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玉溪市

云南省玉溪市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新平县水利局评价单位:四川锦绣中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前言一、工程概况拟扩建的洋发城水库位于玉溪市新平县西南方向的马龙河中上游,距新平县城90km,属新平县漠沙镇仁合村委会辖区。

水库以上径流面积21.6km2,工程始建于80年代初,坝高40m,总库容591万m3,兴利库容500万m3,水库以上主河长9.4km,河道平均比降40.9‰,水库流域平均高程2300m。

现状洋发城水库灌区P=75%时可供水量为1457.8万m3,需水总量为2319.9万m3,供需平衡现状缺水862.1万m3,现状缺水率为37.2%。

区域内现状缺灌面积较大,现有蓄水工程洋发城水库调节能力不足,灌区范围现大部分耕地面积尚无渠系配套工程。

漠沙境内水资源开发条件较好的挖窖河已建的黄草坝水库也只能满足其灌区用水需求,无法向本规划区调水,灌区缺水只能靠扩建洋发城水库增加的蓄水量来解决。

扩建洋发城水库后,P=75%时,洋发城水库可供水量1517.4万m3,课腊沟、五狼沟、豹子母沟分别扣除生态需水后,可供水量叠加合计为742.1万m3,规划水平年可供水总量2259.5万m3。

需水总量为2259.5万m3,供需达到平衡。

二、项目前期工作概况2010年4月,由于2009年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旱,国家和水利部高度重视,决定开展编制《西南五省(市、区)骨干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

为正确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编制了《西南五省(区、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规划(云南省)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1年5月,新平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对该报告进行审查批复。

洋发城水库为纳入规划中的重点水库工程。

该工程的兴建将从根本上解决漠沙集镇及农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问题。

同时省水利厅云水规计[2011]210号文《云南省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滚动计划(2011~2013年)》把洋发城水库扩建列为前期工作进展督促项目。

洋发城水库工程列入了《云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已于2011年10月20日以云政法[2011]209号文件下发了批复。

同时列入云南省重点水利项目。

2011年12月,新平县人民政府以新政复[2011]186号文批复《玉溪市新平县马龙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报告》。

2016年10月,玉溪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完成了《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过了审查。

2014 年7 月,受新平县水利局的委托,我单位开展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单位接收委托后,随即组成了项目组,并于2014 年8 月、11 月进行了相关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及环境现状监测等前期工作,随后,按各环境要素分专题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价,于2016 年11月编制完成了《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供业主单位上报评审。

2016年12月20日,新平县环保局主持召开了《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评审会并形成专家评审意见。

环评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报告进行认真修改后形成《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三、主要环境影响及评价总结论洋发城水库工程未涉及风景名胜区和其他环境敏感区域,现阶段本项目与《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2~2020年)》是相符的。

该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

工程建成后,可以解决游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漠沙镇及周边村庄群众人畜饮水、新平云新糖业有限公司漠沙糖厂工业用水。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实施对提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一定作用。

工程建设将对库区及施工区的植物、植被、动物生境产生一定不利破坏,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等将对施工区及周边地区产生一定影响,施工弃渣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等。

工程各项环保措施投资共计260.18万元,在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措施,并加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工程带来的环境影响可得以减缓,能够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

经过本报告分析,洋发城水库的建设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经过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影响可接受。

