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车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工件每转一圈,车刀沿进 给方向移动的距离.
单位为mm/r
f 3)切削深度ɑp
f
2
1
• 车削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计算公式:
ɑp=
dw-
2
dm
ɑp ——切削深度 (mm); dw ——待加工表面直径 (mm);
dm ——已加工表面直径 (mm)。
dw
dm
11
切削用量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难点:
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3
车削运动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车削工件时,必须使工件和刀具作相对运动.
根据运动的性质和作用,车削运动可分为工件
的旋转运动,和车刀的直线(或曲线)运动.
主运动
进给运动
4
车成型面
车削运动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主运动: 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并使之变成切屑形成工 件新表面的运动.
d—工件待加工表面最大直径。 n—主运动每分钟转数(r/min)
•单位为mm/r
ɑp ——切削深度 (mm)
d - d w
m
ɑ = p
2
dw ——待加工表面直径 (mm)
dm ——已加工表面直径 (mm)
16
切削用量的选定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切削深度的选择
粗加工时尽可能一次去除加工 余量;精加工时应一次切除精 加工工序余量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项目名称
——车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1
教学目标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1、了解车削运动和加工面的形成。 2、熟悉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 3、掌握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2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教学的重点、难点、方法
重点:
1、车削运动和加工面的形成。 2、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
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υc
进给量ƒ
切削深度ɑp
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的主运 动的瞬间速度.衡量主运动大小的参 数.单位m/min.
工件每转一圈,车刀沿进给方向移动 的距离.它时衡量进给运动大小的参 数.单位为mm/r
• 车削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之间的垂直距离.
8
1)切削速度υc (m/min)
1、切削深度ɑp是 ?
2、加工一次所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时间?54225mm

18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19
精加工时:应当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此时
加工余量小,一般应取小的背吃刀量ɑp和进给量ƒ,以降 低表面粗糙度值,然后再选择较高或较低的切削速度υc。
13
切削用量的选定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切削深度的选择
粗加工时尽可能一次去除加工 余量;精加工时应一次切除精 加工工序余量
粗加工时的进给量应 根据机床系统的强度 和刀具强度选择
进给运动: 使工件上多余材料不断被切除的 运动. 进给运动---又可分横向进给运动和纵向进给运动.
车外圆
车端面
5
车削时工件上形成的表面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1、已加工表面 : 已切除多余金属层而形成的新表面. 2、过渡表面 : 车刀切削刃在工件上形成的表面.
它将在下一转被切除. 3、待加工表面: 工件上等待切除多余金属层的表面.
1000υc
πd
9
如何计算?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例题:车削直径为40mm的工件外圆, 选定的切削速度为80m/min,
试求车床主轴的转速n ?
解:
n=
υ πd n
c

1000
1000υc
πd
=
1000×80 3.14×40

640r/min
10
D ap
d
2) 进给量 ƒ
n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精加工时,为了获得较
进给量的选择 高表面粗糙度,采用较
小进给量。
粗加工时切削速度受机床 功率限制;而精加工时, 主要受刀具耐用度的限制
切削速度的选择
14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1、车削时,( A )是主运动。
A、工件的旋转 B、车刀的移动 C、钻头钻孔 D、吃刀
2、切削用量三要素包括( B )
A、切削厚度、切削宽度及进给量 B、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及进给量 C、切削速度、切削宽度及进给量 D、切削速度、切削厚度及进给量
它可能是毛坯表面或加工过的表面。
6
车削时工件上形成的表面?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如何判断? 2 3
1
待加工表面n
过渡表面 已加工表面
主运动
f
进给运动
7
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切削用量是衡量切削运动大小的参数。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是保证加 工零件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3、将直径为¢60mm工件一次车成为¢52mm,则切削深度(B )
A、8mm B、 4mm C、 2mm D、5mm
4、( B )是衡量主运动大小的参数。
A、进给量 B、 切削速度 C、切削深度 D、切削厚度15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υc
进给量ƒ
切削深度ɑp
υc

πd n
1000
车外圆、车端面、切断、切削速度的变化 ?
不同车削工艺的进给量和切削深度
钻1孔2
切削用量选择原则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切削用量是衡量切削运动大小的参数。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是保证加 工零件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粗加工时:在机床刚度及功率允许时,首先选择大的背吃
刀量ɑp,尽量在一次走刀过程中切去大部分多余金属, 其次取较大的进给量ƒ,最后选择适当的切削速度υc。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的主运动的瞬间速度.衡量主运 动大小的参数.单位m/min.
切削速度还可理解为车刀在1min内车削工件表面的理论展 开直线长度。
车削时:
υ πd n
c

1000
d—工件待加工表面最大直径。
n—主运动每分钟转数(r/min)
2)求主轴转速n可改写成:
n=
粗加工时的进给量应 根据机床系统的强度 和刀具强度选择
精加工时,一般切削深
进给量的选择 度不大,切削力较小
粗加工时切削速度受机床 功率限制;而精加工时, 主要受刀具耐用度的限制
切削速度的选择
17
敬业 博学 求实 创新
例题:加工直径为¢60mm的工件外圆,一次加工车外圆 至¢54mm,长度至225mm.进给量ƒ采用0.1mm/r.主轴转 速为450r/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