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卷第2期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学 报V ol.10,No.22 0 0 8年4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pr .2008收稿日期:2008-03-06作者简介:丛岩(1973-),女,辽宁大连人,讲师。
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丛 岩(渤海大学 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 锦州 121013)摘 要:文章通过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概括地介绍了一些语言学派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出对立统一是语言学研究方法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学研究方法要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
关键词:对立统一;语言学研究方法;哲学思考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91(2008)02-0039-03一、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思考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研究的三大要素。
语言学研究要解决如何获得和运用语言知识以及对语言和语言运用知识所产生的结果承担责任,如何才能更好运用语言,更好认识人的自身,服务于人类的进步和希望。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根本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这在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都是共同的。
“语言是人工客体,有其自然性的一面,但同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同时又在一定意义上是思维活动的产物。
因此,语言存在的基本状态和语言运用、变化的基本秩序与趋势,也必然表现出对立统一的特征。
但是,语言有自己的特殊性和规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体现对立统一。
语言学研究方法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找出语言体现对立统一的独特表现。
”[1]2语言的对立统一的独特表现可以体现在“不相容性”和“不完备性”两方面:“对立”表现为“不相容”,“统一”正是“不完备”的需要。
“一种语言学的理论的包容度与其精确性有很大的不相容性。
当包容度增大,它的精确性将减少;当精确性增大,它的包容度将减少。
当其中一方的增大超过一定阈值,它的对立面会越出允许的限度,从而使整个理论系统遭到损害。
另一方面,语言学的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不完备的,常要借助体系外的学说、理论、观点来补足。
语言学理论的任何概念、判断都有不完备性,都不能将研究对象或有关事态的全部属性穷尽,只能触及一些方面、为了一些目的、统辖一些层次。
”[1]9不相容原理和不完备原理告诉我们,无论运用什么理论作为研究的框架,运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都不是全面的、绝对的,研究方法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二、19世纪以前“语文学时期”的研究方法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常常被认为是主观的,个性的,多使用定性分析和主观的价值判断,几乎不做实证研究,而且感性认识多于理性分析。
19世纪以前,尽管作为人文学科的传统语言学研究常常依附于哲学﹑逻辑学﹑文学和历史等学科,研究方法在处理某些语言现象上,依赖于研究者的直接和主观分析,没有什么实证的手段,以致对理论的检验、评价缺乏统一尺度,判断理论的正确与错误在语言学研究的材料上也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语言理论出现术语众多、概念混杂的问题,研究方法上缺乏系统全面发展的观点,但在语言学理论早期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希腊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是出于哲学上的思考,是为了通过对语言的认识达到理解思想乃至世界这一哲学目的的,但它激发了人们对语言的兴趣,这对日后人们专注于语言研究并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比如古印度的巴尼尼提出的动词中心说,古希腊的柏拉图在词源学的基础上用拆字法来分析词40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第2期语,斯多葛学派分析了名词的格,亚里士多德从功能的角度把希腊词语分成八类等等。
中古时期,对拉丁语研究深入出现了经院学派的思辨语法。
文艺复兴以后,各个语言学流派林立,直到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和普通语言学的建立。
三、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的研究方法19世纪是自然科学的盛世,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方法对语言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当时自然科学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语言学中产生了经验主义和实证的方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把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
它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19世纪几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像格里姆、拉斯克、葆朴、洪堡特等,他们在研究中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比较,不仅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说,绘画出世界语言的谱系,而且创造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后来的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创造了有力条件。
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历史比较方法偏重于语言的前后相继,忽略了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20世纪以后的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20世纪语言学经历了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向结构描写语言学的转向,从描写语言符号系统内部的成分和构造的结构主义向解释语言的运作机制、进而揭示人类心智特征的认知主义的转向,使语言学与自然科学紧密地结合。
“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包括其思维方法与统计学方法与语言学研究广泛的结合,为语言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
而随着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的发展,当代语言学研究更将视野扩大到语言的生物遗传性等生物属性的研究,出现了最前沿的生物语言学,这种结合已经不仅仅是零散利用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方法,而是整体借用自然科学的模型和术语来描述和解释人类的语言现象,使语言学具有自然科学研究的特点。
