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我的家乡玉溪简介“中国有一块翡翠叫云南,云南有一块钻石叫玉溪。
”这里有蜚声中外的李家山“牛虎铜案”,名扬天下的水下古城,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的帽天山动物化石群,神奇美丽的抚仙湖……这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红塔山的沃土、多彩和谐的高原水乡,也是充满魅力的文学创作宝库——玉溪。
玉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等20多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0%。
辖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八个县(区、自治县)。
是云南省距离省会昆明最近的地级市,是以卷烟工业为特色的轻工业名城。
有花灯之乡、云烟之乡、聂耳故乡的“三乡”之称。
2009年9月18日,从第二届中国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传来喜讯,我市被授予“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的称号,位列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沙市),在地级市中排名第一,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州市。
2010年2月4日,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12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1916年,“玉溪”因横贯玉溪市区的珠江源头之一的玉溪大河(州大河)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带潺潺流淌在万亩田畴之中而得名,沿用至今。
自然地理中文名称:玉溪市面积:15285平方千米外文名称:Yuxi City人口:213万(2001年)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方言:玉溪话下辖地区:红塔区等八县一区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政府驻地:红塔区著名景点:哀牢山,抚仙湖等电话区号:0877车牌代码:云F邮政区码:653100行政区划代码:530400地理位置:云南省中部地理位置: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介于北纬23°19′-24°53′,东经101°16′-103°9′之间。
东北和北面接昆明市,东南和南面与红河州相邻,西南和西面连思茅地区,西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
自然地貌:市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
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
西部哀牢山是一巨大屏障,山峦连绵,谷壑纵横。
东部和北部有一些较大的断层陷落盆地。
元江河谷沿哀牢山脉东侧的元江断裂带切割较深,从江面到山顶高差达2000米以上,形成高山峡谷地带。
哀牢山脉主峰大雪锅山海拔3137米,为市内最高点。
南昏江与元江汇合处海拔328米,是市内最低点。
全市除元江河谷外,大部分地区海拔1500~1800米。
市政府驻地红塔区州城海拔1630米。
市内河流分属珠江和红河两大水系。
新平、易门、元江3县和峨山县的一部分属红河水系,集水面积共9981平方公里。
红塔区和通海、华宁、澄江、江川4县及峨山县的一部分属珠江水系,集水面积5044平方公里。
市内有高原断陷湖泊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和阳宗海。
抚仙湖位于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
湖形似葫芦,北宽而深,南窄而浅,中间细长如颈,南北长31.5公里,东西最宽11.5公里,最窄处3公里,湖岸线长90.6公里,湖面水位海拔1721米,面积212平方公里,容量185亿立方米,最大水深155米,平均水深87米,是云南最深的湖泊,也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总蓄水量是滇池的12倍,洱海的6倍。
面积:区域最大横距172公里,最大纵距163.5公里。
总面积15285平方公里,其中,红塔区、江川、澄江、通海4县(区)是坝区县,面积共334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9%;华宁、易门两县是半山区县,面积共28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9%;峨山、新平、元江3县是山区县,面积共905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9.2%。
气候:全市海拔328-3137米,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气候类型,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5—24℃,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和自然生态区。
矿产资源:玉溪矿产资源丰富,矿藏储量较大的有:铁矿石,总储量5.4亿吨,居全省之首;煤,探明储量1.76亿吨;磷矿石,储量12亿吨,居全省第二;铜矿石,储量135.6万吨;镍,储量52万吨,为全国第二大矿床。
40种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亿元以上,其中铁、铜、磷、镍4种优势矿产的潜在经济价值在1650亿元以上。
全市水能蕴藏量达144万千瓦,可开发的有54万千瓦。
历史文化玉溪,因横贯市区的珠江源头之一的州大河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带潺潺流淌在万亩田畴之中而得名,是昆明通向滇南普洱市或茶马古道的主要一站,这里有花灯之乡、云烟之乡、聂耳故乡的“三乡”之称。
玉溪市历史悠久,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爿羊爿可郡,华宁属毋单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降,汉置益州郡,郡置设滇池县(晋宁)、双柏县(易门)、俞元县(峨山)等;蜀汉时属南中;南北朝及隋代设南宁州,实为爨氏所控制;唐设南宁都督府,后为南诏拓东节度使辖地;宋时为大理国所属;元为中书省辖地;明代分属昆阳州、澄江府、临安府、宁州、元江府;清承明制,分属云南府、澄江府、临安州、新兴州、元江直隶州等;民国时期废府设道,玉溪市又分属蒙自道、普洱道、滇中道。
1950年1月成立滇中区人民行政专员公署,同年3月改称玉溪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玉溪撤县改市(县级);1997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南省玉溪地区建立玉溪市(地级)。
花灯之乡云南滇剧的鼻祖就是花灯,玉溪的聂耳公园,草皮公园,三角公园等,随时进去都能看到很多民间花灯表演。
