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四单元专题2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试题

2020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四单元专题2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试题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四单元专题2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试题2017·高考仿真练(时间:40分钟满分: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1.(2016·四川成都七中检测)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I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解析性状分离的概念是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本质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正确。

答案D2.(原创题)“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演绎推理→作出假设→检验推理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D.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解析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A错误。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基因”一词是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于1909年提出的,B错误。

根据孟德尔的假说推测出测交实验结果,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C正确。

孟德尔通过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D错误。

答案C3.某种犬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XB表现为黑色,Xb表现为白色,XBXb表现为灰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雌性和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分别有3种、2种B.白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黑色个体C.灰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不可能为白色D.黑色雌性个体的后代可能全为黑色,可能既有黑色也有灰色解析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表现型有黑色、灰色和白色3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Y、XbY,表现型有黑色、白色2种;白色雌性个体(XbXb)与黑色雄性个体(XBY)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XBXb、XbY,没有黑色个体;灰色个体(XBXb)与黑色个体(XBY)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Y、XbY,其中XbY为白色;黑色雌性个体(XBXB)杂交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与XBY杂交,另一种是与XbY杂交,产生的后代分别是全为黑色、既有黑色也有灰色。

答案C4.(2016·河南平顶山二调)某小组获得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是由此植株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欲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实验如下: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Q,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P。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C.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D.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解析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YA或XYa,野生型雌株的基因型为XX,则Q应为1,P应为0;若突变基因为伴X显性,则杂交亲本类型为XaXa×XAY,故Q为0,P为1;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Q为1/2,P也为1/2;若突变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亲本类型为XaXa×XAYa(或XaYA),则Q为0或1,P为1或0。

答案D5.图1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该基因可能位于图2的A、B、C区段或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因为男性患者多C.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D.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4解析Ⅱ1、Ⅱ2正常,Ⅲ1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基因可以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C区段)、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B区段)上,A错误。

图中有女性患者,患病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B错误。

假设用A、a表示该病相关基因,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Aa;若基因位于C 区段,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XAXa;若基因位于B区段,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XAXa,C正确。

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Ⅱ2基因型为XAY、XAXa,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D错误。

答案C6.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蓝色两种,花色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

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aaXBY、aaXBXB、aaXBXbC.F2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色∶蓝色=13∶3D.F2开蓝花的雌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解析由题意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开蓝色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aXBXb。

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两者杂交,得到的F2中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aXBXb,故开蓝花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4×(1/4+1/4+1/4)=3/16,开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3/16,两种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蓝色=13∶3。

开蓝花的雌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Xb,在F2中各占1/16,故F2开蓝花的雌性植株中纯合子(aaXBXB)占1/2。

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9分)7.(11分)(2016·潍坊模拟)甲、乙、丙三种植物的花色遗传均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每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表现为完全显性)。

白色前体物质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形成不同色素,花瓣中含有哪种颜色的色素就变化为相应的颜色,不含色素的花瓣表现为白色。

色素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色素代谢途径甲种植物乙种植物丙种植物(1)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来看,基因通过,进而控制上述三种植物花色性状遗传的。

(2)乙种植物中,基因型为cc的个体不能合成催化前体物质转化为蓝色素的酶,则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中,D基因(能、不能)正常表达。

丙种植株中,E酶的形成离不开f酶的催化,则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中,E基因(能、不能)正常表达。

(3)基因型为AaBb的甲植株开色花,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型为CcDd的乙植株开色花,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型为EeFf的丙植株开色花,测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2)能不能(3)红红∶白≈15∶1(4)紫紫∶蓝∶白≈9∶3∶4(5)白白∶黄≈3∶18.(9分)(2016·山西忻州一中等四校联考)某农科院培育出新品种香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控制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自然条件下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花色由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图。

①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②该植株花色为,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

③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红色植株占。

(3)假设茎的性状由C/c、D/d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那么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可知,种群中的红色均为杂合体,因此该种群红色是显性,而只有出现显性纯合致死才能有该现象出现,红色Aa自交后代分离比应该为:1AA (致死)∶2Aa∶1aa,所以后代表现型比例是红色∶白色=2∶1。

(2)若花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如题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因此符合分离定律;该植株能合成酶A和酶B,所以表现型是红色。

根据分离定律该植株自交时各产生Ab、aB两种雌雄配子,因此后代基因型和比例为:1AAbb:2AaBb∶1aaBB,表现型之比为红色∶白色=1∶1,所以红色占,纯合体不能同时合成两种酶,都是白色。

(3)由题意可知: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因此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茎的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又因为该花是闭花授粉,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是自交,所以后代基因型的比为:9C_D_∶3C_dd∶3ccD_∶1ccdd,由于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表现型之比为9粗茎∶3中粗茎∶4细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