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CFG桩施工工艺及方法
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该方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淤泥质土等各种土性的地基。
原理是通过长螺旋成孔,孔内灌注水泥、粉煤灰和碎石拌合料,形成低强度桩体复合地基。
CFG桩施工工艺见图。
CFG桩施工工艺框图
⑴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施工时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
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坍落度宜为160~200mm,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不宜超过200mm。
开工前应按照规范要求施作不小于2根的试验桩,作为施工参数。
⑵首先平整场地并填筑20㎝厚砂砾垫层,测量放线,确定桩位,然后按设计方案确定的设计参数进行桩基施工,桩长根据沉管入土深度确定。
⑶ CFG桩施工以单打法(拔管后不再反插)成桩,施打顺序采用纵向隔排跳打的次序,
尽量避免新打桩对已打桩的影响。
按设计桩位把预制好的水泥混凝土锚头(桩靴)埋在预定的地表面,将打桩机移至锚头上方,并将空心钢管桩套在锚头上。
钢管桩内外套管的下端面与桩靴的内外支撑面相接触,上部与压盖连接,并通过钢缆与打桩机相连。
打桩机上的卷扬机往下拉动钢缆,使钢管桩压迫桩靴尖头一起压入土层(静压法)。
或通过振动使钢管下沉到位(振动法)。
沉管过程中每沉1米应记录电流表电流一次,并对土层变化予以说明。
CFG桩加固深度应穿透软弱土层(压缩层)到达无压缩层(硬层)以下不小于0.5m到达设计深度后,分批往钢管内灌注混凝土,边振动边拔管(留下桩靴)。
桩管内灌注混凝土时每次尽量多灌,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小于1.15。
桩管内灌入混凝土后,先振动5~10秒,再开始拔管,第一次拔管高度应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所需要灌入的混凝土为限,不宜拔的过高。
拔管速度应均匀,一般控制在0.6~0.8米/秒,边振边拔,每拔0.5~1.0米,停拔振动5~10秒。
反复上述内容,直至桩管全部拔出。
⑷桩头处理:施工桩顶高出设计标高不少于0.5m,CFG桩成桩后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为3~7天)时,开挖基坑,将桩顶质量较差的桩段用人工挖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