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个阶段:分销物流学阶段;Physical Distribution和Logistics共存;20C初—20c50s第三个阶段:现代物流学阶段;Physical Distribution;20世纪50年代中-80年代中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Logistics;80年代中期—今天2、分销物流的特点:定位在分销领域,注重专业化,初步专业化,是企业末端产品分销到网络或客户的整个领域,智能化3、现代物流:全域,是注重集成化,专深入专业化,深入集成化,深入信息化,系统化,网络化,一体化4、物资,就是一切客观存在的对人们有用的物质资料。
5、物资的物质实体,指物资的客观存在实体,它有形状、有性质、有质量、有体积、看得见、摸得着、能够被人们所感知。
6、物资的社会实体,指物资的效用性(价值,社会地位、作用和稀缺程度、所有权性质、交换价值等),它反映物资的社会地位、经济价值和珍贵程度等。
7、物质实体是社会实体的载体,社会实体是物质实体在社会中的效用体现。
8、物流,是物资有形或无形地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资物质实体的流动。
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和信息等诸项活动。
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流通加工活动还可能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
9、商流,是物资在由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有权的转移运动。
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
通过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10、商流不等于商品流通。
商流只是商品流通的组成部分。
物流也不等于物资流通,物流只是物资流通的组成部分。
一个完整的商品流通(物资流通)既包括商流,又包括物流,在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物流。
11、企业内部物流与社会物流的区别:范围企业内部、企业之间遍及整个社会,领域生产领域、流通领域,规模微观物流、宏观物流,特征一般不伴随有商流发生、一般伴随商流发生。
12、信息流也是流通的组成部分,它和商流、物流一起共同构成了流通的“三流”。
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产生、加工、存储和传递等程序化的作业处理流动过程。
13、系统,是由两个以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为完成特定功能的有机结合体每个单元可以称为一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
14、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方法;霍尔的系统工程三维系统:七个步骤的方法:①摆明问题②指标设计③系统综合④系统分析⑤系统优化⑥择优决策⑦计划实施15、物流系统,是由多个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以物资为工作对象,为完成物资物质实体流动为目的的有机结合体。
最基本的物流系统由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加工及信息处理等子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有机地结合而成。
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往下分成更小的子系统。
物流系统本身又处在更大的系统之中。
16、输送是指:由生产厂到配送中心(或用户),长距离大批量快速运输,多装快跑,追求运输效率,一般用大型运输工具。
17、配送是指:由配送中心至用户(或零售店)的运输,在局部范围短途小批量循环送货,按时按量、及时送货、服务好省车次和不污染环境,一般是用汽车等小型运输工具。
18、储备分类:保障储备、周转储备。
19、保障储备:又称为保险储备,它是为了预防灾害、预防战争、预防一些不测事件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储备。
特点:储存时间较长,不周转。
作用:满足紧急时刻的物资紧急需要、备荒、救灾、战争、平抑物价。
20、周转储备:是指处在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上的等待加工、等待销售、等待运输的临时性储备。
特点:储存时间短,临时等待、不断周转。
作用:是衔接不同步的供应环节和需求环节,克服二者在时间上的距离,既保障供应,又保障供应方和需求方各自独立正常运行,保障各自的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
21、仓库是储存物资的场所。
按功能分:储备仓库和周转仓库。
按存放的品种分类:粮食仓库,棉花仓库,钢材库,水泥库,机电仓库,百货仓库,五金仓库等。
按保管条件分:普通仓库,温控仓库,危险品仓库等。
按结构和构造分类:平房仓库,多层仓库(楼房仓库),高层货架仓库(立体仓库),散装仓库,罐式仓库。
按仓库经营方式分类:自用仓库,营业仓库,公共仓库,保税仓库。
22、仓库的功能:储存保管的功能,集散货物的功能,衔接供需的功能,客户服务功能,防范风险的功能,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信息中心功能。
23、库存,就是库存物资。
凡是处在储存状态的物资,都可以称作库存物资,简称库存。
包括处在仓库中物资,无论是长时期还是临时性的储存,都是库存。
即使没有处在仓库中,只要它是处在储存状态,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临时的,也都可以称作库存。
24、仓储作业三个阶段:进货入库;储存保管;出库发送25、商品进货入库。
二个阶段。
接运,验收。
26、物资保管保养:1、物资产生质量数量变化的原因;在储存期间,质量变化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①储存操作②储存时间③储存环境和保管条件(1)物理和机械变化(2)化学变化(3)生化变化2、物资保管保养的基本要求(1)保质;(2)保量;(3)保安全;(4)保急需;(5)仓库规划化;(6)存放系列化;(7)保养经常化。
