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品油定价模型(doc 31页)

成品油定价模型(doc 31页)

成品油定价模型(doc 31页)摘要成品油的合理定价对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成品油市场运行机制先后经历了完全计划经济阶段、双轨价格过渡阶段、与国际油价间接接轨阶段等多个主要阶段,目前实行的是2009年出台《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我国已经变成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逐年增加,进口量大幅上升。

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的基础资源产品,其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尽管解决了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的基本接轨问题。

但定价机制仍没有实现与国际接轨。

论文依据中国国情,深层次分析现阶段国家能源市场化改革中阻碍我国成品油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对比国际和国内成品油改革.运用“汇率目标区”的理念。

结合税收杠杆原理。

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关键词:成品油价原油价人均收入数学模型正文一、问题提出:成品油的合理定价对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成品油市场运行机制先后经历了完全计划经济阶段、双轨价格过渡阶段、与国际油价间接接轨阶段等多个主要阶段。

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决定启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即原油加成本的定价机制。

在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普涨的情况下,该定价机制有利于扭转我国石油企业的长期亏损局面,但运用该定价机制需要考虑原油成本如何核定、利润如何分配等诸因素,操作难度较大。

依据中国国情,收集我国原油价格、交通运输费用、居民收入和石油利润等与成品油价格密切相关的数据。

深层次分析现阶段国家能源市场化改革中阻碍我国成品油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更为合理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二、问题分析:题目要求我们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找出影响油价的主要原因,并且根据这些因素建立一个原油价的数学模型。

结合我国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探讨使得油价合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探讨更加合理成品油的定价机制。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主要利用了网络资源等,查找各主导因素间的变化关系,确立变量,从而建立模型。

我国的油价近年来上涨得很快。

油价的上涨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每到成品油调价窗口期,油价话题总会引发热议;与此同时,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遭到了广泛质疑,定价机制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成品油的合理定价对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成品油市场运行机制先后经历了完全计划经济阶段、双轨价格过渡阶段、与国际油价间接接轨阶段等多个主要阶段。

我们经互联网搜索及查阅相关资料,大致得出以下几条对油价的影响产生主导作用的因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等。

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数据,根据各种数据的实际反映,找出理论依据,提出新的成品油定价公式。

这是本题的关键所在。

三、基本假设:一、市场因素是油价的主要决定因素。

其中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行政因素和社会因素。

目前的中国,社会局势相对稳定,故政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便可以忽略,而其中经济因素中的原油进口成本和人们的收入水平是目前的主导因素,行政因素是国家通过政策对油价进行调控,而国际上,国际政治对油价的影响更大,如,伊朗核危机。

经济上,也容易对油价缠身影响。

二、国内原油平均加工成本、合理流通环节费用。

增值税率17%。

三、石油公司利润。

今年一季度,中石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 .53亿元,同比增长5.8%,中石化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713.65亿元,同比增长14%。

四、价格的微调。

实行全省统一价格的地区,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全省统一最高零售价格。

暂未实行全省统一价格的地区,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中心城市最高零售价格为基础,考虑运杂费增减因素合理安排省内非中心城市最高零售价格。

省内划分的价区原则上不超过3个,价区之间的价差原则上每吨不大于100元。

因此,这一因素对油价的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此因素对油价的影响。

四、建立模型:在建立模型中,通过对已知油价的算法和由搜集得到的数据的拟合,模拟出房价与地价、人们收入以及税率和综合成本之间的一个数学关系。

一、参数设置:t 时间(月),T 时间(年)f成品油价格 (元/吨),g人均年耗油量(吨/年),h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M 石油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

