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班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1.物体打击
• 2.车辆伤害(企业机动车辆行驶中,不含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 辆
• 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包括雷击)
• 6.淹溺
7.灼伤(不包括电灼伤、火灾引起的烧伤)
•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 11.放炮(爆破作业发生的伤亡事故) 12.火药爆炸
、照明不足等); ➢ 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 ➢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
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1.2 危险识别的范围
•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建设项目); •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 •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承包商、后勤服务等); •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 8)企业周围环境; •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洪水、台风等)。
宗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1.2 危险识别的范围
• 常规活动:如出料、切换、清罐(塔、器)、 加料、提(降)负荷及重要参数的调整、巡检 和作业现场清理等日常操作。
• 非常规活动:如检维修、开停车、较重要的隐 患治理项目、重要的工艺变更和设备变更、停 电、水、气(汽)的处理等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
班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 价
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
随着HSE管理体系的推行和实施,危 害辨识 “风险评价”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 起。许多人认为,风险评价是安全技术 人员的事,与我们班组员工无关。其实 不论是从风险评价的角度,还是从安全 教育的角度,班组风险评价都有其特殊 的作用。那么,基层班组如何开展风险 评价呢?

第二步是评估风险的大小,即分析每个危害因 素引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一旦发生了,后 果又是怎样?每一种事故都可以根据它们发生的难 易程度(或称事故频度)与造成的后果,分析其风 险值,风险值越高,越危险,应作为我们控制的重 点。有些评价方法提供了事故发生难易程度与事故 后果的评分方法,还提供了风险的基准值,即如果 风险值超过了基准值,则认为风险不可接受,必须 立即采取措施。第三步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当然 首先要控制那些超出风险基准值的风险。实际上, 对于在允许范围内的风险,我们也应该根据风险大 小的顺序加以控制,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从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小事故 后果两方面考虑。概括一下,风险评价就是分析评 价对象存在的危害因素,评估风险值(危险程度) 的大小,提出控制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的措施, 促进安全生产。
也可以反过来询问: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伤害怎样发生? ➢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

•1.6 危害造成的后果
• 包括:
➢ 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 伤等);
➢ 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 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
➢ 财产损失; 停工;违法;影响信誉; ➢ 工作环境破坏; ➢ 水、空气、土壤、地下水及噪音污染(自然环境破
• 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通常在一个工厂中80% 的风险往往是由20%的设备引起的,所以在定 量风险评估中无需考虑所有设备,只要充分考 虑对整个装置安全影响比较大、危险性比较高 的设备设施。

1.3 危险类别
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
能发生的行为。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为13大类:
坏)。

• 2.风险及风险评价
•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
合。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
受范围的全过程。
•可承受的风险---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
安全健康与环境方针,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

•风险度 •= R
•可能 性L
•× •后果严重 性S
•发生的频 •△ •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

1.3 危险类别
• 按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 过程的危险与危害因素分为6类:
• 3.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 (1)致病性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
物 • (5)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 4.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 (1)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

1.3 危险类别
• 按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将生产过程的危险与危害因素分为6类:
• 1.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 (1)设备、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4)噪声
危害 • (5)振动危害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
火 •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 (11)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 • (14)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 2.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 (1)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 (4)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3. 评价准则的制 定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等
•标 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 •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
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 •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
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 外 部噪声;风、雷电、洪水、野兽等自然危害。 • 安全管理缺陷: • 设计、 监测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纠正措施 不当;(人机工效学) • 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不足;雇用不 当或缺乏检查 ;超负荷;禁忌作业等; • 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缺陷; • 相关方管理缺陷。
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4.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 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 攀、坐不安全位置
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
或可忽略的水平

•个体防护 •举例
•个体防护
•管理控制
•工程技术控制
•降低危险
•局限控制(如分散危险) •隔离人员或危害
•变更工艺减小危害性
•消除危险
•改用危害性低的物质 •停止使用有害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

•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 我们常说的风险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危害因素辨识,二是风险大小的评估,三 是风险的控制。危害因素辨识是风险评价的第 一步,即要预先分析评价对象究竟存在哪些危 害、有害因素?比如导致火灾、爆炸、致人中 毒以及职业病的因素。由于危害因素辨识是风 险评价的基础,因此,这一步骤特别重要。危 害因素辨识应尽可能全面,不要遗漏。危害因 素辨识时,不仅要考虑正常操作工况,更要考 虑操作、工艺、设备、仪表等不正常时带来的 危害。

• 第二,教育性。班组风险具有的教育作用恐怕是最 重要的。班组风险评价相当于对班组生产过程进行 深入、细致的解剖:生产的哪个环节、哪个部位易 发生事故?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后果怎样?如何 应对?哪些需要特别关注?问题一清二楚,班组人 员通过风险评价所受到的教育是其他方法难以比拟 的。所以说,对班组风险评价而言,我们既要重视 评价的结果,即如何控制风险;又要重视评价的过 程,强调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学习更多的安全知识。 班组人员熟悉现场,如认真开展风险评价,可收到 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 • 需要注意危害是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不是事件 本身。

•1.1 危险的表现形式
• 在进行危险识别时,应充分考虑:
➢ 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事件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 ➢ 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 ➢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

•班组开展风险评价的作用
• 与专门从事风险评价的机构相比,班组风险评 价有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或者说是班组风险 评价的作用或目的吧!
• 第一,时限性。受财力、人力等因素所限,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请专业机构随时进行安全评 价,也就是说专业性评价是有一定周期的;而 班组风险评价则可随时进行,特别是当工艺、 设备、……以及人员发生变化时,往往会产生 新的危害,这时进行班组风险评价就能及时识 别发生变化后带来的危害并加以控制。这就是 国外特别强调的“变更管理”。
中,忽视其使用
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1.3 危险类别
• 物的不安全状态: • 使事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
• 物质条件:火灾、爆炸性物质泄露;毒性物质;
• 物体条件: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为4大类:

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