3、物资保管保养方法(1) 配分和堆码苫垫,堆码苫垫的基本要求是:①合理(货垛的宽度、高度、垛间距)②牢固③定量(“五五”堆码、过目成数,便于清点)④整齐⑤节省(节省空间,节省搬运强度)⑥方便(方便搬运作业、方便清点)(2) 维护保养(3) 检查(4) 清点盘存27、仓储工作经济技术指标:吞吐量,库存量,库存物资周转率,储运质量,仓容利用率,收发时间,设备情况,全员劳动生产率,储运成本利润28、运输的功能:基本功能:空间位置转移,保障供应,空间效用。
辅助功能:在途储存,短时间时间位置转移,衔接供需,时间效用。
29、基本运输方式:1、公路运输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1、联合运输2、散装运输3、集装箱运输4、甩挂运输5、驼背运输6、整车运输和零担运输30、运输方式的选择:1、商品性能特征2、运输数量、运输路程和运输时间要求3、运输综合成本4、运输能力、质量、信誉和服务水平5、安全可靠性6、运输方式的可得性31、物资运输规划:图上作业法;表上作业化32、配送是一种局部范围内短距离的联合送货活动。
33、配送的意义和作用,1对于客户来说,可以最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保障用户生产或生活正常有效地进行,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水平。
2对于配送企业本身来说,不但可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客户满意率、从而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而且可以降低运输成本、降低库存、提高库存物资的利用率,实现最大的节约,从而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而且还可以达到提高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
3对于物资来说,可以提高库存物资利用率、提高库存物资周转率。
4送对于社会来说,可以减少社会运输车辆数目,从而可以缓解交通紧张状况、减少尾气、噪声等交通污染,保护居民生活安宁,保护社会生态环境。
34、配送的功能要素:1、集货2、分拣3、配货4、配装5、配送运输6、送达服务7、配送加工35、流配送业务的基本形式:配送品种分类1、单品种配送2、多品种配送。
配送时间和数量分类1、定量配送2、定时配送3、定时定量配送4、定时定量定点配送5、定时定线配送6、即时配送;配送组织者分类1、生产企业2、流通企业3、配送中心;配送专业化程度分类1、综合配送2、专业配送36、包装是在物流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饰和标志的工作总称。
37、包装的功能分为以下七种:①保护功能——保持质量;②定量功能(按单位定量)——形成基本单件或与此目的相适应的单件;③标识功能——容易识别;④商品功能——创造商品形象;⑤便利功能——处理方便;⑥效率功能——便于作业、提高效率;⑦促销功能——具有广告效力,唤起购买欲望。
包装的几种功能总结为以下三点:1、保护功能,2、方便功能:装卸搬运、储存、运输、消费;3、促进销售38、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进行的垂直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装卸搬运就是指:在某一物流节点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
39、装卸搬运合理化:(一)防止无效装卸1、尽量减少装卸次数。
2、提高被装卸物料的纯度。
3、包装要适宜。
4、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二)充分利用重力(三)提高物资装卸搬运的灵活性(四)装卸作业的机械化第一个阶段是用简单的装卸器具的阶段;二个阶段是使用专用高效的装卸机具阶段;三个阶段是依靠电子计算机实现自动化阶段(五)推广组合化装卸①装卸单位大、作业效率高,可大量节约装卸作业时间。
②能提高物资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③操作单位大小一致,易于实现标准化。
④不用手去触及各种物资,可达到保护物资的效果。
40、流通加工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41、流通加工的作用:1.方便流通,包括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
2. 提高了生产效益,也提高了流通效益。
3.流通加工,不但方便了用户购买和使用,还降低了用户成本。
4.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5.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6.废物再生、物资充分利用、综合利用,提高物资利用率。
7.改变功能,增加商品价值,提高收益42、物流信息,是在物流过程中产生、为物流活动服务的有关信息。
物流活动本身;物流活动环境;环节多、信息量大、形式多样、内容复杂43、物流信息的作用:1.中枢神经作用2.记录描述作用3.指导服务作用4.决策控制作用44、物流信息技术:1.条码技术2.射频技术3.EDI技术4.GPS/GIS技术45、条码,由一组黑白相间、粗细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包含各种信息。
46、条码分为:商品条码(消费单元条码)、包装条码(储运单元条码、货运单元条码)、应用标识码;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店内码:物流标签47、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销售时点系统(POS)2、库存系统3、分货拣选系统4、物流标签系统48、射频技术原理:射频场、标签反射、射频接受识别系统。
应用:配送中心、海关49、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汽车定位、控制、铁路运输系统、军事系统。
GPS的原理:一个点上的接收机,至少可以同时接受到2万里高空精密定位的4颗卫星发出的信息,根据几何学原理,就可以精确确定该店的位置。
50、GIS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车辆路线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设施定位模型。
GIS的原理: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用地李模型分析方法,实施提供多种空间的动态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