玉溪是赫赫有名的“花灯之乡”。
玉溪花灯是在明代江南军民移居玉溪后逐渐形成的一种主要的地方剧种,如今玉溪的中老年人中还有不少花灯迷,花灯之所以在玉溪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有着丰厚的群众基础。
到玉溪旅游可以选个清晨或傍晚,漫步在街头的公园、绿地货小区观看自发排练的人群,表演者如痴如迷,观众们如醉如痴,在这里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玉溪淳朴的民风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云烟之乡玉溪素有“云烟之乡”的美誉,这一美誉的权威认可,始于50余年前。
1953年,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在河南郑州召开第一次全国烤烟工作会议,有前苏联以及德、日、法等国的专家出席。
会上评比全国各地的烟叶质量,有的地方烟叶质量较好,得了100分。
玉溪代表团因交通不便,到会时评比已经结束,专家们按照前面的标准,玉溪代表团带去的江川等地的烟叶,评得了108分,名列全国第一。
从此,玉溪便有了“云烟之乡”的美誉。
“云烟之乡”玉溪,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云烟第一市候选中国之最。
随时代的变化,云烟也有了新的发展理念。
玉溪烟叶是“高香气、低危害”烟叶的典型代表,植根于“云烟之乡”的“新红塔山”,则可以说是“高香气、低危害”卷烟的典型代表。
聂耳的故乡聂耳的父亲聂鸿仪是玉溪颇有名气的中医师,于光绪末年带着妻子彭寂宽到昆明悬壶行医。
聂耳出生在昆明一家小药铺里,但当时的玉溪北门街还有聂耳的祖母、哥姐居住,还有他幼年的伙伴,儿时的聂耳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玉溪居住,对家和家乡怀有许多美好的情感,这也是他在九岁后多次回玉溪的原因。
在玉溪人眼里,一个寄居的出租房根本不可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家,一个人不可能因为出生地不在家乡而改变祖籍。
聂耳的身世也基本如此。
玉溪市中心,北门街3号,游子聂耳的根在这里。
时至今日,每当华灯初上时,总会有几位老人自发来到这里弹奏和演唱聂耳生前创作的歌曲。
玉溪有聂耳路,聂耳公园,聂耳广场,聂耳乐队,聂耳纪念馆……人们以此方式来纪念这位充满爱国之心却英年早逝的玉溪老乡。
经济发展按2002年统计,玉溪在西部地区7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中央财政预算内收入仅次于西安位居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玉溪市财政总收入在西部地区7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仅次于重庆、西安、成都、昆明四个城市,超过西部其他省会城市,位居西部地区地级市财政总收入第一位,甚至高于西藏、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2006年全省的财政总收入。
第二产业564.4 增长15.5% 64.4第三产业231.7 增长5.8% 26.4科教文卫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平稳发展。
2011年全市有大专院校2所,招生3883人,比上年增长6.1%;在校学生13214人,增长9.9%;毕业生2668人,下降1.3%。
普通中专学校3所,招生3108人,比上年增长10.5%;在校学生8053人,增长16.9%;毕业生1863人,下降30%。
职业高中9所,招生5678人,比上年下降8.7%;在校学生14334人,增长1.6%;毕业生4135人,下降14.1%。
普通高中22所,招生12996人,增长5.7%;在校学生35901人,增长2.4%;毕业生10935人,增长4.4%。
初中94所,招生32973人,下降2.3%;在校生97295人,下降0.6%;毕业生31454人,增长7.97%。
普通小学568所,招生29339人,下降2.7%;在校生188883人,下降2.4%;毕业生33551人,下降1.4%。
幼儿园在园幼儿5.98万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
“三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得到巩固。
2011年全市共投入“三免一补”资金24423.2万元,全市全体小学生和绝大部分初中生共29.2万人享受补助,小学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每人每年750元,初中每人每年1000元。
职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0.98∶1。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
2011年全市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6项。
获国家、省奖励的科技成果项目10项,获市奖励的科技成果项目5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4项。
争取各项科技经费共计3905多万元。
市级科技项目投入839.4万元。
申报专利673件,批准(授权)专利535件。
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2011年底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564场,农村业余文艺队发展到3500支;公共图书馆10个,藏书110.9万册;群艺馆、文化馆10个;乡级文化站(中心)76个;村级文化室406个。
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进步。
2011年全市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8.56%和98.79%。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发展到8.26万座,调频转播发射台37座,调频发射机61部,电视转播发射台14座,电视发射机31部,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26.7万户,其中互动用户4597户、高清用户2765户。
继续抓好村村通工程,2011年新发展农村有线用户6589户。
卫生事业有新突破。
2011年玉溪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355个,其中,医院69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9950张;卫生技术人员9051人,其中医生4110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401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399人。
2011年,新农合个人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260元(红塔区和新平县28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56.02万人,参合率为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