑膜血管丛弥散到滑液,再经过软骨 基质到软骨细胞,关节活动时软骨面之间 产生的相互压缩和放松作用形成基质内外 液体的交换,保证软骨细胞的营养
3
正常软骨的结构及功能
软骨细胞(占总体积的1-2%):产生细胞外基质
软骨
II型胶原
细胞外基质(占 总体积的98-99%)
26
解剖
病理状态
27
骨质增生
28
退
行
性
脊
椎
关
节
病
:
晚
期
29
(三)椎间关节的变化
椎间盘的变性的结果导致椎间隙失稳,椎间盘间 隙狭窄,椎体间的异常活动以及脊柱的生理弯曲 异常,可致后方关节--椎间关节歪斜,从而引 起关节面对合不良,关节囊肥厚或陷入、滑膜增 生、骨刺形成等退变性变化。
棘间、棘上和黄韧带多发生肥厚、断裂、空泡和 钙化等。
X线表现:早期无明显变化,后期关节间隙 显著狭窄,骨赘形成,软骨下囊性变,形 成骨关节病的典型征象。
10
11
(二)诊断
根据本病的好发人群,年龄段,症状体征,再加 上X线上的表现,本病不难诊断,但还应结合病史 及病情进行分析,以明确病因。
12
治疗
本病是一个预后良好的关节病,很少有关节强直或 到关节功能严重丧失的程度。每个人都应减少或预 防发生骨性关节炎的因素,如减轻过肥的体重,避 免活动时意外损伤等。
是指椎骨,椎间盘,以及周围组织的一系列退行性 和增生性变化的结果。临床上常见的代表性变化是 脊柱的生理弯曲的异常和变形,X线片可见椎间隙的 变窄,椎体缘的骨刺,椎管和脊柱变形,椎间关节 的肥大等。
18
19
解剖
20
解剖
21
解剖
22
(一)椎间盘退变
首先是椎间盘的含水量下降,椎间盘发生脱水、 干燥,并出现松弛、异常活动、裂隙、碎裂、褐 色素沉积,以致椎间隙变窄,上下椎体间发生异 常活动,出现脊椎不稳。这种变化使椎间盘对负 重所致变形的抵抗力和吸收冲击的功能降低。
不断产生显微骨折、坏死,不断增生,使骨关节 变形。
7
病理进程
在承受应力小的部分则骨质疏松。 滑膜和关节囊受脱落软骨片的刺激而充血、
水肿、增生、肥厚,滑液增多,产生继发 性滑膜炎,出现疼痛、肌肉痉挛。 关节囊挛缩和纤维化导致关节的纤维性强 直。
8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疼痛 持续性的隐痛,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