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复习题模拟试卷 1一:名词解释( 12分)1战略使命 2进入壁垒 3经验效益 4企业核心竞争力5善意并购 6市场集中度二:简答题( 53分)1 公司治理组织机构应当按什么原则进行设置?如何设置?2企业为什么要组建或加入战略联盟?3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的动因有哪些?4使用企业自有资金方式进行并购有什么优缺点?5促使企业实行多样化战略的外部原因有哪些?6简述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优势有哪些?7简述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有哪些?8决定进入壁垒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9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要符合哪些要求?三:填空题( 25分)1.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企业战略管理的三个基本模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企业的宏观外部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4企业的有形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企业多样化战略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6企业并购的主要风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战略联盟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案例分析( 10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
至2003年6月30日止,公司总资产94.73亿元,净资产42.85 亿元。
1984年5月,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成立,从事科教仪器进出口贸易。
即万科公司前身。
1986年,公司开办了一系列的来料加工业务,并计划引进日本JVC技术,生产VHS录像机。
1987年3月,在开展进出口贸易的同时,开始举办工业,产品包括石英钟、电子分色、家用电器自动开关等。
1988年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并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1月29日,公司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发展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为万科的核心业务,万科开始了由多元化发展向房地产专业化的调整。
国内零售业务成为其第二主营业务。
1993年3月,公司发行4,500万股B股,该股份于1993年5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B股募股资金45,135万港元,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核心业务进一步突显。
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3.83亿元,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6.25亿元,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1年,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转让予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成为专一的房地产公司。
2002年6月,万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5亿,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房地产核心业务的资金实力。
公司于 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2年正式确定大众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截止2002年底已进入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成都、武汉、南京、长春、南昌和佛山进行住宅开发,2003年上半年万科又先后进入鞍山、大连、中山、广州,目前万科业务已经扩展到15个大中城市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公司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根据万科公司的发展历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万科为何能从一家贸易公司成为一个专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2、你认为万科在其发展历史上曾经采取了哪些战略决策?3、你认为万科今后的战略决策应注意什么?模拟试卷 2一:名词解释( 12 分)1 退出壁垒2 成本领先战略3 敌意并购4 吸收并购5 战略联盟6 竞争战略二:简答题( 53 分)1 公司战略有何特点?2 决定产业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经验效益取决于哪些因素?4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有哪些优势?5 简述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 实施企业并购存在哪些风险?7 国际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控制手段有哪些?8 战略联盟具有哪些特征?9 引入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三:填空题( 25 分)1 公司治理组织机构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模式一般有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企业并购后要进行以下内容的整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现有经营业务领域和未来经营领域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将企业多样化战略分为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中的五种力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案例分析( 10 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
至2003年6月30日止,公司总资产94.73亿元,净资产42.85 亿元。
1984年5月,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成立,从事科教仪器进出口贸易。
即万科公司前身。
1986年,公司开办了一系列的来料加工业务,并计划引进日本JVC技术,生产VHS录像机。
1987年3月,在开展进出口贸易的同时,开始举办工业,产品包括石英钟、电子分色、家用电器自动开关等。
1988年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并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1月29日,公司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发展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为万科的核心业务,万科开始了由多元化发展向房地产专业化的调整。
国内零售业务成为其第二主营业务。
1993年3月,公司发行4,500万股B股,该股份于1993年5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B股募股资金45,135万港元,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核心业务进一步突显。
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3.83亿元,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6.25亿元,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1年,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的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2%的股份转让予中国华润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成为专一的房地产公司。
2002年6月,万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5亿,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房地产核心业务的资金实力。
公司于 1988年介入房地产领域,1992年正式确定大众住宅开发为核心业务,截止2002年底已进入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成都、武汉、南京、长春、南昌和佛山进行住宅开发,2003年上半年万科又先后进入鞍山、大连、中山、广州,目前万科业务已经扩展到15个大中城市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公司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根据万科公司的发展历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万科为何能从一家贸易公司成为一个专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2、你认为万科在其发展历史上曾经采取了哪些战略决策?3、你认为万科今后的战略决策应注意什么?模拟试卷 3一名词解释1战略使命 2公司战略 3 核心竞争力 4 价值链 5 退出壁垒 6 战略控制二简答题1 .基于产业结构模型,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企业应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2 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 什么是企业资源 ? 如何进行企业资源的划分 ?4 差异化战略的形式和特征是什么 ? 其实施的前提条件又是什么 ?5 促使企业实行多样化战略的外部原因有哪些 ?6 按照并购双方企业所处的行业来分类,企业并购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7 在企业并购中,可能存在哪些并购风险 ?8 企业并购完成后,并购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 ?9 什么是战略联盟 ? 战略联盟有哪些特征 ?三填空题1 企业的宏观外部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2 企业并购的主要风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模式一般有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企业战略管理的三个基本模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企业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6 企业多样化战略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战略。
7 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控制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案例分析近年来,有关企业行为、行业动态的消息屡屡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
大量事实表明,媒体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如 2000 年 6 月 9 日,九大彩电企业在深圳联合宣布“ 限价” ,以对抗长虹可能的“ 放水” 行动;时隔一周,洗衣机五巨头在济南发表联合声明,质疑海尔的节水广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媒体对企业竞争地位、社会形象、未来发展等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目前,企业的一些重大行动往往会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出来,以求对企业外部环境产生预期影响,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或求得竞争对手的理解,或求得社会的认同。
科龙在从坚决反对降价到全线大幅度降价的转变过程中,充分显示了驾御媒体的娴熟技巧,或主动约见传媒,或新闻发言人出场,搞得煞有其事,俨然外交场合。
有人说,这是中国企业日益成熟的一种表现,是走向规范化的一种表现。
纵观降价风波,科龙人大获全胜。
一方面,科龙人频频在各大媒体露面,抢占了新闻;另一方面,从为了行业不降价到为了大众要降价,哪方面都讨了好,真正是“ 功德圆满” 。
但是,如果企业在处理媒体关系方面不当,就会给其带来负面甚至灾难性的影响。
著名民营企业巨人公司,因投资范围过广、再加上管理不善,致使“ 巨人” 迅速盛及而衰。
尽管盲目多角化、管理不善是其根本原因,但导火线为媒体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