” [3]153语言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如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考据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语料库的方法、实验的方法、统计的方法、生理解剖的方法等等。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结构主义不是一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就是试图使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达到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
索绪尔将结构主义思想运用到语言学研究中。
结构主义的方法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对整体性的强调,结构主义方法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对共时性的强调。
索绪尔提出一种与共时性的语言系统相适应的共时性研究方法,即对系统内同时存在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们同整个系统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方法。
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引发出结构主义重分析结构的方法。
在索绪尔之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在理论上源于索绪尔的基本思想,具有共性,但又有他们各自的特色。
概括地说,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注重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注重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和分析。
在语言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代的方法;创造了语言结构分析的直接成分分析法。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韩礼德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语言看作文化符号系统的一种,而文化符号系统又存在于整个社会符号系统。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行为”,也就是说,仅仅具有语言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能够实际运用语言。
语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进行交往、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以语言功能为中心的语言理论,在解释语言的句法结构时,把语言功能(语言的用途、如何实现这些用途)作为中心,而不是单纯地以结构主义的方法把语言成分及其组合作为中心;系统功能语言学从社会语境出发,观察语言如何作用于社会语境,并受社会语境制约。
“在研究方法上,该学派代表人物韩礼德从进化论的角度,以‘进化的’研究方法探索语言和意义的发展过程。
”[4]10行为主义语言学派常用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试法等。
(三)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研究方法乔姆斯基语言学的方法体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哲学层次的方法,另一个是具体实践的方法。
哲学层次上,乔姆斯基研究方法的特点是结构主义方法和分析哲学方法的相互结合。
乔姆斯基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归纳法、理想化的方2008年(总第52期) 丛岩: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41法、形式化的方法。
乔姆斯基所要描述的语言能力指的是理想化﹑纯粹化了的个人的语言能力,它具备了根据严格的语言规则把语言的音﹑意联系起来的完整的知识。
而他的语言理论主要关心的是一个纯净齐一的语言社团中的理想化了的言者和听者的语法,这些理想化了的言者与听者具备了自己语言的完整知识,而不受那些与语言无关的因素如记忆力、注意力﹑情感等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也不会犯常人在使用语言时所犯的那些错误。
乔姆斯基认为,由于普遍语法是内在的又是人类共有的,因此可以建构成和数学这种先验的知识一样的形式系统,因此需要用到数学方法和逻辑方法[5]97~98。
例如,最简方案认为内化语言包括一个运算程序和一个词库,来说明人类语言的普遍性可能存在于抽象的运算系统之中。
(四)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社会语言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面临着在具体研究工作中解决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这一矛盾:如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多重因素共现、观察对象多变、变量内容不易控制等难题。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继承了人类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的传统,如自然观察、抽样调查、访问资料提供人、收集和记录资料、分类整理、归纳形式等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了显著的变化:注重研究内容与不同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适当引入计量分析手段;强调跨学科整合式研究;分析话语群体的语言行为,找出言语行为的规律与模式。
例如,1966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发表了《纽约城英语的社会分层》,他调查了纽约市上中等级百货公司里职员的语音,并用一句包含fourth的句子作为调查手段,发现不同的r 发音,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发r音是下层口音的标志。
(五)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是一门边缘科学。
认知语言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具有跨学科、多元化的特征。
“认知语言学以了解人类习得和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为目标,内省(introspection)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方法,但心理过程直观性差,就不得不使用试验方法和统计方法。
由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心理现象和意识结构,因此只能采取非直接分析法:对比和抽象。
”[6]11除了个人内省和直觉以外,认知语言学家还必须求助于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语言习得研究观察到的数据,语言对比和比较研究以及方言研究方法也为认知语言学家所采用,语料库方法也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内省法也要同时辅以一些实证的方法。
心理学方法被引入神经语言学领域后,研究者开始普遍重视对变量的控制,并在可能的条件下有意识地借助药物、仪器等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如K、i、m、u、r、a,1961年第一个用行为测量技术—双耳分听技术,说明了正常人在语言加工能力方面的大脑两半球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