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I = 葡萄糖的等渗物质的量浓度/NaCl的等渗 物质的量浓度
发生溶血者为低渗液,所以把发生溶血的前 一管溶液的浓度近似视为红细胞等渗。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仪器、用具:小烧杯、试管、试管架、刻度吸 管、秒表。
(2)材料:含适量阿氏液的鸡血或兔血。 (3)试剂:1mol/L乙二醇水溶液、1mol/L丙三醇水
一般说来,气体分子(如O2、CO2、N2)、小的不 带电的极性分子(如尿素、乙醇)、脂溶性的分子等易通过 质膜,大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如葡萄糖)和各种带电 的极性分子都难以通过质膜。
实验二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 超活染色与观察
实验目的
1、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 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
2、学习一些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
作业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结论,计算葡萄糖与氯 化钠等渗摩尔系数
思考题
为什么所有带电荷的分子(离子),不管多小, 都不能自由扩散?
质膜的通透性孔经不会大于0.5-1.0nm,并非所 有的物质都能通过。带电的物质通常同水结合形成 一个水合的外壳,这不仅增加了它们的分子体积, 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脂溶性,因此带电荷的分子(离 子),不管多小,都不能自由扩散。
(5) 按表记录实验结果。 (6) 计算等渗摩尔系数。
溶质
物质的量浓度/(mol/L) 1/8 1/9 1/10 1/12 1/13 1/14 1/16 1/18
葡萄糖
NaCl
注意事项
1、用0.85% NaCl液代替了Alsver液。用 生理盐水能明显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时间。
2、发生溶血者为低渗液,所以把发生 溶血的前一管溶液的浓度近似视为红细胞 等渗。所以要认真观察溶血时间,准确记 录实验结果。
溶液
相对分子质量
分配系数
溶血时间
3mol/L甲醇
32.04
0.0097
3mol/L乙醇
46.07
0.0357
3mol/L丙醇
58.0
0.156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1) 将试管编号,注明溶质名称及物质的量浓度。 (2) 按编号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及氯化钠溶液 2ml。 (3) 每管各加入2滴血液,混匀。 (4) 室温放置15min,观察发生溶血的浓度,确定等渗 浓度。
实验一 细胞膜通透性
实验目的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脂溶性大小、电 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 响。
实验原理
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 当细胞处于低渗环境时,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 破裂,发生溶血现象。
细胞置于乙二醇、丙三醇、葡萄糖等摩尔浓度的高渗 液中,分子进入红血细胞,导致水的摄入,使细胞膨胀、 破裂发生溶血。溶血现象发生的快慢与进入细胞的物质的 分子有关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进入细胞慢,发生溶血 所需的时间也长。
方法与步骤:
பைடு நூலகம்
1、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对膜通透性的影响
(1) 在编号的3支试管中分别吸入2ml 1mol/L乙二醇、 1mol/L丙三醇、1mol/L葡萄糖高渗液。
(2) 先后分别用吸管滴加两滴血液,混匀。 (3) 观察溶血时间,最长延至10min。 (4) 将实验结果记入以下所示表格中。
溶液
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阿氏液(Alsever液),配方如下: 枸橼酸钠……………………………….0.80g 枸橼酸…………………………………0.325g 葡萄糖…………………………………2.05g 氯化钠…………………………………0.42g H2O ……………加至…………… 100.00ml
混匀溶解后,114.3℃高压灭菌,10min备用。阿氏液 即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又含有细胞生存的营养,所以它 即可做细胞的抗凝剂,又可做细胞的保存液。阿氏液和采 血量为1:1,一般在4℃下红细胞可保存2周其活性和特性 不变。
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脂溶剂,但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碳链越长,脂溶性越大。一种化合物在脂溶剂中的溶解度 与其在水中溶解度之比称为分配系数。
实验原理
各种非电解质溶液,只要单位面积中所含的 分子数相同,就具有相同的渗透压。电解质溶液, 如NaCl与葡萄糖分子数相等时,NaCl产生的渗透 压要大的多。具有相同渗透压的某非电解溶液与 某电解质溶液浓度之比,称为等渗系数。用i来表 示:
溶液、1mol/L葡萄糖水溶液、3mol/L甲醇、3mol/L 乙醇、3mol/L丙醇、1/8mol/L、1/9mol/L、 1/10mol/L、1/12mol/L、1/14mol/L葡萄糖水溶液、 1/12mol/L、1/13mol/L、1/14mol/L、1/16mol/L、 1/18mol/L、1/8mol/LNaCl溶液。
实验原理
活体染色是指对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能着色,但 又无毒害的一种染色方法。它的目的是显示生活细胞内的 某些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产生任何物理、化 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活染技术可用来研究生活状 态下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状态。
溶血时间
1mol/L乙二醇
62
1mol/L丙三醇
92
1mol/L葡萄糖
180
2、脂溶性大小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1) 在编号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3mol/L甲醇、 3mol/L乙醇、3mol/L丙醇溶液。
(2) 先后分别用吸管滴加两滴血液,混匀。 (3) 观察溶血时间。 (4) 将实验结果记入以下所示表格中。
知识点
简单扩散的限制因素是物质的脂溶性、分子大小和带电性。 脂溶性:脂溶性越强,通过脂双层膜的速率越快(参下图)。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小,脂溶性高的分子才能快速 扩散。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质膜的通透性孔径不会大于0.5~ 1.0nm,能够扩散的最小分子是水分子。 物质的带电性: 为什么所有带电荷的分子(离子),不管它多小, 都不能自由 扩散?
细胞生物学 实验
武汉工业学院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目录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实验五 • 实验六 • 实验七 • 实验八
细胞膜通透性 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 细胞凝集反应 肝细胞的分离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DNA的细胞化学――Feulgen反应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和观察 细胞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