综合以上,从环境保护的技术角度来讲,洋发城水库的建设和运行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在采取可行可靠的措施后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评价原则 (5)1.4环境保护目标 (6)1.5评价范围与时段 (9)1.6评价标准 (9)1.7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和等级 (12)1.8评价方法及评价工作程序 (14)1.9评价工作程序 (15)2工程概况 (17)2.1流域及规划概况 (17)2.2新平县洋发城水库扩建的必要性 (18)2.3工程地理位置 (19)2.4洋发城水库现状运行概况及存在问题 (19)2.5工程任务、规模与特性 (20)2.6扩建后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特性 (23)2.7工程项目组成 (25)2.8灌区工程 (26)2.9其他需水量分析 (29)2.10施工组织设计 (30)2.11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 (36)2.12工程占地 (37)2.13工程管理 (39)2.14工程投资 (39)3工程分析 (40)3.1工程环境合理性分析 (40)3.2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分析 (43)3.3现有洋发城水库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49)3.4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 (49)3.6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影响 (60)3.7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筛选 (61)3.8工程分析结论 (64)4环境现状 (66)4.1工程区自然环境概况 (66)4.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74)4.3社会环境 (83)4.4评价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85)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86)5.1施工三场影响分析 (86)5.2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86)5.3水库管理所环境的影响评价 (100)5.4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00)5.5大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影响评价 (106)5.6生产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109)5.7水土流失环境影响评价 (110)5.8社会环境影响评述 (111)5.9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112)6风险评价 (115)6.1施工期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 (115)6.2运行期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 (116)7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19)7.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19)7.2水环境保护措施 (123)7.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26)7.4声环境保护措施 (127)7.5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128)7.6人群健康保护措施 (128)8水土保持方案 (135)8.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135)8.3水土流失量预测 (135)8.4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36)8.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及防治措施体系 (137)8.6防治措施工程量 (140)8.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140)9环境管理与监理、监测计划 (141)9.1环境管理 (141)9.2施工期环境监理 (143)9.3环境监测 (144)9.4环境管理、监理及监测工作的组织与分工 (147)9.5环境信息管理系统 (148)9.6环境保护工程验收计划 (148)10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51)10.1分析方法 (151)10.2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51)10.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53)11公众参与 (156)11.1公众参与的目的 (156)11.2公众参与的作用 (156)11.3公众参与的主体 (157)11.4公众参与实施 (158)11.5公众参与意见的总结与处理 (165)12评价结论 (167)12.1工程概况 (167)12.2工程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67)12.3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67)12.4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对策措施结论 (169)12.5环境保护投资 (172)12.6综合评价结论 (173)12.7建议 (173)附件:附件1: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对马龙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的批复,新政复[2011]186号,2011年12月23日;附件2:关于上报新平县马龙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的请示,新水请[2011]131号,2011年12月23日;附件3:新平县马龙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评审意见,2011年9月2日;附件4:洋发城水库水质监测报告;附件5: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林业局关于洋发城水库扩建工程建设占用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复函,新林函[2017]3号;附件6:“四川省顺蓝天环保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准予变更为“四川锦绣中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登记通知书;固件7:部分公众参与。

附图:附图1:工程总体布置图;附图2: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3:水库位置及站点分布图;附图4:水系图;附图5:水库淹没及枢纽占地示意图;附图6:洋发城区域地质图;附图7:枢纽施工布置方案;附图8:渠道工程施工布置图。

1 总则1.1 编制目的根据工程特性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点,以及项目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问题,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环境管理政策要求,编制本报告书的主要目的在于:(1)通过对工程区域环境现状(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调查以及资料的收集,结合环境功能要求与工程特点,分析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工程建设区是否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

(2)预测、评价工程施工、运行等工程活动对评价区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分析评价工程兴建对评价区及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带来的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针对工程施工、运行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制定可行的环保对策和减免措施,确保发挥工程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拟定工程施工及运行期的环境监测方案,掌握工程环境影响状况,并及时作出反馈,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保证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效果达到相应环保要求。

针对区域环境功能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管理意见,为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明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环保责任。

(5)提出环保投资和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计划,保证工程建设需要的配套资金及环境保护设施得到有效落实。

分析、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后,评价区环境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工程兴建的可行性,从而为工程的方案论证、环境管理和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 年8 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8 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7年6月27日通过,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修订,2016年1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修正);(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 年8 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 年8 月;(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 年12 月;(1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年12 月;(1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 年12 月;(15)《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年12月;(16)《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15年);(1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1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19)《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2月;(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年9月;(2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9月9号;(2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23)《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年;(24)《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989年6月(25)《云南省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名录》1989年9月(2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28)《云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0年5月;(2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第44号令;(30)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31)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年1月;(32)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年1月;(33)国务院国发〔2004〕24号文《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34)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14日;(35)云南省人民政府令105号文《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2001年10月;(36)《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2014 年 4 月,云南省环境保护厅);(37)《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云环发209号;(38)《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4号;(3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40)环评函[2006]4 号文“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41)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云政[2007]141 号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地若干意见”;(42)国办发[2010]63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43)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77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44)环发[2012]98 号文“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4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 年12 月22 日修正版);(46)环发[2015]57 号“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47)其它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