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项目需求书

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项目需求书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项目需求书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需求书编制日期:2012年目录一、工程概述 (4)二、项目的总体目标 (4)2.1、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 (4)2.2、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 (5)三、工程建设依据 (5)四、项目的建设主要内容 (7)4.1、指挥中心系统 (7)4.2、机房建设及设备系统 (7)4.3、智能监控系统新建与整合 (8)4.4、数字智能化支撑管理平台及软件系统 (8)五、各分项子系统的技术要求 (8)5.1、应急指挥中心系统 (8)5.1.1 系统总体结构规划 (8)5.1.2 智能化应急指挥管理平台 (9)5.2、机房建设系统 (10)5.2.1 机房系统设计原则 (11)5.2.2 机房建设及装修部分 (11)5.2.3 机房供配电系统及机房照明系统 (12)5.2.4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12)5.2.5 机房空调设计 (13)5.2.6 UPS备用电源系统设计 (13)5.2.7 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部分 (13)5.2.8 机房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14)5.3、智能监控采集系统 (14)5.3.1 视频监控功能 (14)5.3.2 智能视觉分析功能 (15)5.4、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及相关软件系统 (15)5.4.1 3DGIS三维空间共享服务视觉感知系统 (15)5.4.2 VIDC数据存储中心 (19)5.4.3 和平区街道图书馆系统 (26)5.4.4 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 (26)六、设备清单及主要设备参数 (44)6.1、各系统主要设备清单 (44)6.1.1 指挥中心主要设备清单 (44)6.1.2 机房建设主要设备清单 (49)6.1.3 智能监控系统主要设备清单 (53)6.1.4 综合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主要设备清单 (53)6.2、主要设备参数 (54)6.2.1 指挥中心主要设备参数 (54)6.2.2 机房建设主要设备参数 (82)6.2.3 智能监控系统主要设备参数 (84)6.2.4 综合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主要设备参数 (96)七、项目要求 (118)7.1、协作性要求 (118)7.2、项目工期要求 (119)7.3、项目完整性要求 (119)7.4、产品原厂保证 (119)7.5、售后服务承诺 (119)7.6、付款方式 (120)7.7、服务 (120)7.8、技术培训 (121)7.9、系统验收及关键节点 (122)7.10、技术文件 (122)7.11、知识产权 (123)7.12、其它 (123)天津市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一、工程概述和平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和平区为天津市辖区。

是天津市政治、商贸、金融、教育、医疗卫生中心。

辖区面积9.9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52万人(2009年),常住人口35.87万人。

辖劝业场、小白楼、南市、新兴、体育馆、南营门等六个街道办事处,共有63个社区。

和平区摄像机监控覆盖不足,盲区、盲点较多,辖区仅有800多个点位的摄像机分布在几个单位不同的系统中,各系统间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视频数据分割独立,信息不共享。

现有的视频监控采用“摄像机+DVR”模式,依赖人工监控和事后调用。

为满足政府应急指挥和决策办公的需要,对区内现有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增加智能视觉分析设备,提升快速反应速度,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及时迅速,并统一数据、统一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建设“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

该工程是和平区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地点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大沽北路和平人防大厦内的6层和地下二层(每层面积约150平米)。

其中地下二层按照A类标准建设为机房;地上6层建设为指挥中心大厅和会商室。

“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包括: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和平区街道图书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四个部分内容。

二、项目的总体目标2.1、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的高度融合的要求,加快推进智慧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智慧公共服务体系、智慧经济运行分析体系和公安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大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支撑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绿色引擎”作用,建设成《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使该平台在和平区经济建设中为领导的科学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作用。

要求5月13日前机房、指挥大厅装修完成,设备到货开始安装; 6月7日前机房、指挥大厅设备安装调试完成;7月1日前所有软硬件设备全面完工,整合各系统正常运行。

2.2、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本期项目根据天津市“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本覆盖,适度超前,安全稳定,经济实用”的原则,吸取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有效做法,完成了《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项目建设方案及统一技术标准》的制定,其子系统技术先进,要点突出,系统之间相互兼容,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强等。

明确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用途以及今后发展要求,进行子系统的规划,并注重各个系统的使用性和先进性,保证建成后的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科学管理。

系统设计立足于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

按照以人为本、按需设置、量体裁衣的方针,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中期的扩容方案和远期的发展规划。

系统软、硬件配置尽可能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

实现各个子系统有机互联,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

系统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应本着紧急、实用、合理的原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高兼容性、易维护性、可扩展性。

三、工程建设依据本方案的设计是根据数字和平系统设计要点、最新建筑平面图、建筑设计图等,并符合以下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项目建设方案及统一技术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文博系统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16571-199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 -2007➢《建筑设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1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9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5-9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 9386-2008➢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2505-1990➢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GB/T15532-1995➢信息技术软件生成周期过程配置管理GB/T20158-2006➢信息技术软件维护GB/T 20157-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GB/T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度量GB/T16260.2-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3部分:内部度量GB/T16260.3-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4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GB/T16260.4-2006》➢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200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GB/T 19668 .1 -2005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GB/T 19668.2 -2007通用布缆系统工程监理规范➢GB/T 19668.3 -2007电子设备机房系统工程监理规范➢GB/T 19668.4 -2007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监理规范➢GB/T 19668.5- 2007软件工程监理规范➢GB/T 19668.6- 2007 信息化工程安全监理规范➢GB/T 19668 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系统安全通用技术要求➢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50198-94《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 367-2001《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3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BJ232-90.9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采用国际标准TCP/IP网络通讯协议➢国际标准报警联动通讯协议➢以及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的指导精神四、项目的建设主要内容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一期)的建设内容由以下系统组成:4.1、指挥中心系统中心显示系统(DLP大屏幕)、交互式会议演示系统IDB、投影系统、智能灯控系统、中控系统控及智能化应急指挥管理平台相关设备等子系统。

4.2、机房建设及设备系统UPS及配电系统、气体灭火消防系统、机房专用精密空调、防雷系统、机房监控、智能综合布线系统、机房配套装修、综合管理平台的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等。

4.3、智能监控系统新建与整合IP SAN数据存储、智能控制和转发服务系统;整合已有视频资源到智能监控系统。

3DGIS(含中间件,所有监控摄像头及视频分析系统都必须嵌入和平区3DGIS平台上)。

4.5、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网络拓扑图五、各分项子系统的技术要求5.1、应急指挥中心系统中心显示系统(DLP大屏幕)、投影系统、智能灯控系统、中控系统等子系统。

5.1.1 系统总体结构规划本套智能化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共有一个一级决策办公指挥控制中心,若干个二级决策办公指挥分控中心及三级平台对事件进行处理,系统将整合已有监控图像资源。

一级指挥中心部署在区人防大厦内,由VIDC中心机房和一级指挥中心组成,在VIDC中心机房部署了综合媒体交换机/综合媒体交换机备机、流媒体转发服务器,指挥录像服务器、数据报警服务器、多分屏解码器,触摸屏指挥调度终端(智能调度系统软件)部署在指挥大厅,可实现与其它终端之间的指挥调度、视频会议、并且能调看、控制前端图像和调看各级指挥平台界面等功能。

相关主题