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写好开头和结尾修改
雕饰“豹尾”
所谓“豹尾”即结尾要简 洁、明快、干净利落,犹 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 并余味无穷,给读者以咀 嚼回味的余地。
1、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 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 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 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
2、首尾呼应式
作业
• 一、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B ) • A、狼藉/汲取 酝酿/芸芸众生 • B、伫立/抽搐 寒噤/情不自禁 • C、轻捷/诘责 痴想/参差不齐 • D、沉湎/腼腆 桑梓/鳞次栉比 •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修葺 沧海桑田 阔绰 精巧绝伦 • B、贫瘠 黯暗然失色 伎俩 莫衷一是 • C、荒谬 正襟危坐 偏坦袒 在劫难逃 • D、渲喧染 翻来覆去 琐屑 义愤填膺
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
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把握它,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
目的光彩。
•
——河北省学生《不能没有理想的帆。
•
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
——荆州市考生《把梦想带给花季》。
•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中国石拱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 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 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三、 设计悬念,引入话题
倒叙开头,目的是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 趣,并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 示文章的布局之美。
• 三、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行人集 体闯红灯现象。假如你在过马路时,红灯 亮着,机动车辆在行驶,与你走在一起的 人要强行闯红灯过马路,你怎么劝说,才 能让他们停下脚步?
• 大家好!这样过马路很危险,也会造成交 通堵塞,交通秩序需要我们共同维护,请 大家耐心等候!
2014中考作文之
写好开头和结尾
就是在文章的结尾用一句话或者一段文 字,直接或间接重复开头的有关字句、回答 开头提出的有关问题等,来结束全文。
但是要注意不能对开头作机械的重复, 在词句上要对开头略显变化才好。
《背影》
• [开头]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 不能忘的是他的背影。
• [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 时再能与他相见 。
•用陶渊明的爱菊、世人爱牡丹来衬我的独特爱 好:爱莲。
《济南的冬天》的开头: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 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 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 晴的。
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济南冬 天的温晴。
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
• 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 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啰嗦几句,把 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 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 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 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 种结尾大煞主题。
• 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 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
4、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
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航
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
——荆州市考主《把爱心带给他人》。
•
5、不知是否曾经擦身而过,你轻轻地如天边的一丝薄云,
即使可遇而不可求,也带走了我心灵的关注……
•
——广东省考生《我关注生命中的点滴》。
五、 环境描写,渐入话题
《孔乙己》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 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 天热得发了狂”
《故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 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 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 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901班
所谓“凤头”即开头要亮丽, 高雅、先声夺人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 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 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 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 (梁实秋《我 的一位国文老师》)
巧 笔落惊风雨 饰 “ 凤 头”
一、开门见山,直入话题
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 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 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 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 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紫藤萝瀑布》
• 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 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栓贼扣儿。 —— 《蒲柳人家》
•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羚羊木雕》
四、 对比烘托,突出话题
周敦颐《爱莲说》的开篇: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邓稼先》一文中,则是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 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抒情议论议式 刻画人物式 引用材料式
• 开篇明旨,或点题的佳句。
• 1、蔚蓝的星球,不息旋转,壮阔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 的小河,流过田野、乡村和城镇。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现。
•
——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
•
2、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
《散步》的开头: “我们在田野散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
《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 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的是他的背影。”
《故乡》的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 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 去。”
二、巧用修辞,连接话题
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 富有表现力。排比修辞的优点在于句式整齐,给 文章增加气势,加上优美的语言,会让读者产生 愉悦感,犹如迎面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再让修辞 恰到好处的与话题相连,从而浑然一体,收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