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变速器说课

自动变速器说课


课业/学习情境
(典型工作任务)
任务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1: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与应用 单元2:自动变速器的使用与优缺点 单元1:液力偶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授课 形式
课堂PPT 课堂PPT 课堂PPT 课堂PPT 现场实操 课堂PPT 现场实操 课堂PPT 现场实操 课堂PPT 现场实操 课堂PPT 现场实操 课堂PPT 课堂PPT 现场实操 现场实操 现场实操 课堂PPT 课堂PPT 课堂PPT 课堂PPT 3
务为基础,又锻炼了学生分析及自我学习的能力。
考虑到学生基础和理解程度的差异,本环节要求小 组分析总结,为了避免学生在讨论中的“偷懒”现象,
Text
用“任务书”来反应不同基础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困
难,教师分阶段答疑、解惑,帮其扫除障碍。达到分层 教学的目的。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分析辛普森行星齿轮组中 各执行元件的作用。
思 考
B0
B1
B2
B3
F2
C0 F1 F0 C2 C1
组装超速行星排
3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与考核
组织形式
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过程采取“阶段性、 梯次递进”的由简到难的原则,以项目为导向,以典型 任务为主,设立课程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展开 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 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的能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说课
1 2 3 4
课程设置与定位 课程设计程设置与定位
课程名称
课程简介
开课对象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56学时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性质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是汽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它包括自动 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及检修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自动变速器各种型 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各组成部件的工作情况及专用设备、仪器的使用,为日后打下 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
特色与创新
以项目为载体,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 驱动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 教学课堂采用实践教学法。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企业模式教学环境的职业技术教育
2
课程设计
教学案例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1 地位与作用 课程设置与定位
课程定位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 修技术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技能 课。它以《汽车底盘构造原理与拆装》、《汽车 电工电子技术》、《汽车修理》等课程为基础, 并为学生在工作中对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奠定基 础。本课程是培养汽车维修行业从事现代轿车维 修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
学时
总学时
学习任务1:自动变速器概论
6 3 2 4 2 4 2 10 2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4 2 4 4 10 8 6 8
学习任务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 原理
单元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单元3:液力变矩器的检修 单元1:单排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工作原理 单元2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特点、挡位传递路 线 单元3:拉维奈尔赫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特点、挡位 传递路线 单元4:齿轮变速机构的检修
单级行星齿轮组的结构?
质 疑
1、行星齿轮组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2、当固定不同的元件时,运动情况有何不同? 3、当连接两个任意元件时,运动情况又有何不同? 4、当无固定及连接件时,为何种运动情况?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任务一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合作 完成。 展示环节: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 展示本小组讨论结 果,并讲解。 每组展示完,鼓励 其他同学质疑与其 辩论。
学习任务3:齿轮变速机构理论
学习任务4:换挡执行机构
单元1:片式离合器、制动器 单元2:换挡执行器检修 单元1:液压泵(变量泵)、主油路控制系统
学习任务5:液压控制系统
单元2:挡控制系统 (换挡信号阀、换挡阀、换挡质量控 制) 单元3:变矩器及锁止控制系统、冷却及润滑系统等典型液 压系统
学习任务6:电子控制系统
2
课程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分析 多数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差,理论分析理解 能力很弱,对纯理论的说教很不感兴趣也难以理 解,但是对自动变速器技术中简单的原理、概念、 元件还是有一些了解,而且他们爱“动手”,能 动手,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 基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同时在教法学法设计的时候注意对理论知识化繁 为简,化难为易,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和分析理解能力。
2
课程设计
以项目为载体,以真实的工作 任务或产品为驱动设计教学内 容与教学过程。 以岗位职业能力构建课程教 学内容 教学环节突出以应用为主线, 贯彻高等职业教育“必需、 够用”的原则,注重授课内 容的实用性,摒弃传统的烦 琐计算。
教学设计
2
课程设计
项目分析引导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做”引导法
单元1: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单元2:控制策略 单元1:丰田汽车自动变速器系统
学习任务7:典型自动变速器简介
单元2: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系统 单元3:新型自动变速器系统 单元1:自动变速器的检查与保养
学习任务8:自动变速器的诊断与 维修
单元2: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单元3:自动变速器的维修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试分析超速行星排的运动
任 务 情况.并绘制出档位路线图。
B 0 B 1

C0
F0
C2 C1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设计思想
该任务是本课题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既以前两个任
Text ext
Text Text Text
教师提示
请各组同学分析单 排行星齿轮组的几 种工作情况。

动画演示行星齿
轮组的工作情况

讨论步骤
Text 单排行星齿轮组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任务一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合作 完成。 展示环节: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 展示本小组讨论结 果,并讲解。 每组展示完,鼓励 其他同学质疑与其 辩论。 Text 单排行星齿轮组
教学方法
多种 教学 方法
启发、互动教学法
评价反馈法
自主学习法
2
课程设计
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 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 复杂问题简单化 • 抽象问题形象化 • 动作过程可视化
结合产品实物、模具配件讲解,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自动变速器实物图
液力变矩器实物图
2
3
课程实施与考核
教学设施
3
课程实施与考核
教材使用
1) 教材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 谢计红 刘伟涛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参考教材
《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 文爱民 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4
教学效果与评价
考核评价
开发试题库,出题原则倡导“根据原理分析实际,根 据实际寻找原理”。在考试内容上减少死题,增加活题; 在实体内容上分为两部分:课上内容占70%,课外内容占 30%(课程相关内容的讨论及课外作业)。以期末考试、 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及课堂提问)等综合考核学生综 合分析、推理、判断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1
课程设置与定位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及特点。 了解底盘基 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础知识 3、理解全液式和电液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自动控 制原理。 教学目标 4、基本掌握自动变速器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5、掌握自动变速器总成正确的拆装、检查方法、步骤和要求。 6、能对自动变速器进行保养、各项基本检查及维修作业。 7、具有初步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讲解评价该小组合 作的效果和成绩。 Text 超速排行星齿轮组的结构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任务二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合作 完成。 展示环节: 教师任意点学生展
教师提示
*单向离合器的作
用是什么。
*如何判断离合器 与制动器。
示其程序,通过其
讲解评价该小组合 作的效果和成绩。 Text 超速排行星齿轮组的结构

教师提示
动画演示行星齿
轮组的工作情况

讨论步骤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任务二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合作 完成。 展示环节: 教师任意点学生展
教师提示
请各组将超速行星 排解体并总结出各执行 元件的连接情况.
*单向离合器的作
用是什么。
*如何判断离合器 与制动器。
示其程序,通过其
4
教学效果与评价
教学效果
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
“听得懂!有意思!” “老师能用通俗实例讲透课程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