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1月 Vol.34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2──────────收稿日期:2012-03-25作者简介:申丽红(1975-),女,河北邯郸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及语言教学。
-24-语言学中的研究方法申丽红1,2(1. 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1;2. 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语言学作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各家学者秉承不同的语言学理论,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语言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
本文从语言学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语言学研究方法做一梳理。
关键词:语言学;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H 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2)06-0024-03Some Research Methods of LinguisticsSHEN Li-hong 1,2(1.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Th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1, China; 2.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Linguistics, as a cross-discipline between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has developed well in recent years. Different scholars did some researches on language with different theories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s. A summary about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nguistics is made.Key Words: linguistics; quant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宝贵财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人们开始从不同角度探索语言的奥秘,以揭示形形色色的言语背后所隐藏的规律,从而形成了林林总总的语言学流派和语言学理论。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语言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语言学流派以不同的哲学基础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框架后,因其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研究目的而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语言学相关研究。
一、语言学发展简史西方的语言学研究自古希腊始,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 BC 470-BC 399),柏拉图( Plato, BC 429-BC 347)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BC 384- BC322)等通过对语言的辩论奠定了语言研究的哲学基础。
此后语言学在西方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随着一些人类学家、哲学家等相继加入语言学研究,语言学学科迅速发展。
他们详细研究了语言的分类,语言中的音变等,为现代语言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使语言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科学的学科。
此后的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的结构主义学派基本上秉承了结构主义的衣钵,对语言的结构、音位等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切分。
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
转换生成语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结构主义语法,推动语言学研究进入当代语言学时期。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过程无论采用“白板说”还是“刺激-反应”论都不足以说明问题,以此提出了“先天性假设”(innateness hypothesis )。
他认为人类的大脑先天被内置了一套“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 )或“语言普遍现象”(linguistic universals )。
这种普遍语法在后天经验的触发下而形成各种各样的“个别语法”(particular grammar )。
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运用数学的运算原理,运用各种规则逐步推导以申丽红:语言学中的研究方法-25-期探寻这些内置于人类大脑的普遍语法,从而获得人脑中语言的获得和生成机制。
与西方语言学研究不同,中国的传统语言学研究始于“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很长时期以来,各个朝代的著名学者对汉文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20世纪初,西方的语言学理论相继传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结合西方的语言学理论,采取相应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对汉语进行研究。
在语言学本体研究发展的同时,一些应用语言学学科蓬勃发展。
人们不再局限于研究语言学的本体理论,而趋向于研究语言的功能、语言的社会作用、语言和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
语言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确立与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密切相关。
不同的研究主体,他们所选择的研对象的不同往往影响着对研究方法的选择。
语言学研究也不例外。
宁春岩和桂诗春认为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三大类:理论方法、描写方法和实验方法[1,p8]。
严辰松将其总结为“所有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可分为两大类:纯理论研究和以数据为基础的(data based )研究”[2]。
语言学的研究应该分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
因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向不同,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语言的本体研究 1. 19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研究古典语言学起源于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
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的西方古典语言学研究中,定性研究占主导地位,实证研究比较少。
此阶段,对语言的研究集中于对“词法和句法范围内的个体语言研究”[3]。
在研究某些语言现象时,研究者的哲学理念和主观分析占主导地位。
这些研究方法似乎缺乏科学性,但是正是这些哲学理念促进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语言这个交际工具的了解。
最初的希腊语法是通过辩论产生的,在对语言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后,他们把语言分成若干句子,然后把词归类,进而探讨了人和自然以及自然界和人类语言的关系。
中世纪出现的思辨语法(speculative grammar )开始对句法进行探讨,并对词类的功能进行了描写。
与此相呼应的是我国“语文学”研究阶段,此阶段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定性研究。
“中国文学家所从事的考据学作为方法论的总原则,用训诂、勘校和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对语言和历史进行考核和例证的归纳,从中得出结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定性研究。
”[4]古典语言学时期的研究方法以规定为主,在推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略有不足。
2. 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的研究方法经过古典语言学时期的积累,19世纪语言学研究进入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时期。
19世纪蓬勃发展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深深地影响了语言学研究。
语言学研究不再局限于辩论以及对具体句法和词类功能的描写。
受哲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影响,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逐步“科学化,非宗教化和理性化”[5]。
他们试图找出语言的原始结构并且认为人类的语言与生物体一样,有其谱系发展历程。
基于这样一种设想,历史比较方法是此时期语言学研究采用较多的方法。
很多学者通过对语言的实地调查,搜集了大量资料;系统地研究一种语言的总体结构,而不是具体的几个句子或词汇,来与另一种语言进行比较。
通过系统的比较同一种语言的历时发展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画出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在收集了诸多语言的语料基础上,对这些语料进行对比分类,区分出语言的基本类型。
3. 现代语言学时期的语言学研究方法现代语言学时期即指在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上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到乔姆斯基1957年转换生成语法提出这样一段时间。
经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1916年《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发表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描写的方法开始在语言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
索绪尔之后的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秉承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衣钵,对语言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布拉格学派侧重于语言功能的研究,对语音和音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归类;哥本哈根学派则侧重于语言结构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美国结构主义学派采用分布和描写的方法对语言的句子进行了详细切分和描写。
4. 当代语言学时期的研究方法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发表标志着语言学的研究进入当代语言学时期。
乔姆斯基认为对语言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的表层结构,而应该专注于其深层结构。
乔姆斯基试图采用形式化的方法推导人类大脑语言的产生机制,语言学的研究开始和数学及生物学联系起来。
乔姆斯基一反传统的以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其对语言机制的研究以演绎为主,所有的研究不是为了描写而是为了解释。
他要“通过研究人类语言为人脑的特定结构建立一个解释性的理论模型”[1,p9]。
基于构建理论模型的需要,他提出若干转换规则,在此规则上,各种有标记特征的词进行转换和推导。
“语言的词汇好像公理系统的初始元”[1,p9]而后在这些初始元的基础上进行演算,进而形成公理。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不仅充分使用了数学和生物学的术语,而且系统运用了数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使语言学的研究更加科学化。
“乔姆斯基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归纳法、理想化的方法、形式化的方法。
”[6]比较归纳法(comparison)首先对语言体系中同一句法构建现象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归纳。
例如首先对谈话者的语言进行观察,而后概括出最简规则。
如乔姆斯基通过对语言的观察提出了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语素音位规则等。
生成语法的研究还采用了对比研究法(contrast),有一种语言内部的对比研究以及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
一种语言内部的对比如:a. 星期天我休息。
b. 我休息星期天。
上述两句话为什么a能说而b不能说?两种语言间的对比如:c. What are you doing?d. 你在干什么?为什么a句中疑问词提前,而b句没有。
生成语法与传统语法不同,生成语法解释上述原因不用描述的方法,而是通过对比揭示其语言表层结构及深层结构的转换生成机制。
理想化的方法(idealized method)则是生成语法认为人类的语言系统有一个完整的普遍语法。
通过对理想谈话人的话语进行剖析便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