二、模型求解:1、国际平均原油价格与时间的关系:(以每月一号的原油价为标准;以2010.1为时间基准,取为0,以后每过一月在此基础上加一)用2010.1——2012.4的油价来拟合函数关系单位:美元/桶2、成品油价格与时间的关系:(以90号清洁汽油为例,以2009.1为时间基准,取为0,以后每过一月在此基础上加一单位:元/吨由上述关系得,成品油价格与时间的关系:f=82.36*t+5801……………………………………………………………………(1);3、人均年耗油量与时间的关系:单位:吨/年时间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人均消耗量0.17690.17900.19260.21060.24530.25070.26720.27950.28310.29080.3196 X:T Y:人均消耗油量根据程序关系拟合:g=-0.0003141*T^2+1.274*T+1291………………………………………………(2);4.人均年收入关于时间单位:元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2011收入68677038472942210493117591378615781171751910920714得出人均收入与时间的关系:h=71.7*T^2-2.862e*T+2.857e……………………………………………(3);5、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成品油价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人均收入(元)11759 13786 15781 17175 19109 20714油价(元/吨)4950 5280 6030 6730 7420 8280石油上的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M=f*g/h…………………………………………………………………………(4);五、结果分析与检验:一、对数据结果的分析:计算结果,将T=2011,t=6代入M=5.6%。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国际原油价虽然有许多的波动,但是在持续的上升当中。

致使我国国内的油价成本在不断的攀升,而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

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石油的依赖性增大,由 5 可知,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中,石油的成分越来越大。

致使人们对油价的调动非常的关心。

油价的不断上涨,人们承担的压力就越大,所以油价的话题总是引发了热议,人们对油价上升的不满,以及对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是很正常的。

二、原因分析: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在国际上缺乏定价权无助于规避石油风险我国既是石油生产国又是石油净进口国。

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石油消费量突破3亿吨,进口依存度在40%以上。

而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预计到2010年,进口依存度将达到5O%左右。

由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定价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石油价格。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石油风险规避困难。

2、市场价格无法真实反映我国的石油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反作用于供求关系。

我国在当前原油加成本的定价机制下制定成品油价格时所参考的是国际上的石油价格。

没有反映国内成品油供求关系由于我国在石油消费结构、淡旺季、经济增长率等方面与国际市场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这种简单的倒挂定价方式,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市场上的石油供需状况.价格在国内“失真”成分较大。

3、无法准确核定和控制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的成本是成品油定价的重要因素。

问题是企业的成本由谁核定、如何核定。

如果由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一个成本。

显然不符合实际;如果由企业自己确定成本,企业会不会借机从中抬高成本。

从而使得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当然,政府部门有权得到企业的具体财务报表,但报表并不能真实准确、全面地反应企业的实际运作成本。

如果按照现在所说的定价方法.即便原油的运输费用、港口费用乃至税费都可作为固定数值,也仍无法解决各地、各种规模炼厂的加工费用指标。

因为“这个数值很难界定。

同样规模不同地区的加工厂不同。

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加工厂也不同”。

实际上,除了具体的经营者,外人很难对经营成本下定论。

即便是监管者也不例外。

4.无法界定适当的利润适当是个模糊概念。

在国内油产品卖场上。

寡头垄断企业的存在使得中国油品市场上的石油供应操纵在几个大的集团手中。

民企的配额基本是杯水车薪.甚至经常由于油价太高烂在手中。

2005年.中国三大石油巨头的净利润接近2000亿元.占全国国有企业总利润的21.9%。

“适当的利润”只能鼓励其不断增加石油价格。

如果由政府来规定利润。

这样做能稳定国内市场油价。

却违背了市场规律,会再次导致政府操控性定价机制因此要确定企业的适当利润需要一个自由竞争的国内石油市场环境。

5、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经济走的是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在石油这类关乎国计民生商品上,国家的定价主权比较大。

而我们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当中考虑了诸多各方面的因素在内,却没有明确体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石油定价机制中的作用。

三、新的定价机制:我国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还是很全面的,只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如今定价机制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这几天的调查与探索之中,我进提出我们组探讨的新的定价机制。

新的机制只是对现有机制的少量改进。

所以,新的机制如下:第一条石油的价格有以下几条规则制定。

但是要结合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制定石油价格,石油的最高零售价应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五点六。

当规则制定的是油价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五点六时,使用调控手段,降低石油的利润,或者进行补贴政策,使得油价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变化时,这个百分比应当适当的调动。

第二条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之间互供原油价格由购销双方按国产陆上原油运达炼厂的成本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到厂成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

中石化、中石油供地方炼厂的原油价格参照两个集团公司之间互供价格制定。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其他企业生产的原油价格参照国际市场价格由企业自主制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